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夜書所見(葉紹翁·宋代)

古詩詞文(中小學教材)作者:古典詩詞發佈:延章

2022-11-23 17:50

葉紹翁,南宋中期詩人,字嗣宗,號靖逸,處州龍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甌,本姓李,後嗣於龍泉今屬浙江麗水葉氏。生卒年不詳。曾任朝廷小官。其學出自葉適,他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與真德秀交往甚密,與葛天民互相酬唱。

xiāo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譯文
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秋風吹來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

注釋
蕭蕭:風聲。
客情:旅客思鄉之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譯文
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一點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

注釋
挑:挑弄、引動。
促織:俗稱蟋蟀,有的地區又叫蛐蛐。
籬落:籬笆。



賞析
【夜書所見】中的『見』是一個古今字,但在本文中是看見,所見的意思。所以在這裏應讀『jiàn』。全詩的理解應為:題目在孤寂夜裏寫寫所思念的景象。詩句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最記掛是自己疼愛的孩子,此時可能還在興致勃勃地鬥蟋蟀,夜深人靜了還不肯睡眠。

本詩交織作者的淒情暖意、歡懷掛心。表現古詩【夜書所見】唯美性,可從九方面賞析。

1、借景抒情,以景入情。一二兩句寫自然環境,落木蕭蕭,寒聲陣陣,秋風秋江,傳達漂泊不定、悽愴落寞之感;引發後兩句書寫的思憶之情,思念家中小兒此時可能還在挑燈夜戲,挑逗斗蟀。孤獨之時幻想天倫之情,蕭索之景催發想念嬉耍之樂。以景入情,情景交融,相互映襯,構思神妙。

2、動靜結合,以動襯靜。秋葉、秋風、秋聲、秋江、秋舟、孤燈、頑童、斗蟀,均是寫動景,動得有聲有色、有光有影;籬落小屋,幽深夜晚,漆黑無邊,這是寫靜景,靜得淒神寒骨,令人惆悵滿懷。那落葉片片,蕭蕭風聲,卻又引動詩人在幽靜的深秋半夜掛念家中親人思緒。

3、悲歡交織,以歡掩悲。一二句寫悲景,秋風掃落葉,長天送寒意;三四句敘歡情,深夜挑促織,異地思歡情。一悲一喜,悲喜交潛,以歡掩悲,更顯遊子流浪天涯的孤寂無奈、強烈思親之情。

4、虛實相益,以實映虛。全詩四句中一、二句寫所見實景:葉落聲寒,水動風涼;三、四句寫引發想像:黑夜明燈,童觀蟋斗。所見所聞,或明或暗,虛實相映。滿耳秋聲,滿目秋夜,滿懷鄉情。實中有虛,寓虛於實,言寥寥而意無盡!

5、心馳神往,遠近互動。詩人因身受寂夜孤單之苦,而產生眷戀遠方親人之心。雖身在千裏之距,嬉戲場景猶在眼前。近處寒葉聲聲擾,天倫樂事曼曼來。那物那景,直教人無限唏噓。

6、冷暖兩分,『寒』『挑』傳神。『寒』字一語雙關,既有秋風襲來寒涼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淒清之意。『挑』字於細節逼真見妙趣。寫出兒童的專注嬉戲、輕挑細撥、忽屏息觀斗、忽乍喜興呼的鬥蟋蟀場面,全在一『挑』。『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韻,『挑』出了思憶親人溫暖之情!

7、『動』『知』連氣,一氣呵成。詩歌以落葉『送』寒,寒聲『動』情,情牽親人,思親慰寂,一氣連成。『動』為詩『骨』,『知』為詩『心』,做好了前後承接,使全詩起落得體、張馳有度。

8、暗用典故,明了心意。『江上秋風動客情』暗用張翰辭官典故。據傳晉人張翰官居洛陽,見秋風起而思念故鄉,於是辭官回鄉,了卻心願。『秋上心頭使人愁』,更能傳達詩人當時客居在外,鄉愁滿懷的心境。

9、巧用修辭,情意綿長。『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這一『送』一『動』,寓情於物,賦予梧葉、秋風以人的情態思緒。這些物態聲情的詩文,怎不把讀者帶進這風送寒涼、情動秋江的意境之中,令人痴迷難返,惆悵滿懷。『蕭蕭梧葉送寒聲』妙用通感,以蕭蕭之聲催動淒涼心境,用聽覺形象溝通觸覺感受,意味綿長。


參考資料

1、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選編,宋詩選讀,作家出版社,2000年01月第1版,第135頁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