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關雎(佚名·先秦)

古詩三百首作者:發佈:延章

2022-11-3 23:40

關關雎jiū,在河之洲。窈yǎotiǎo淑女,君子好hǎoqiú

譯文
關關和鳴的雎鳩,棲息在河中的小洲。賢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注釋
關關:象聲詞,雌雄二鳥相互應和的叫聲。
雎鳩:一種水鳥,一般認為就是魚鷹,傳說它們雌雄形影不離。
洲:水中的陸地。
窈窕淑女:賢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體態美好的樣子。窈,深邃,喻女子心靈美;窕,幽美,喻女子儀表美。淑,好,善良。
好逑: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cēnxìng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mèi求之。

譯文
參差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兩邊摘取。賢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注釋
參差:長短不齊的樣子。
荇菜:水草類植物。圓葉細莖,根生水底,葉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左右流之:這裏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隱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求取。之:指荇菜。
寤寐: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覺。寐,入睡。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yōuzāi悠哉,輾轉反側。

譯文
追求卻沒法得到,日日夜夜總思念她。綿綿不斷的思念,叫人翻來覆去難入睡。

注釋
服:思念。
悠哉悠哉:思念之情綿綿不盡,思念深長的樣子。悠,憂思的樣子。哉:語氣助詞。悠哉悠哉,猶言『想念呀,想念呀』。
輾轉反側:翻覆不能入眠。輾,古字作展。展轉,即反側。反側,猶翻覆。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譯文
參差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兩邊摘取。賢良美好的女子,彈琴鼓瑟來親近她。

注釋
琴瑟友之:彈琴鼓瑟來親近她。琴、瑟,皆弦樂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動詞,此處有親近之意。

參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譯文
參差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兩邊去挑選它。賢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鐘鼓來取悅她。

注釋
芼:挑選。
鐘鼓樂之:用鍾奏樂來使她快樂。樂,使動用法,使……快樂。



賞析【國風·周南·關雎】這首短小的詩篇,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據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詩經】的第一篇,而【詩經】是中國文學最古老的典籍。雖然從性質上判斷,一些神話故事產生的年代應該還要早些,但作為書面記載,卻是較遲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說,一翻開中國文學的歷史,首先遇到的就是【關雎】。

通常認為是一首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歌。此詩在藝術上巧妙地採用了『興』的表現手法。首章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這一行為興起主人公對女子瘋狂地相思與追求。全詩語言優美,善於運用雙聲、疊韻和重疊詞,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和寫人狀物、擬聲傳情的生動性。

【關雎】的內容其實很單純,是寫一個『君子』對『淑女』的追求,寫他得不到『淑女』時心裏苦惱,翻來覆去睡不着覺;得到了『淑女』就很開心,叫人奏起音樂來慶賀,並以此讓『淑女』快樂。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詩經】的時代是對貴族的泛稱,而且這位『君子』家備琴瑟鐘鼓之樂,那是要有相當的地位的。以前常把這詩解釋為『民間情歌』,恐怕不對頭,它所描繪的應該是貴族階層的生活。另外,說它是情愛詩當然不錯,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愛情詩。這原來是一首婚禮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讚美新娘、祝頌婚姻美好的。【詩經·國風】中的很多歌謠,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娛樂功能,又兼有禮儀上的實用性,只是有些詩原來派什麼用處後人不清楚了,就僅當作普通的歌曲來看待。把【關雎】當作婚禮上的歌來看,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鐘鼓樂之』,也是喜氣洋洋的,很合適的,

當然這首詩本身,還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態出現的。之所以如此,大抵與在一般婚姻關係中男方是主動的一方有關。就是在現代,一個姑娘看上個小伙,也總要等他先開口,古人更是如此。娶個新娘回來,誇她是個美麗又賢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說自己曾經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討新娘的歡喜。然後在一片琴瑟鐘鼓之樂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滿的婚姻就從這裏開了頭。即使單從詩的情緒結構來說,從見關雎而思淑女,到結成琴瑟之好,中間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來不易的東西,才特別可貴,特別讓人高興。

這首詩可以被當作表現夫婦之德的典範,主要是由於有這些特點:

首先,它所寫的愛情,一開始就有明確的婚姻目的,最終又歸結於婚姻的美滿,不是青年男女之間短暫的邂逅、一時的激情。這種明確指向婚姻、表示負責任的愛情,更為社會所贊同。

其次,它所寫的男女雙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這是一種與美德相聯繫的結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雙重意義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說體貌之美和德行之善。這裏『君子』與『淑女』的結合,代表了一種婚姻理想。

再次,是詩歌所寫戀愛行為的節制性。細讀可以注意到,這詩雖是寫男方對女方的追求,但絲毫沒有涉及雙方的直接接觸。『淑女』固然沒有什麼動作表現出來,『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獨自在那裏『輾轉反側』,什麼攀牆折柳之類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愛得很守規矩。這樣一種戀愛,既有真實的頗為深厚的感情這對情詩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對於讀者所產生的感動,也不致過於激烈。

以上種種特點,恐怕確實同此詩原來是貴族婚禮上的歌曲有關,那種場合,要求有一種與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稱的有節制的歡樂氣氛。而孔子從中看到了一種具有廣泛意義的中和之美,藉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視道德修養的人生態度,【毛詩序】則把它推許為可以『風天下而正夫婦』的道德教材。這兩者視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處。

古之儒者重視夫婦之德,有其很深的道理。

在第一層意義上說,家庭是社會組織的基本單元,在古代,這一基本單元的和諧穩定對於整個社會秩序的和諧穩定,意義至為重大。

在第二層意義上,所謂『夫婦之德』,實際兼指有關男女問題的一切方面。『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禮記·禮運】,孔子也知道這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要求。飲食之欲比較簡單當然首先要有飯吃,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緒活動要複雜、活躍、強烈得多,它對生活規範、社會秩序的潛在危險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論語】所以一切克制、一切修養,都首先要從男女之欲開始。這當然是必要的,但克制到什麼程度為合適,卻是複雜的問題,這裏牽涉到社會物質生產水平、政治結構、文化傳統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也牽涉到時代條件的變化。當一個社會試圖對個人權利採取徹底否定態度時,在這方面首先會出現嚴厲禁制。相反,當一個社會處於變動時期、舊有道德規範遭到破壞時,也首先在這方面出現恣肆放流的情形。回到【關雎】,它所歌頌的,是一種感情克制、行為謹慎、以婚姻和諧為目標的愛情,所以儒者覺得這是很好的典範,是『正夫婦』並由此引導廣泛的德行的教材。

由於【關雎】既承認男女之愛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又要求對這種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於社會的美德,後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發揮,而反抗封建禮教的非人性壓迫的人們,也常打着【關雎】的權威旗幟,來伸張滿足個人情感的權利。所謂『詩無達詁』,於【關雎】則可見一斑。


參考資料
1、駱玉明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1-6.
2、朱熹.詩經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2.
3、晁福林.從上博簡【詩論】看【關雎】的主旨.中國文化研究,200802.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