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酬張少府(王維)

唐詩三百首作者:【清】蘅塘退士孫洙發佈:休竹客

2022-10-28 09:06

晚年唯好hào靜,萬事不關心。『唯』又作『惟』

譯文
人到晚年就特別喜好安靜,對人間萬事都漠不關心。

注釋
晚年:年老之時。
唯:亦寫作『惟』,只。
好:愛好。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譯文
自思沒有高策可以報效國家,只要求歸隱家鄉的山林。

注釋
自顧:自念;自視。
長策:猶良計。
空知:徒然知道。
舊林:指禽鳥往日棲息之所。這裏比喻舊日曾經隱居的園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譯文
迎着松林清風解帶敞懷,在山間明月的伴照下獨坐彈琴,自由自在。

注釋
吹解帶:吹着詩人寬解衣帶時的閒散心情。解帶,表示熟不拘禮,或表示閒適。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

譯文
世事如此,還問什麼窮通之理,不如去聽聽水浦深處漁歌聲音。

注釋
君:一作『若』。
窮:不能當官。
通:能當官。
理:道理。
漁歌:隱士的歌。
浦深:河岸的深處。



賞析這是一首贈友詩。全詩寫情多於寫景。此詩前四句全是寫情,隱含着詩人偉大抱負不能實現的矛盾苦悶心情。頸聯寫隱逸生活的情趣,情景渾成,物我兩忘,以動寫靜,為高人達士作了傳神的寫照。末聯是即景悟情,以問答形式作結,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韻味。全詩着意自述『好靜』之志趣,寫自己對閒適生活的快意,並表示自己對天地間的大道理有所領悟,已經能超然物外,從表面上看似乎很達觀,但從詩意中,還是透露出一點點失落、苦悶的氣息。
詩開頭就說『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描述了晚年唯好清靜、萬事皆不關心的心態,看似達觀,實則表露出詩人遠大抱負無法實現的無奈情緒。說自己人到晚年,唯好清靜,對什麼事情都漠不關心了,乍一看,生活態度消極之至,但這是表面現象。仔細推求起來,這『唯好靜』的『唯』字大有文章。一是確實『只』好靜。二是『動』不了才『只得』好靜。三是顯示出極端消極的生活態度。既不寫中年、早年『唯好靜』,卻寫晚年變得『唯好靜』,耐人尋味。如細細品味,不難發現此中包含着心靈的隱痛。
頷聯緊承首聯,『自顧無長策』道出詩人理想的破滅和思想上的矛盾、痛苦,在冷硬的現實面前,深感無能為力。既然理想無法實現,就只好另尋出路。入世不成,便只剩下出世一條路了。亦即跳出是非場,放波山水,歸隱田園,『空知返舊林』。一個『空』字,包含着幾多酸楚與感慨!此兩句亦透露了一個中年消息。王維此時雖任京官,但對朝政已經完全失望,開始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正是他此時內心的真實寫照。
王維早年,懷有政治抱負的雄心,在張九齡任相時,他對現實充滿希望。然而,沒過多久,張九齡罷相貶官,朝政大權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忠貞正直之士一個個受到排斥、打擊,政治局面日趨黑暗,王維的理想隨之破滅。在嚴酷的現實面前,他既不願意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無能為力。『自顧無長策』,就是他思想上矛盾、苦悶的反映。他表面上說自己無能,骨子裏隱含着牢騷。儘管在李林甫當政時,王維並未受到迫害,實際上還升了官,但他內心的矛盾和苦悶卻越來越加深了。對於這個正直而又軟弱、再加上長期接受佛教影響的封建知識分子來說,出路就只剩下跳出是非圈子、返回舊時的園林歸隱這一途了。『空知返舊林』意謂:理想落空,歸隱何益?然而又不得不如此。在他那恬淡好靜的外表下,內心深處的隱痛和感慨,還是依稀可辨的。
頸聯寫的是詩人歸隱『舊林』後的通送適意。理想落空的悲哀被『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的閒適所取代。擺脫了仕宦的種種壓力,詩人可以迎着松林清風解帶敞懷,在山間明月的伴照下獨坐彈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然而在這恬淡閒適的生活中,依然可以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隱痛和感慨。詩人肯定、讚賞那種『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的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趣,實際上是他在苦悶之中追求精神解脫的一種表現。這既含有消極因素,又含有與官場生活相對照、隱示厭惡與否定官場生活的意味。
『松風』、『山月』均含有高潔之意。王維追求這種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趣,說他逃避現實也罷,自我麻醉也罷,無論如何,總比同流合污、隨波逐流好。詩人在前面四句抒寫胸臆之後,抓住隱逸生活的兩個典型細節加以描繪,展現了一幅鮮明生動的形象畫面,將『松風』、『山月』都寫得似通人意,情與景相生,意和境相諧,主客觀融為一體,這就大大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
尾聯詩人借答張少府,用【楚辭·漁父】的結意現出詩人企羨漁父悠然獨居,不問人間窮通。歌入浦,以不答為咎,合不盡之意於言外。『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用一問一答的形式,照應了『酬』字;同時,又妙在以不答作答:若要問我窮通之理,我可要唱着漁歌向河浦的深處去了。末句含蓄蘊藉,耐人咀嚼,似乎在說:世事如此,還問什麼窮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塊歸隱去吧!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畫面,用它來結束全詩,可真有點『韻外之致』、『味外之旨』司空圖【與李生論詩書】的『神韻』。王維避免對當世發表議論,隱約其詞,似乎在說:通則顯,窮則隱,豁達者無可無不可,何必以窮通為懷。而聯繫上文來看,又似乎在說:世事如此,還問什麼窮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塊歸隱去吧!這就帶有一些與現實不合作的意味了。
從表面上看,詩人顯得很達觀。可是,這種對萬事不關心的態度,正是一種抑鬱不滿情緒的表現,字裏行間流露出不得已的苦悶,說明了詩人仍然未忘朝政,消沉思想是理想幻滅的產物。『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兩句含義是非常深永的。他沒有回天之力,又不願同流合污,只能潔身隱遁。他又故意用輕鬆的筆調描寫隱居之樂,並對友人說『君問窮能理,漁歌入浦深』,大有深意,似乎只有在山林生活中他才領悟了人生的真諦,表現出詩人不願與統治者合作的態度,語言含蓄有致,發人深思。詩的末句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畫面,含蓄而富有韻味,耐人咀嚼,發人深思,正是這樣一種妙結。


參考資料
1、彭定求等.全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2
2、蘅塘退士.全息本唐詩三百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176
3、耿建華.唐宋詩詞精譯詩卷.濟南:黃河出版社,1996:131-312
4、鄧安生等.王維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144-145
5、蘅塘退士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117
6、沙靈娜.唐詩三百首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8:199-200
7、劉德重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50-151
8、賀蓴.唐詩寶鑑閒情逸緻卷.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10:17-18
9、李永祥.王維詩集.濟南:濟南出版社,2007:57-58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