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王翦的崛起│192

先秦歷史故事(青禾田講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發佈:青禾田講古

2022-10-20 13:36

秦國統一六國之前的最後一段時間,各國在展現出最後的輝煌時,秦國更是群星璀璨,能人輩出,其中卓越的領軍將領,更是層出不窮。

這倒不是說秦國是什麼秉承天地正氣,國運昌盛,也不是秦國獨得天地垂青,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因為秦國常年與各國交戰,給了將領們大量實踐的機會;同時秦國最重軍功,功賞過罰,賞罰嚴明,這樣,就極大的激發了將領們領軍作戰的熱情;還有一點就是,這些年來,秦國的幾代君主,雖然不能說都是明主,但至少和其他國家比起來,沒那麼昏庸,算是比較的有作為。

當然,對於秦國眾武將來說,勝利了固然能得到極高的賞賜,失敗了,懲罰也是非常之重。抄家滅門的也不在少數。就像曾經領軍與趙國李牧大戰敗北的秦國將軍桓齮huán yǐ,就因為敗得太慘,害怕受到嚴厲的處罰,不敢回秦國,逃到燕國去了。

就在趙國的絕世名將李牧展現自己最後光芒的時候,秦國也出了一個能夠和李牧並肩的名將,那就是同樣被人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

王翦,生卒年不詳,大約為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1年左右。秦國人。

王翦自幼喜歡練武,同時更喜歡兵法謀略。

青年時期,王翦加入秦國軍隊。因為武藝高強,作戰勇猛,王翦很快就在軍隊中嶄露頭角,並得到當時秦軍無敵統帥白起的青睞,招收到身邊。

進入白起法眼的王翦,沒有辜負這位統帥的期望,很快就積累軍功,擔任了秦軍中的將領。白起也對這位後起之秀大加讚賞,並將他推薦給了當時的秦國國君秦昭襄王。

可惜,因為白起和秦昭襄王的關係並不和睦,後來更是被賜死,所以年輕的王翦,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從而繼續默默無聞的做着秦國軍隊中的一員普通將領。

直到秦王嬴政當上國君之後,王翦慢慢的進入了嬴政的眼中,並且憑藉實力,逐漸為嬴政所倚重。

秦王嬴政去舊都雍城行加冠禮時,已經知道嫪毐要叛亂。當時對於秦王嬴政來說,有兩個地方是必須防備的,一個是自己要去的雍城,這個需要自己親身佈置,另外一個就是都城咸陽。而當時的呂不韋,也已經是嬴政要防範的主要目標之一,當然不能將留守的重任給他。而當時接受秦王重託,留守咸陽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就是王翦。

王翦成功的完成了這一任務,不但擊潰了嫪毐的叛軍,同時有效的遏制住呂不韋的勢力,使得猶豫不決的呂不韋沒有一起加入到叛亂之中,從而為接下來秦王嬴政順利剷除呂不韋集團,贏得了時間。

此後,王翦正式成為秦王嬴政在軍中的左膀右臂,並開始率領秦國大軍,征戰疆場,從而越來越多的展露出絕世名將的風采。

可以說,王翦最為輝煌的十幾年,正是秦王嬴政大展宏圖,笑傲天下的十幾年,也正是秦國戰車,以無敵的姿態,碾壓六國,完成統一的十幾年。毫不誇張的說,在秦國統一六國的整個過程中,王翦,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之一。

秦王嬴政剷除嫪毐和呂不韋,徹底掌握秦國的大權後,繼續堅定不移的推行『遠交近攻』的策略,一方面交好以齊國為主的,與秦國不接壤、距離遠的國家,一方面不斷派出秦國大軍,不斷攻打以韓、趙、魏三晉為代表的國家,不斷壓縮這些國家的生存環境,為最後徹底消滅這些國家做好準備。

其中,王翦,多次作為領軍主將出征。

公元前230年,韓國被秦國徹底滅亡,國君韓王安做了俘虜。

這次戰役,秦軍的領軍主將是個名叫內史騰的將領,王翦沒有參與。因為此時的韓國,面對秦國的大軍,已經幾乎沒有還手之力了。韓國的滅亡,水到渠成,波瀾不興。

但是,要想滅亡另外五國,還是需要一番苦戰的,這就必須有厲害的將領出馬了。這裏,當然少不了王翦。應該說,接下來另外五國的滅亡,幾乎都是由王翦,或者王翦的兒子王賁率軍完成的。

滅亡韓國的同時,秦國就在對趙國用兵,領軍主將,就是王翦。

因為此時趙國的絕世名將李牧還在,所以王翦率領的秦軍,不得不與趙軍打起持久戰。

王翦並不是拘泥於戰場一隅的純粹將領。所以見戰場之上,短時間內,難以戰敗李牧,於是向秦王嬴政建議,使用反間計。

趙王遷中計,殺死李牧。

這一下,戰場之上,王翦再無對手。接下來,在另一員秦國將領楊端和的配合下,王翦率領秦國大軍橫掃趙國。

公元前228年,趙國除了公子嘉率領部分人馬跑到代地之外,幾近亡國。都城邯鄲被攻破,絕大部分土地被佔領,趙王遷也做了俘虜。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