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燔石·蠣灰

天工開物作者:宋應星發布:懋基

2022-10-16 08:40

凡海濱石山傍水處,成浪積壓,生出蠣房,閩中曰蚝房廣東稱爲生蚝,蚝房即蚝殼。經年久者長成數丈,闊則數畝,崎嶇如石假山形象。蛤之類壓入岩中,久則消化作肉團,名曰蠣黃,味極珍美珍美:鮮美

譯文海濱一些背靠石山面臨海水的地方,由於成質的海浪長期衝擊,生長出一種蠣房,福建一帶稱爲『蚝房』。經過長時間積累而形成的這種蚝房可以達到幾丈高、幾畝寬,外形高低不平,如同假石山一樣。一些蛤蜊一類的生物被沖入像岩石似的蠣房裡面,經過長久消化就變成了肉團,名叫『蠣黃』,味道非常珍美。

凡燔蠣灰者,執椎與鑿,濡足濡足:涉水取來藥鋪所貨牡蠣,即此碎塊,疊煤架火燔成,與前石灰共法。黏砌成牆、橋梁,調和桐油造舟,功皆相同。有誤以蜆灰即蛤粉爲蠣灰者,不格物之故也。

譯文煅燒蠣灰的人,拿著椎和鑿子,涉水將蠣房鑿取下來藥房銷售的牡蠣就是這種碎塊兒,去肉後,將蠣殼和煤餅堆砌在一起煅燒,方法與燒石灰的方法相同。凡是砌城牆、橋梁等工程,將蠣灰調和桐油造船,功用都與石灰相同。有人誤以爲蜆灰即蛤蜊粉是牡蠣灰,是因爲沒有考察客觀事物的緣故。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