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冶鑄·鍾

天工開物作者:宋應星發布:懋基

2022-10-16 01:39

凡鍾爲金樂之首,其聲一宣,大者聞十里,小者亦及里之餘。故君視朝、官出署,必用以集眾;而鄉飲酒禮,必用以和歌鄉飲酒禮,必用以和歌:中國古代有鄉飲酒禮,爲卿大夫之禮,鄭玄云:『諸侯之鄉大夫,三年大比,獻賢者能者予其君,以禮賓之,與之飲酒。』鄉飲酒中懸以鐘磬,眾有歌,如【鹿鳴】等詩,奏以笙,未言以鐘相和,但言有【合樂】,則其中亦應有鐘磬之屬;梵宮仙殿,必用以明攝謁者謁者:此指禮拜仙佛者之誠,幽起鬼神之敬。

譯文在金屬樂器之中,鍾是第一位重要的樂器。鐘的響聲,大的十里之內都可以聽得到,小的鐘聲也能傳開一里多。所以,皇帝臨朝聽政、官府升堂審案,一定要用鐘聲來召集下屬或者民眾;各地方上舉行鄉飲酒禮,也一定會用鐘聲來和歌伴奏;佛寺仙殿,一定會用鐘聲來打動人間世俗朝拜者的誠心,喚起對異界鬼神們的敬意。

凡鑄鐘高者銅質,下者鐵質。今北極朝鐘北極朝鐘:明代宮中北極閣中所懸朝鐘,則純用響銅。每口共費銅四萬七千斤、錫四千斤、金五十兩、銀一百二十兩於內。成器亦重二萬斤,身高一丈一尺五寸,雙龍蒲牢蒲牢:傳說中的海獸,其吼聲甚大,故鑄於鐘上,以使鐘聲洪大。明代以爲龍生之九子之一高二尺七寸,口徑八尺,則今朝鐘之制也。

譯文鑄鐘的原料,以銅爲上等好材料,以鐵爲下等材料。現在朝廷上所懸掛的朝鐘完全是用響銅鑄成的,每口鐘總共花費銅四萬七千斤、錫四千斤、黃金五十兩、銀一百二十兩,鑄成以後重達兩萬斤,身高一丈一尺五寸,上面的雙龍蒲牢圖像高二尺七寸,直徑八尺。這就是當今朝鐘的規格。

凡造萬鈞鍾與鑄鼎法同,掘坑深丈幾尺,燥築燥築:幹著夯實其中如房舍,埏泥作模骨,用石灰、三和土築,不使有絲毫隙拆。乾燥之後以牛油、黃蠟附其上數寸。油蠟分兩:油居十八,蠟居十二。其上高蔽抵晴雨夏月不可爲,油不凍結。油蠟墁定,然後雕鏤書文、物象,絲髮成就絲髮成就:所鑄之物象圖案,一絲一發都要認真做成。然後舂篩絕細土與炭末爲泥,塗墁以漸塗墁以漸:一點一點地向上墁泥而加厚至數寸,使其內外透體干堅,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蠟,從口上孔隙熔流淨盡,則其中空處即鐘鼎托體之區也。

譯文鑄造萬斤以上的大朝鐘之類的鐘和鑄鼎的方法是相同的。先挖掘一個一丈多深的地坑,使坑內保持乾燥,並把它構築成像房舍一樣。將石灰、細砂和黏土塑造調和成的土作爲內模的塑型材料,內模要求做得沒有絲毫的裂縫。內模乾燥以後,用牛油加黃蠟在上面塗約有幾寸厚。油和蠟的比例是:牛油約占十分之八,黃蠟占十分之二。在鐘模型的頂上搭建一個高棚用以防日曬雨淋夏天不能做模子,因爲油蠟不能凍結。油蠟層塗好並用墁刀蕩平整後,就可以在上面精雕細刻上各種所需的文字和圖案,再用舂碎和篩選過的極細的泥粉和炭末,調成糊狀,逐層塗鋪在油蠟上約有幾寸厚。等到外模的里外都自然干透堅固後,便在上面用慢火烤炙,使裡面的油蠟溶化而從模型的開口處流乾淨。這時,內外模之間的空腔就成了將來鍾、鼎成型的地方了。

凡油蠟一斤虛位,填銅十斤。塑油時盡油十斤,則備銅百斤以俟之。中既空淨,則議熔銅。凡火銅至萬鈞,非手足所能驅使。四面築爐,四面泥作槽道,其道上口承接爐中,下口斜低以就鐘鼎入銅孔,槽旁一齊紅炭熾圍。洪爐熔化時,決開槽梗先泥土爲梗塞住,一齊如水橫流,從槽道中視注而下,鐘鼎成矣。凡萬鈞鐵鐘與爐、釜,其法皆同,而塑法則由人省嗇省嗇:節省,簡略弛。若千斤以內者,則不須如此勞費,但多捏十數鍋爐。爐形如箕,鐵條作骨,附泥做就。其下先以鐵片圈筒直透作兩孔,以受槓穿。其爐墊於土墩之上,各爐一齊鼓鞲鼓鞲ɡōu:鼓風。鞲是用牛皮做成的鼓風器具,此處代指風箱熔化。化後以兩槓穿爐下,輕者兩人,重者數人抬起,傾注模底孔中。甲爐既傾,乙爐疾繼之,丙爐又疾繼之,其中自然粘合。若相承迂緩,則先入之質欲凍,後者不粘,釁釁:縫隙戶斤由生也。

譯文每一斤油蠟空出的位置需十斤銅來填充,所以,如果塑模時用去十斤油蠟,就需要準備好一百斤銅。內外模之間的油蠟已經流淨後,就著手熔化銅了。要熔化的火銅如果達到萬斤以上的,就不能再靠人的手腳來挪移澆鑄了。那就要在鐘模的周圍修築好些個熔爐和泥槽,槽的上端同爐的出口連接,下端傾斜接到模的澆口上,槽的兩旁還要用炭火圍起來。當所有熔爐的銅都已經熔化時,就一齊打開出口的塞子事先用泥土當成塞子塞住,銅熔液就會像水流那樣沿著泥槽注入模內。這樣,鍾或鼎便鑄成功了。一般而言,萬斤以上的鐵鐘、香爐和大鍋,它們的鑄造都是用這同一種方法,只是塑造模子的細節可以由人們根據不同的條件與要求而適當有所省略而已。至於鑄造千斤以內的鐘,就不必這麼費勁了,只要製造十來個小爐子就行了。這種爐膛的形狀像個箕子,用鐵條當骨架,用泥塑造成。爐體下部的兩側要穿兩個孔,並墊上兩根圓筒狀的鐵片以便於將抬槓穿過。這些爐子都平放在土墩上,所有的爐子都一起鼓風熔銅。銅熔化以後,就用兩根槓穿過爐底,輕的兩個人,重的幾個人,一起抬起爐子,把銅熔液傾注進模孔中。甲爐剛剛傾注完了,乙爐也跟著迅速傾注,丙爐再跟著傾注,這樣,模子裡的銅就會自然黏合。如果各爐傾注互相承接太慢,那些先注入的銅熔液都將近冷凝了,就難以和後注入的銅熔液互相黏合而出現夾縫。

凡鐵鐘模不重費重費:多用油蠟者,先埏土作外模,剖破兩邊形或爲兩截,以子口串合,翻刻書文於其上。內模縮小分寸,空其中體,精算而就。外模刻文後,以牛油滑之,使他日器無粘爤,然後蓋上,泥合其縫而受鑄焉。巨磬、雲板雲板:鐵鑄的響器,板狀,像雲朵形,故名,法皆仿此。

譯文大體而言,鑄造鐵鐘的模子不用費掉很多油蠟,方法是:先用黏土製成剖成左右兩半的或是上、下兩截的外模,並在剖面邊上製成有接合的子母口,然後將文字和圖案反刻在外模的內壁上。內模要縮小一定的尺寸,以使內外模之間留有一定的空間,這要經過精密的計算來確定。外模刻好文字和圖案以後,還要用牛油塗滑它,以免以後澆鑄時鑄件粘模。然後把內、外模組合起來,並用泥漿把內外模的接口縫封好,便可以進行澆鑄了。巨磬和雲板的鑄法與此相類似。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