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完璧歸趙的故事│135

先秦歷史故事(青禾田講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發佈:青禾田講古

2022-9-16 00:47

就在趙惠文王左右為難,舉棋不定的時候,那位宦者令繆賢向趙惠文王推薦自己的門客藺相如,認為藺相如有勇有謀,應該能夠解決這個難題。

於是趙惠文王召見了藺相如,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了藺相如,然後詢問解決之策。藺相如認為:『秦國強大,趙國弱小,還是應該答應秦國的要求。因為如果不答應,那麼就是趙國理虧,而如果趙國答應了,給了秦國和氏璧,但是秦國不講信義,不給趙國城池,那麼就是秦國理虧。權衡利害,還是應該答應秦國,讓秦國負理虧的責任。

趙惠文王主要擔心的是秦國扣下自己的和氏璧,不給城池,那樣秦國雖然理虧,但是自己可就吃虧了。

藺相如表示,如果趙王沒有合適的人選,自己願意做這個使者,並且承諾,如果秦國給趙國城池,那麼就正常的完成這次交易,如果秦國不講信用,自己保證完璧歸趙,就是將和氏璧完好的帶回趙國。

於是趙王派藺相如為使者,帶着和氏璧出使秦國。

藺相如帶着和氏璧和幾個從人來到秦國。秦昭襄王在章台宮接見了藺相如。章台宮是秦王日常處理政務的所在。藺相如將和氏璧敬獻給了秦王。

秦昭襄王捧着美輪美奐的和氏璧,愛不釋手,興奮異常。欣賞完畢,又傳給妃嬪和手下大臣、侍從欣賞,所有人都很興奮,不斷讚頌秦王,就是沒人提交換城池的事。

藺相如明白,這是秦王準備耍賴了。

當然,藺相如不可能直接上前質問或者指責秦王,因為那樣正好給了秦王藉口,秦王完全可以用冒犯君主的罪名,名正言順的殺了藺相如,扣留和氏璧。

藺相如恭敬的上前,給秦王施了一個禮,然後提出,和氏璧雖然是稀世珍寶,但是上面卻有一個非常微小的瑕疵。秦王一聽,急忙仔細觀察,但是看了半天也沒找到。藺相如表示,可以指給秦王看。

等和氏璧重新回到藺相如手裏,藺相如卻後退幾步,靠着大殿裏的柱子,怒髮衝冠的對秦王說:『大王當初派人送信給我趙國,希望用城池換取和氏璧。趙國很多大臣都認為秦國貪婪,不講信義,不能相信。但是我認為,平民百姓還要講究信義,不能說了不算,何況是兩個大國之間的正式交往呢?在我的勸說下,我國國君同意了,並且齋戒了五天,又舉行了隆重的禮儀,才派我捧着和氏璧來敬獻給大王您。這是我國君主尊重大國的威望,是表示對您的尊敬。可是您呢?不但絲毫不講禮儀,在得到和氏璧後,還肆意的戲弄我這個使者。我看大王您也無意給我趙國十五座城池,所以我才把和氏璧又拿回來,大王如果一定要逼迫我的話,我會把我的頭和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邊說,藺相如邊舉着和氏璧,用眼角斜視着柱子,做出一副隨時準備撞上去的樣子。

秦王被嚇了一跳。當然,藺相如撞不撞的他倒不在意,關鍵是捨不得和氏璧。

秦王急忙攔住藺相如,邊解釋邊道歉,又命人拿出那十五座城池的地圖,表示馬上就可以交割給趙國。

藺相如已經明白,秦王只是想用欺詐的手段騙取和氏璧,根本不會真的給趙國城池,怎麼會再次上當?藺相如提出,要想交換和氏璧也可以,但是秦王也必須像趙王那樣,齋戒五天,然後擺出隆重的禮儀,我才能將和氏璧獻上。

秦王擔心強奪的話,有損壞和氏璧的危險,就答應了齋戒五天的要求。當然,秦王不會真的齋戒,口頭答應而已。藺相如也不是真的相信了秦王,而是用的緩兵之計。

到達賓館後,藺相如連夜命令一個隨從喬裝改扮,將和氏璧在身上藏好,從小路悄悄逃離秦國,將和氏璧送回趙國。

到了第五天,秦王用隆重的禮節將藺相如請過來,但是聽到的卻是和氏璧已經被送回趙國的消息,氣的是暴跳如雷,準備用大鼎烹死藺相如。

藺相如毫無懼色,侃侃而談:『秦國素以不講信用而聞名於諸侯,所以我不得不防。秦國強大而趙國弱小,大王您如果真心想要換取和氏璧的話,隨便派一個小小的使臣到趙國,先割讓十五座城池給趙國,趙國一定會立刻將和氏璧完好的敬獻到大王面前。您想,我們趙國怎麼敢不講信用留下和氏璧而得罪大王您呢?當然,我知道我欺騙了大王,犯了死罪,我願意受湯鑊huò之刑。

秦昭襄王苦笑着制止了。現在殺了藺相如又得不到和氏璧,對秦國毫無意義,反而會落得個不講信義的名聲。無奈的秦王,只得按照正常的接待其他國家使者的禮儀,接待完藺相如後,送他回到趙國。

趙惠文王見藺相如完美的完成了這次艱難的出使任務,非常欣賞藺相如,於是封藺相如做了趙國的上大夫。

當然,最後,秦國也沒有給趙國城池,而趙國也沒有給秦國和氏璧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