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 简介 目录 A-AA+ 书签 查字

             

老子是怎么成为神仙的│50

先秦历史故事(青禾田讲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发布:青禾田讲古

2022-9-4 09:01

说起来,《道德经》在历史上评价极高,流传极广。从先秦开始,历朝历代都有人为《道德经》做注,其中较为著名的,就超过百种之多,到了现代,国内外的注本加起来,更是不知凡几。

但是作为历史上最难读懂的书之一,恐怕任何人也不敢说,自己就彻底读懂了《道德经》。当然,即使有人这样认为,估计也只是自己认为。

举个最简单的小例子,古人的书中,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断句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而断句的不同,其意思会截然不同,甚至彻底相反。

讽刺算卦占卜蒙事的笑话里,就有这么一段:有人来算卦,问自己父母双亲的情况,算卦先生写下一行大字:父母双双不能克殇一位。你问吧,怎么问这位算卦的怎么准确。父母俱全,对啊,父母双双,不能克殇一位,这不就是父母双全吗。说父母一位去世,只有一位在世了,对啊,父母双双不能,克殇一位,这不就是说只有一位了吗。父母都不在了,对啊,父母双双不能克殇一位,就是说不能克殇一位,要克殇就两位一起克殇。

回到《道德经》上。

《道德经》开篇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现在常见断句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但是还有其他断句法,同样很有道理,也符合《道德经》整体逻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说点轻松好懂的吧:

据说,老子从小就聪明好学,有很强的好奇心。小时,曾经拜当时的学问大家商容为师。读书刻苦时,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商容老先生在教授老子三年后,感觉自己之学问已尽,而老子求学之心无穷,于是推荐老子去周朝国都求学深造,并说自己的师兄周太学博士可以代为照顾老子。

老子来到周国都后,拜见博士,进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之后,学问又大为长进。

在博士的推荐下,老子进入周朝国家守藏室为吏,后提升为史。这下,老子更是如鱼得水。在这里,老子是博览群书,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名声传于天下。

孔子曾经数次向老子求教学问,探讨人生。

孔子见黄河之水奔腾而下,大发感慨,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老子开导孔子说:“天地有春、夏、秋、冬,人有幼、少、壮、老,这都是自然变化。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那么本性就不乱;不任其自然,整天追逐功名利禄,那么就会自寻烦恼。”老子又指着大水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

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很多成语,来自于老子《道德经》,像: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自知之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天长地久、上善若水、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等。

那么,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又怎么会成了道教的道祖,怎么成了神仙的呢?

道教,从周代开始有了雏形,到汉代有了正式教团。道教的创始人,说法不一,广为人知的是汉朝被称为张天师的张道陵。此时,老子就已经被道教中人尊为道祖。

据传由西汉刘向所著的《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

东汉的王阜在其著作《老子圣母碑》中,把老子和道合二为一,将老子视为化生天地的神灵,“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明,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

汉桓帝时期,汉桓帝曾经亲自祭祀老子,称老子为仙道之祖。

到了唐朝,因为唐朝皇帝姓李,为了给自己找一个了不起的祖先,就找到了老子,尊奉老子为祖,奉道教为国教,尊奉老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到了宋代,老子又被加封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在道教中的尊称为“太上老君”,或“混元皇帝”,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

三清是道教中的最高神和教主,三清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总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

三清三位一体,都是“道”的化身。其中元始天尊造化天地,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的“无极”状态,灵宝天尊度化万物,象征“混沌始判,阴阳初分”的“太极”状态,道德天尊教化世人,象征“冲气为和,万物化生”的“冲和”状态。

道德天尊亦称为“太上老君”,圣人老子是他的第十八个化身。

也就是说老子是太上老君,但是太上老君却不仅仅是老子。

那么,老子到底是谁?他到底在哪里呢?

老子,就是“道”,他在古往今来的时间里,天地四方的万物中。

或者说,老子就在,你我心中。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