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鎮國之寶后母戊鼎的故事│09

先秦歷史故事(青禾田講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發布:青禾田講古

2022-8-28 20:52

進入商代以後,無論是文明還是科技,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這時的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已經達到極高的程度。青銅是銅和錫、鉛的合金。商代與其後的周代,被稱爲中國歷史上的青銅時代。

這個時代的青銅器具,可以分爲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四大類。其主要作用之一是盛物用的容器,同時也是宗廟中的禮器。當時,青銅器的數量多少,可以表示出擁有者身份、地位的高低,青銅器形制的大小也可以顯示出權力的等級。這些都是有規定的,不可以隨意亂用。

青銅器中,最重要的種類就是鼎。鼎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一種象徵,具有極其崇高的意義,它既是食器,又是一種標明身份等級的重要禮器。

鼎最常見的形狀爲圓腹、兩耳、三足,呈盆、盂狀,也有少量呈斗狀的四足方鼎。最早多用於祭祀或典禮時盛煮魚豬牛羊肉等食物,相當於現在的鍋。後來發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禮器。

此外,鼎後來又發展成國家政權的象徵。我們現在常用的成語『一言九鼎、問鼎中原、三足鼎立』等,都來源於此。

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的后母戊鼎,就是這一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品。

后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后母戊』三字而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壁厚6厘米,連耳高133厘米,重達832.84公斤。腹部呈長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鼎耳上有一列浮雕式魚紋,首尾相接,鼎耳外側有浮雕式雙虎食人首紋,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緣有饕餮紋,均以雲雷紋爲地。足上端有浮雕式饕餮紋,下襯三周凹弦紋。

經研究考證,鼎腹內壁銘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皇后婦妌jǐng的廟號,此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爲祭祀其母戊所制。

婦妌是商代武丁王的皇后,是來自井方之女,死後廟號爲『戊』,祖庚、祖甲時期稱之爲『母戊』。

最初給該鼎命名的是郭沫若先生,稱其爲司母戊鼎,意思是『祭祀母親戊』。這一命名一直沿用了下來,但爭議一直不斷。有多位學者提出,『司』字應作『後』字解,因爲在古文字中,司、後是同一個字。大部分專家認爲『后母戊』的命名要優於『司母戊』,其意義相當於『偉大、了不起、受人尊敬』,與『皇天后土』中的『後』同義。現改名『后母戊』,意思相當於:將此鼎獻給『敬愛的母親戊』。

關於大鼎的名字,還曾經出過一次尷尬的事:2011年,在大鼎剛剛被改名不久,中國國家博物館、殷墟博物苑、中國文字博物館,三個博物館,在展示這件大鼎殷墟、文字博物館爲複製品時,出現了不同的稱謂,中國國家博物館展覽時稱爲『后母戊鼎』,而殷墟博物苑大鼎出土地、中國文字博物館國內唯一以文字爲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展覽時的名字爲『司母戊鼎』。

后母戊鼎的出土,還有一段曲折驚心的故事。

1939年3月,河南安陽武官村的吳培文等人在野地里探寶盜掘,發現神秘硬物,後歷經三天三夜,挖出一個銅鏽斑斑的龐然大物。當時,他們還不知道的是,這就是震驚後世的青銅器國寶后母戊鼎。

當時的安陽,早已被日寇占領。后母戊鼎出土後,秘密運回村中,先埋到了吳培文的院中。可很快消息被走漏,侵華日軍注意上大鼎。

吳培文等人四處聯繫古董商人,準備賣掉大鼎,有古董商出價20萬大洋收購,卻要求將大鼎分割成幾大塊裝箱。據資料記載,村民們連夜用鋼鋸、大鐵錘等,分割大鼎。雖然是受了20萬大洋的誘惑,但越砸越不忍心,越砸越覺得作孽,而且他們也擔心古董商人變卦,錢物兩空。於是吳培文阻止大家再砸下去,但此時一隻鼎耳已被砸下。大家經過商量,還是決定先將大鼎埋藏起來,便於保護,並且把砸掉的鼎耳另外埋藏。

之後,日本人連續派兵進村搜寶。爲了隱藏此寶,他們幾次轉移埋藏地點,還特意買來一個無銘文的青銅器贗品,讓日本人發現、搶走。真正的大鼎始終沒被日本人發現。後來,吳培文將大鼎秘密託付給自家兄弟,遠離家鄉避難,直到抗戰勝利才回到安陽。

此後,大鼎一直被秘密埋藏於地下。

1946年6月,大鼎及鼎耳被重新挖出,上交政府。

1949年,國民黨撤往台灣時,本來打算將大鼎運往台灣,但由於大鼎過於沉重,丟棄在南京機場,後被發現,轉移到南京博物院。1959年大鼎從南京調往北京,存於新建成的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至今。

2005年,大鼎回歸安陽『省親』,已經是83歲的吳培文老人,時隔59年終於再次與大鼎見面。老人一直覺得,保護了大鼎沒有落在日本人手中,是他一生之中做得最有價值的一件事。

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