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 简介 目录 A-AA+ 书签 查字

             

终南望余雪(祖咏)

唐诗三百首作者:《清》蘅塘退士孙洙发布:休竹客

2022-8-19 00:53

祖咏西元六九九年至七四六年,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十二年724进士。代表作有《终南望余雪》、《望蓟门》、《七夕》、《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陆浑水亭》、《家园夜坐寄郭微》、《送丘为下第》、《古意二首》等,其中以《终南望余雪》和《望蓟门》两首诗为最著名。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译文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皑皑白雪好似与天上的浮云相连。
注释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
余雪:指未融化之雪。
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傍晚时分,城中又添了几分积寒。
注释林表:林外,林梢。
霁:雨、雪后天气转晴。
赏析《终南望馀雪》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这首诗的题意是望终南余雪。诗的内容不算很难懂,可翻译为:冬天雪后的山峰显得十分秀美,山上的积雪深厚,更增加了山的高峻。当傍晚时分,雪后天晴,林木反射着夕阳的光辉由于有了厚厚的积雪,小城的人感觉寒冷增加许多。说的是诗人的观察和思考。十分简练的四行文字,描写了一幅完美的冬雪的自然景色。
这首诗句句咏雪,描写终南山的雪景和雪后增寒的感受。起句写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的整体印象,次句写终南山的余雪,由于阴岭高出云端,远远望去,其上的皑皑积叶仿佛浮在空中,从诗词上看,句句从“望”字着眼,“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中,首句中一个“阴”字直奔主题,呼应诗题“余雪”。既然有“余雪”,说明在太阳的照耀下,山上阳面的雪已经融化了,残雪只在阴面,正是因为雪融见山,才显露出山之俊拔的形象,北面积雪未消,映衬的越发秀美。这是用对比的写法,开门见山,即呼应了诗题中的“望”字,又引出下句的“积雪”。“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一句中的“浮”字,活灵活现,生动形象,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度和气象,王维在《终南山》中说:“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或许有的读者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同时,“积雪浮云端”一句写出了终南山高耸入云,表达了作者的凌云壮志
第三句转笔写雪霁初晴时始见终南山的真实面门,“霁”字真实而传神地写出了夕阳的余光平射在山上,染红了林表的美丽画面。“林表明霁色”末句承上句的夕阳,写因望见终南山余雪而更感冬天的寒冷。“林表明霁色”中“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承上句的夕阳,写因望见终南山余雪而更感冬天的寒冷。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余雪的题目,写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就不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了。而作者在首句从长安城遥望终南山,末句首尾呼应,又回到了暮色四合的长安城,写法之高妙令人叹为观止
整首诗二十个字,有山,有雪,有云,有林,这些景致随着作者的视野和光线的挪移,以及心中对终南山的眷恋,一气呵成,情景交融,呈现出诗中有画的意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暮寒之中,有多少寒士需要阳光,有多少百姓需要暖屋,有多少疾苦无以诉说,有多少牵挂不言而喻。这就是“诗言志”的力量,也是作者的悲悯之心的自然流露。
王士禛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诗中的霁色、阴岭等词烘托出了诗题中余字的精神。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