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上德

呂氏春秋作者:呂不韋發布:華夏士子

2022-6-19 10:55

三曰:為天下及國,莫如以德,莫如行義。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勸,不罰而邪止。此神農、黃帝之政也。以德以義,則四海之大,江河之水,不能亢矣;太華之高,會稽之險,不能障矣;闔廬之教,孫、吳之兵,不能當矣。故古之王者,德回乎天地,澹乎四海,東西南北,極日月之所燭。天覆地載,愛惡不臧。虛素以公,小民皆之,其之敵而不知其所以然,此之謂順天。

治理天下和國家,莫過於用德,莫過於行義。用德用義,不靠賞賜人民就會努力向善,不靠刑罰邪惡就能制止。這是神農、黃帝的政治。用德用義,那麼四海的廣大,長江黃河的流水,都不能抵禦,華山的高大,會稽山的險峻,都不能阻擋,闔廬的教化,孫武、吳起的軍隊,都不能抵擋。所以古代稱王的人,他們的道德布滿天地之間,充滿四海之內,東西南北,一直到達日月所能照耀刊的地方。他們的道德像天一樣覆蓋萬物,像地一樣承載萬物,無論對喜愛的還是厭惡的,都不藏匿其道德。他們恬淡質樸,處事公正,小民們也都隨之公正,小民與王一起公正處事,自己卻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這就叫做順應了天性。

教變容改俗,而莫得其所受之,此之謂順情。故古之人,身隱而功著,形息而名彰,說通而化奮,利行乎天下,而民不識,豈必以嚴罰厚賞哉?嚴罰厚賞,此衰世之政也。

王的教化改變了小民的面貌和習俗,小民自己卻不知道受了教化,這就叫做順應了人情。所以古代的人,他們自身隱沒了,可是功績卻卓著,他們本身死了,可是名聲卻顯揚。他們的主張暢通,教化大行。他們給天下人帶來利益,可是人民並不能察覺到。哪裡一定要用嚴刑厚賞呢?嚴刑厚賞,這是衰落社會的政治。

三苗不服,禹請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孔子聞之,曰:『通乎德之情,則孟門、太行不為險矣。故曰德之速,疾乎以郵傳命。』周明堂金在其後,有以見先德後武也。舜其猶此乎!其臧武通於周矣。

三苗不歸服,禹請求攻打它,舜說,『用德政就可以了。』實行德政三年,三苗就歸服了。孔子聽到了這件事,說:『通曉了德教的實質,那麼孟門、太行山都算不得險峻了。所以說德教的迅速,比用驛車傳遞命令還快。』周代的朝堂把金屬樂器和器物擺在後邊,這是用來表示先行德教後用武力啊。舜大概就是這樣做的吧,他不輕易動用武力的精神流傳到周代了。

晉獻公為麗姬遠太子。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麗姬謂太子曰:『往昔君夢見姜氏。』太子祠而膳於公,麗姬易之。公將嘗膳,姬曰:『所由遠,請使人嘗之。』 嘗人,人死;食狗,狗死。故誅太子。太子不肯自釋,曰:『君非麗姬,居不安,食不甘。』遂以劍死。公子夷吾自屈奔梁。

晉獻公為了麗姬的緣故而疏遠了太子。太子申生住在曲沃,公子重耳住在蒲城,公子夷吾住在屈邑。麗姬對太子說:『前幾天夜裡君主夢見了姜氏。』太子就祭祀姜氏,並把食品奉獻給獻公,麗姬用毒食替換了膳食。獻公要吃膳食,麗姬說:『膳食從遠處進來的,請讓人先嘗嘗。』讓人嘗,人死了,讓狗吃,狗死了。所以要殺死太子。太子不肯為自己申辯,說;『君主如果沒有麗姬,睡覺就不安穩,吃飯就不香甜。』於是就用劍自殺了。公子夷吾從屈邑逃到粱國。

公子重耳自蒲奔翟。去翟過衛,衛文公無禮焉。過五鹿,如齊,齊桓公死。去齊之曹,曹共公視其駢脅,使袒而捕池魚。去曹過宋,宋襄公加禮焉。之鄭,鄭文公不敬,被瞻諫曰:『臣聞賢主不窮窮。今晉公子之從者,皆賢者也。君不禮也,不如殺之。』鄭君不聽。去鄭之荊,荊成王慢焉。去荊之秦,秦繆公入之。

公子重耳從蒲城逃到翟。離開翟,經過衛國,衛文公不以禮相待。經過五鹿,到了齊國,正趕上齊桓公死了.又離開齊國到了曹國,曹共公想看看他緊緊相連的肋骨,就讓他脫了衣服去捕池裡的魚。離開曹國,經過宋國,宋襄公以禮相待。到了鄭國,鄭文公不尊重他,被瞻勸告說;『我聽說賢明的君主不會永遠困厄。現在晉公子隨行的人,都是賢德之人。您不以禮相待,不如殺了他。』鄭國君主不聽從他的勸告。離開鄭國,到了楚國,楚成王對他很不敬。離開楚國,到了秦國,秦穆公把他進回晉國。

晉既定,興師攻鄭,求被瞻。被瞻謂鄭君曰:『不若以臣與之。』鄭君曰:『此孤之過也。』被瞻曰:『殺臣以免國,臣願之。』被瞻入晉軍,文公將烹之,被瞻據鑊而呼曰:『三軍之士皆聽瞻也:自今以來,無有忠於其君,忠於其君者將烹。』文公謝焉,罷師,歸之於鄭。且被瞻忠於其君,而君免於晉患也;行義於鄭,而見說於文公也。故義之為利博矣。

重耳即位以後,發兵攻打鄭國,索取被瞻。被瞻對鄭國君主說:『不如把我交給晉國。』鄭國君主說:『這是我的過錯。』被瞻說;『殺死我從而使國家免於災難,我願意這樣做。』被瞻到了晉國軍隊裡,晉文公要煮死他,被瞻抓住大鍋喊遭:『三軍的兵士都聽我說:從今以後,不要再忠於自己的君主了,忠子自己君主的人將被煮死。』文公向他道歉,撤回了軍隊,讓被瞻回到了鄭國。被瞻忠於自己的君主,因而君主避免了晉國的禍患;他在鄭國按義的原則行事,因而受到了晉文公的喜歡。所以義帶來的利益太大了。

墨者鉅子孟勝,善荊之陽城君。陽城君令守於國,毀璜以為符,約曰:『符合聽之。』荊王薨,群臣攻吳起,兵於喪所,陽城君與焉。荊罪之,陽城君走。荊收其國。

墨家學派的鉅子孟勝,與楚國的陽城君友好。陽城君讓他守衛自己的食邑,剖分開璜玉作為符信,與他約定說:『合符以後才能聽從命令。』楚王死了,大臣們攻打吳起,在停喪的地方動起了兵器,陽城君參與了這件事。楚國治罪這些大臣,陽城君逃走了。楚國要收回他的食邑。

孟勝曰:『受人之國,與之有符。今不見符,而力不能禁,不能死,不可。』其弟子徐弱諫孟勝曰:『死而有益陽城君,死之可矣;無益也,而絕墨者於世,不可。』孟勝曰:『不然。吾於陽城君也,非師則友也,非友則臣也。不死,自今以來,求嚴師必不於墨者矣,求賢友必不於墨者矣,求良臣必不於墨者矣。死之,所以行墨者之義而繼其業者也。我將屬鉅子於宋之田襄子。田襄子,賢者也,何患墨者之絕世也?』徐弱曰:『若夫子之言,弱請先死以除路。』還歿頭前於孟勝。

孟勝說:『我接受了人家的食邑,與人家有符信為憑證。現在沒有見到符信,而自己的力量又不能禁止楚國收回食邑,不能為此而死,是不行的。』他的學生徐弱勸阻他說:『死了如果對陽城君有好處,那麼為此而死是可以的,如果對陽城君沒有好處,卻使墨家在社會上斷絕了,這不可以。』孟勝說;『不對。我對於陽城君來說,不是老師就是朋友,不是朋友就是臣子。如果不為此而死,從今以後,尋求嚴師一定不會從墨家中尋求了,尋求賢友一定不會從墨家中尋求了,尋求良臣一定不會從墨家中尋求了。為此而死,正是為了實行墨家的道義從而使墨家的事業得以繼續啊!我將把鉅子的職務託付給宋國的田襄子。田襄於是賢德的人,哪裡用得若擔心墨家在社會上斷絕呢?』徐弱說:『像先生您說的這樣,那我請求先死以便掃清道路。』轉過身去在孟勝之前刎頸而死。

因使二人傳鉅子于田襄子。孟勝死,弟子死之者百八十。二人以致令于田襄子,欲反死孟勝於荊,田襄子止之曰:『孟子已傳鉅子於我矣,當聽。』遂反死之。墨者以為不聽鉅子不察。嚴罰厚賞,不足以致此。今世之言治,多以嚴罰厚賞,此上世之若客也。

孟勝於是就派兩個人把鉅子的職務傳給田襄子。孟勝死了,學生們為他殉死的有一百八十人。那兩個人把孟勝的命令傳達紿田襄子,想返回去在楚國為孟勝殉死,田襄子制止他們說:『孟於已把鉅子的職務傳給我了,你們應當聽我的。』兩個人終於返回去為孟勝殉死。墨家認為不聽從自己的鉅子的話就是不知墨家之義。嚴刑厚賞,不足以達到這樣的地步。現在社會上談到治理天下國家,大都認為要用嚴刑厚賞,這就是古代所認為的以繁煩苛酷為明察啊。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