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謹聽

呂氏春秋作者:呂不韋發佈:華夏士子

2022-6-11 22:55

五曰:昔者禹一沐而三捉發,一食而三起,以禮有道之士,通乎己之不足也。通乎己之不足,則不與物爭矣。愉易平靜以待之,使夫自得之;因然而然之,使夫自言之。亡國之主反此,乃自賢而少人。少人則說者持容而不極,聽者自多而不得。雖有天下,何益焉?是乃冥之昭,亂之定,毀之成,危之寧。故殷周以亡,比干以死,悖而不足以舉。

從前禹洗一次頭要多次握住頭髮停下來,吃一頓飯要多次站起身來,以便依禮節對待有道之士,弄懂自己所不懂的東西。弄懂了自己所不懂的東西,就能不爭外物了。賢主用歡悅平和的態度對待有道之士,使他們各得其所,一切都順其自然,讓他們盡情講話。亡國之君卻與此相反,他們看重自己,輕視別人。輕視別人,那麼遊說的人就矜持而盡情勸說了。聽取意見的人只看重自己,因而就會一無所得。這樣,即使享有天下,又有什麼益處呢?這實際上就是把昏暗當成光明,把混亂當成安定,把毀壞當成成功,把危險當成安寧。所以商周因此而被滅亡,比干因此而被處死,如此悖亂的事真是舉不勝舉。

故人主之性,莫過乎所疑,而過於其所不疑;不過乎所不知,而過於其所以知。故雖不疑,雖已知,必察之以法,揆之以量,驗之以數。若此則是非無所失,而舉措無所過矣。夫堯惡得賢天下而試舜?舜惡得賢天下而試禹?斷之於耳而已矣。耳之可以斷也,反性命之情也。今夫惑者,非知反性命之情,其次非知觀於五帝三王之所以成也,則奚自知其世之不可也?奚自知其身之不逮也?太上知之,其次知其不知。不知則問,不能則學。【周箴】曰: 『夫自念斯學,德未暮。』學賢問,三代之所以昌也。不知而自以為知,百禍之宗也。

所以,君主的常情是,不會因為有所懷疑犯過錯,反而會由於無所懷疑犯過錯。不會因為有所不知犯過錯,反而會由於有所知而犯過鈷。所以,即使是不懷疑的,即使是已經知道的,也一定要用法令加以考察,用度量加以測定,用數術加以驗證。這樣去做了,那麼是非就不會判斷錯誤。舉止就沒有過錯了。堯怎樣在天下選取賢人而任用了舜呢?舜怎樣在天下選取賢人而任用了禹呢?只是根據耳朵的聽聞做出決斷罷了。憑耳朵可以決斷,是由於復歸人的本性的緣故。現在那些昏惑的人,不知道這是復歸人的本性,其次是不知道觀察五帝三王之所以成就帝業的原因,那又怎麼知道自己的世道不好呢?自己怎麼知道自身趕不上五帝三王呢?最上等的是無所不知,次一等的是知道自己有所不知。不知就要問,不會就要學。【周箴】中說:『只要自己對這些問題經常思考,修養道德就不算晚。』勤學好問,這是夏商周三代所以昌盛的原因。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是各種禍患的根源。

名不徒立,功不自成,國不虛存,必有賢者。賢者之道,牟而難知,妙而難見。故見賢者而不聳,則不惕於心。不惕於心,則知之不深。不深知賢者之所言,不祥莫大焉。

名譽不會憑白無故地樹立,功勞不會自然而然地建成,國家不會憑空保存,一定要有賢德之人才行。賢德之人的思想博大而難以知曉,精妙而難以了解。所以看到賢德之人而不恭教,就不能動心。不能動心,那麼了解得就不深刻。不能深刻地了解賢德之人所說的話,沒有比這更不吉利的了。

主賢世治,則賢者在上;主不肖世亂,則賢者在下。今周室既滅,而天子已絕。亂莫大於無天子。無天子,則強者勝弱,眾者暴寡,以兵相殘,不得休息。今之世當之矣。故當今之世,求有道之士,則於四海之上,山谷之中,僻遠幽閒之所,若此則幸於得之矣。得之,則何欲而不得?何為而不成?太公釣於滋泉,遭紂之世也,故文王得之而王。文王,千乘也;紂,天子也。天子失之,而千乘得之,知之與不知也。諸眾齊民,不待知而使,不待禮而令。若夫有道之士,必禮必知,然後其智能可盡。解在乎勝書之說周公,可謂能聽矣;齊桓公之見小臣稷,魏文侯之見田子方也,皆可謂能禮士矣。

君主賢明,世道太平,那麼賢德之人就在上位,君主不賢明,世道混亂,那麼賢德之人就在下位。現在周王室已經滅亡,天子已經斷絕。混亂沒有什麼比沒有天子更太的了。沒有天子,那麼勢力強的就會壓倒勢力弱的,人多的就會危害人少的,用軍隊相殘殺,不得止息。現在的社會正是這樣的情形。所以在如今的社會上,要尋求有道之人,就要到四海邊,山谷中,偏遠幽靜的地方,這樣,或許還能得到這樣的人。得到了這樣的人,那麼想要什以不能得到?想做什麼不能成功?太公望在滋泉釣魚,正遭逢紂當天子的時代,所以周文王得到了他因而能稱王天下。文王是諸侯,紂是天子。天子失去了太公望,而諸侯卻得到了他,這是了解與不了解造成的。那些平平常常的人,不用等了解他們就能役使,不用依禮相待就能使喚。至於有道之人,一定要依禮相待,一定要丁解他們,然後他們的智慧才能才可以充分發揮出來。這道理體現在勝書勸隨同登上,周公可以說是能聽從勸說了,體現在齊桓公去見小臣稷,魏文侯去見段干木上,他們都可以說是能禮賢下士了。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