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審己

呂氏春秋作者:呂不韋發布:華夏士子

2022-6-6 08:35

四曰:凡物之然也,必有故。而不知其故,雖當,與不知同,其卒必困。先王、名士、達師之所以過俗者,以其知也。水出於山而走於海,水非惡山而慾海也,高下使之然也。稼生於野而藏於倉,稼非有欲也,人皆以之也。

大凡物之所以這樣,必有原因。如果不知道它的原因,即使行為符合外物的變化,也和不知相同,最終必為外物所困。先代君王、知名之士、通達之師之所以超過平庸之輩,正是因為他們知道事物之所以這樣的原因。水從山中流出奔向大海,並不是水厭惡山而嚮往海,而是山高海低的形勢使它選樣的。莊稼生在田野而貯藏在倉中,並不是莊稼有這種欲望,而是人們都需用它啊。

故子路揜雉而復釋之。

所以子路捉到雉卻又放了它,是由於自己尚未知道捉到它的原因。

子列子常射中矣,請之於關尹子。關尹子曰:『知子之所以中乎?』答曰:『弗知也。』關尹子曰:『未可。』退而習之三年,又請。關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子列子曰:『知之矣。』關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非獨射也,國之存也,國之亡也,身之賢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以。聖人不察存亡、賢不肖,而察其所以也。

子列子曾射中目標,於是向關尹子請教關於射箭的道理。關尹子問:『你知道你射中的道理嗎?』子列子回答說;『不知道。』關尹子說:『現在還不能跟你談論大道。』子列於回去練習射箭,練了三年,又去請教。關尹子問:『你知道你射中的道理嗎?』子列子說:『知道了。』關尹子悅,『可以了,你要奉守它而不要失掉。』不只射箭如此,國家的生存,國家的滅亡,人的賢明,人的不肖,也都各有原因。聖人不去考察存亡,賢不肖本身,而是考察造成它們這樣的原因。

齊攻魯,求岑鼎。魯君載他鼎以往。齊侯弗信而反之,為非,使人告魯侯曰:『柳下季以為是,請因受之。』魯君請於柳下季,柳下季答曰:『君之賂以欲岑鼎也,以免國也。臣亦有國於此。破臣之國以免君之國,此臣之所難也。』於是魯君乃以真岑鼎往也。且柳下季可謂能說矣。非獨存己之國也,又能存魯君之國。

齊國攻打魯國,索取魯國的岑鼎。魯君把另一隻鼎進到齊國。齊侯不相信,把它退了回來,認為不是岑鼎,並派人告訴魯侯說:『如果柳下季認為這是岑鼎,我願意接受它。』魯君向柳下季求助。柳下季答覆說:『您答應把齊侯想要的岑鼎送給他,為的是藉以使國家免除災難。我自己這裡也有個「國家」,這就是信譽。毀滅我的「國家」來挽救您的國家,這是我難以辦到的。』於是魯君就把真的岑鼎過往齊國去了。像柳下季這樣可稱得上善於勸說國君了。不僅保持自己的信譽,又能保存住魯君的國家。

齊湣王亡居於衛,晝日步足,謂公玉丹曰:『我已亡矣,而不知其故。吾所以亡者,果何故哉?我當已。』公玉丹答曰:『臣以王為已知之矣,王故尚未之知邪?王之所以亡也者,以賢也。天下之王皆不肖,而惡王之賢也,因相與合兵而攻王。此王之所以亡也。』湣王慨焉太息曰:『賢固若是其苦邪?』此亦不知其所以也。此公玉丹之所以過也。

齊湣王流亡國外,住在衛國。有一次,白天散步,齊湣王對公玉丹說:『我已流亡國外了,卻不知道流亡的原因。我之所以流亡,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我當糾正自己的過失。』公玉丹回答說:『我以為大王您已經知道了呢,您竟然還不知道嗎?您之所以流亡國外,是因為您太賢明的緣故。天下的君主都不肖,因而憎惡大王您的賢礙,於是他們互相勾結,合兵進攻大王。這就是大王您流亡的原因啊!』湣王很感慨,嘆息說,『君主賢明原來要受這樣的苦啊!』這也是不知道白己為什麼滅亡啊!這正是公玉丹之所以能夠矇騙他的原因。

越王授有子四人。越王之弟曰豫,欲盡殺之,而為之後。惡其三人而殺之矣。國人不說,大非上。又惡其一人而欲殺之,越王未之聽。其子恐必死,因國人之欲逐豫,圍王宮。越王太息曰:『余不聽豫之言,以罹此難也。』亦不知所以亡也。

越王授有四個兒子。越王的弟弟名叫豫,他想把越王的四個兒子全都殺掉,讓自己成為越王的繼承人。豫毀謗其中三子,讓越王把他們殺掉了。國人很不滿,紛紛指責王。豫又毀謗剩下的一子,想讓越王殺掉他,越王沒有聽從豫的話。越王的兒子害怕自己必被殺死,於是借着國人的願望把豫驅遂出國,並包圍了王官。越王嘆息說:『我不聽從豫的話,所以才遺到這樣的災禍。』這也是不知自己為什麼滅亡啊。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