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黃修易錄之生之謂性之一

傳習錄作者:王陽明發佈:延章

2022-5-9 01:18

黃修易,字勉叔。余者不詳。

黃勉叔問: 『心無惡念時, 此心空空蕩蕩的, 不知亦須存個善念否?』
先生曰:『既去惡念,便是善念,便復心之本體矣。譬如日光被雲來遮蔽,雲去光已復矣。若惡念既去,又要存個善念,即是日光之中添燃一燈。』

譯文
黃修易 ( 字勉叔 ) 問:『心無惡念時,這個心就空空蕩蕩,是不是再需要存養一個善念?』
先生說:『既然除掉了惡念,就是善念,也就恢復了心的本體。例如,陽光被烏雲遮擋,當烏雲散出後,陽光又會重現。若惡念已經除掉,而又去存養一個善念,這豈不是在陽光下又添一盞明燈。』

評析
明代自正德、嘉靖以後,陽明心學興起,天下風靡,程朱之學趨於衰微。到明神宗萬曆年間,在思想學術領域內,陽明之學空談心性的弊端日益暴露,尤其是一些王學末流之士利用王陽明『四句教』之首句『無善無惡是心之體』的理論,談說玄。而一些有識之士,則『志在世道』,崇為實學,『力闡性善之旨』。於是,雙方發生了一場『道性善』與心體為『無善無惡』說的公開辯論。

問:『近來用功,亦頗覺妄念不生,但腔子裏黑窣窣的,不知如何打得光明?』
先生曰:『初下手用功,如何腔子裏便得光明?譬如奔流濁水,才貯在缸裏,初然雖定,也只是昏濁的。須俟澄定既久,自然渣滓盡去,復得清來,汝只要在良知上用功。良知存久,黑窣窣自能光明矣。今便要責效,卻是助長,不成功夫。』

譯文
有人問:『近來用功,也頗感妄念不會再滋生。然而,內心深處卻一團漆黑,不知如何才能讓它光明?』
先生說:『開始用功時,心裏怎麼會立即光明?例如,奔流着的污水剛置入缸中,開始即使靜止不動,是昏濁的。只有經過長時間的澄清,水中的渣滓才會沉澱,又會成為清水。你只要在良知上用功,良知經過長時間的存養,心中的黑暗自會光明。如今若要它立刻見效,只不過是揠苗助長,不能看成是功夫。』

評析
王陽明在貴陽時提出了『無事時存養』的主張,其目的是用以加強內心修養而體認天理和良知。主張通過『靜坐思慮』,在無事時將好名、好色、好貨等私慾雜念,逐漸地克服掉,使心恢復到如水如鏡、潔淨晶瑩的本體。

先生曰:『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卻是有根本的學問。日長進一日,愈久愈覺精明。世儒教人事事物物上去尋討,卻是無根本的學問。方其壯時,雖暫能外面飾,不見有過,老則精神衰邁,終須放倒。譬如無根之樹,移栽水邊,雖暫時鮮好,終久要憔悴。』

譯文
先生說:『我教導人致良知,需要在格物上用功,它是有根基的學問。一天比一天有所進步,越長時間就越覺得精明。朱熹教人到每件事物上去尋求探討,那是沒有根基的學問。人年輕的時候,雖然還能修飾表面,即使有閃失也看不出,到老年時精力衰竭,最終會支撐不住。例如,把一株無根的樹移栽到水邊,短時間內樹雖生氣勃勃,但時間一久,自然會枯萎而死。』

評析
陽明先生的『致良知』實際上是一種修養,這種修養終身專一於治一本,而不是就事論事的遇一標治一標。終身於治本 ( 致良知 ) 。如常青之樹,而遇一標治一標 ( 格物 ) ,就象無根之樹。這個比喻可說是恰當不過的。

問『志於道』一章。
先生曰:『只是志道一句,便含下面數句功夫,自住不得。譬如做此屋,「志於道」是念念要去擇地鳩材,經營成個區宅。「據德」卻是經畫已成,有可據矣。「依仁」卻是常常住在區宅內,更不離去。「遊藝」卻是加些畫采,美此區宅。藝者,理之所宜者也。如誦詩、讀書、彈琴、習射之類,皆所以調習此心,使之熟於道也。苟不「志道」而「遊藝」,卻如無狀小子,不先去置造區宅,只管要去買畫掛,做門面,不知將掛在何處?』

譯文
有人就【論語】中的『志於道章』請教於先生。
先生說:『關於志道這句話,它包含了以下好幾句的功夫,不能僅停留上志道上。例如建房屋這件事,它的「志於道」,就是一定要挑好地方,用好材料,將房子建成功;「據於德」,就是把房子建成有地方居住;「依於仁」,就是長期居住在這房子裏,不再離去;「游於藝」,就是把房子加以裝飾美化。藝,就是理的最恰當處。比如誦詩、讀書、彈琴、射擊之類,都是為了調習這個心,使它能夠純熟於道。若不「志於道」而去「游於藝」,如同一個糊塗小伙,不先去建造房屋,只顧去買畫張掛,裝點門面,不知他究竟要把畫掛在什麼地方?』

評析
【論語·述而】中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所謂『道』,即指普遍原則,抽象的道理。講『志於道』就是要把認識道作為自己的志向,然後以道德作為根基,以仁為行動的準則,再博學群藝而達到理想的境界。

問:『讀書所以調攝此心,不可缺的。但讀之時,一種科目意思牽引而來。不知何以免此?』
先生曰:『只要良知真切,雖做舉業,不為心累。總有累,亦易覺克之而已。且如讀書時,良知知得強記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欲速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誇多鬥靡之心不是,即克去之。如此亦只是終日與聖賢印對,是個純乎天理之心。任他讀書,亦只是調攝此心而已,何累之有?』

譯文
有人問:『讀書就是為了修養我的心,從而它是必不可缺的。然而在讀書時,又有科舉的思慮產生,這種情況怎樣才能避免出現呢?』
先生說:『只要良知真切,即便是為了科舉考試,也不會成為心的負擔。就是有了負擔,也容易發覺並得以克制。例如讀書時,良知清楚強記的心不對,就克去它;良知清楚求速的心不對,就克去它;良知清楚有好勝的心不對,就克去它。如此一來,總是成天與聖賢的心彼此印證,就是一個純乎天理的心。無論如何讀書,也只是修養此心罷了,怎麼會有負擔呢?』

評析
在王陽明看來,修養就是『致良知』,『致良知』貫穿於人的活動之中。為人處事是『致良知』,學習是『致良知』,連科舉應試時也是『致良知』,事務雖有萬千之繁複,『致良知』卻只有明明白白,實實在在的一個。所以,修養是人生活動的主宰,而不是負擔。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