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答聶文蔚之致其良知之二

傳習錄作者:王陽明發佈:延章

2022-5-9 01:06

文蔚謂致知之說,求之事親、從兄之間,便覺有所持循者,此段最見近來真切篤實之功。但以此自為不妨,自有得力處。以此遂為定說教人,卻未免又有因藥發病之患,亦不可不一講也。蓋良知只是一個天理。自然明覺發見處,只是一個真誠惻怛,便是他本體。故致此良知之真誠惻怛以事親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誠惻怛以從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誠惻怛以事君使是忠,只是一個良知,一個真誠惻怛。若是從兄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誠惻怛,即是事親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誠惻怛矣;事君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誠惻怛,即是從兄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誠惻怛矣。故致得事君的良知,便是致卻從兄的良知。致得從兄的良知,便是致卻事親的良知。不是事君的良知不能致,卻須又從事親的良知上去擴充將來。如此,又是脫卻本原,著在支節上求了。良知只是一個,隨他發見流行處,當下具足,更無去來,不須假借。然其發見流行處,卻自有輕重厚薄,毫髮不容增減者,所謂天然自有之中也。雖則輕重厚薄,毫髮不容增減,而原又只是一個。雖則只是一個,而其間輕重厚薄,又毫髮不容增減。若可得增減,若須假借,即已非其真誠惻怛之本體矣。此良知之妙用所以無方體,無窮盡,『語大天下莫能載,語小天下莫能破』者也。

譯文
你認為致知的主張,從孝親敬兄中尋求就感覺到有所依循。從這裏可看出您近來的真切篤實的工夫。然而,您從此處下功夫自然無妨,但也得有着力之處。若認為這是可以用來教導別人的定論,難免又會出現吃藥而生病的情況,在這裏不得不對此作個辯說。良知只是一個天理,自然明覺的顯現處,唯有一個真誠懇切,這就是良知本體。所以,推致這良知的真誠懇切去侍奉父母就是孝,推知這良知的真誠懇切去尊敬兄長就是悌,推知這良知的真誠懇切去輔佐君主就是忠。這唯一個良知,唯一個真誠懇切。如果尊敬兄長的良知不能推致其真誠懇切,也就是侍奉父母的良知不能推致其真誠懇切。如果輔佐君主的良知不能推致其真誠懇切,也就是尊敬兄長的良知不能推致其真誠懇切。因此,能致輔佐君主的良知,就是能致尊敬兄長的良知。能致尊敬兄長的良知,就是能致侍奉父母的良知。但並不是說如果不能致輔佐君主的良知,就必須從侍奉父母的良知上去延伸出輔佐君主的良知來。若如此,就又脫離了根本,而局限於細枝末節上了。良知只是一個,隨着良知的顯現和作用,它本身就是完善的,不用再去尋求,也不用到別處轉借。然而,良知的顯現與作用處,自然有重輕厚薄的區別,不客絲毫的增減。這正是程頤所謂的『天然自有之中』。其中的重輕厚薄雖不容增減分毫,但良知本體只是一個。雖本體只是一個,但其中的重輕厚薄又不容增減分毫。若能增減,能求借,也就不是真誠懇切的本體了。之所以良知的妙用無方位、無形體,無窮無盡,『語大天下莫能載,語小天下莫能破』,其原因正在此。

評析
明代初期,程朱理學確定了思想、學術上的統治地位。到明代中期,社會統治秩序的極端動盪、朝政的日益腐敗,已使程朱理學的統治地位發生了動搖。於是,王陽明便將是非標準移植到人的內心,認為心不僅生化天生萬物、倫理綱常,即便是六經學術也只是『吾心之常道』;良知具足而完滿無缺,因此就成為是非善惡的唯一準則。

孟氏『堯舜之道,孝弟而已』者,是就人之良知發見得真切篤厚、不容蔽昧處提省人,使人於事君、處友、仁民、愛物、與凡動靜語默間,皆只是致他那一念事親從兄真誠惻怛的良知,即自然無不是道。蓋天下之事,雖千變萬化,至於不可窮詰。而但惟致此事親從兄一念真誠惻怛之良知以應之,則更無有遺缺滲漏者,正謂其只有此一個良知故也是。事親從兄一念良知之外,更無有良知可致得者。故曰:『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此所以為『惟精惟一』之學,放之四海而皆準,施諸後世而無朝夕者也。文蔚云:『欲於事親從兄之間,而求所謂良知之學。』就自己用功得力處如此說,亦無不可。若曰致其良知之真誠惻怛以求盡夫事親從兄之道焉,亦無不可也。明道云:『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謂之行仁之本則可,謂是仁之本則不可。』其說是矣。

譯文
孟子認為『堯舜之道,孝悌而已』,這是從人的良知最真切篤實、不容隱藏的地方提醒人,讓人在輔佐君主、結交朋友、仁愛百姓、喜愛事物和動靜語默中,都只是一心地去推致他那孝親敬兄的真誠懇切的良知,如此就自然會處處大道。天下之事雖千變萬化,乃至無窮無盡,但只要推致這孝親敬兄的真誠懇切的良知去應付千變萬化,就不存在疏漏的問題,這正是因為只有一個良知的原因。除了一心孝親敬兄的良知外,再別無其它的良知可致。因此,孟子才說了『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的話。這正是『惟精唯一』的學問,放之四海而皆準,在後世施行也無一例外。您說:『想在孝親敬兄之間,尋求良知的學問』,就自己用功的着手處而言,亦無不可。若說要從致其良知的真誠懇切中求得盡到孝親敬兄之道,也未嘗不可。程顥說:『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謂之行仁之本則少,謂是仁之本則不可。』這句話說的十分正確 ( 其實,在【河南程氏遺書】卷十八中,這句話應為程頤所言 ) 。

評析
凡是治理國家,必先從事於治本,然後才去治末。所謂本,不是指的耕耘種植,而指的從事於治人。所謂從事於治人,不是指的讓貧窮的人變富,而是指的致力於根本。致力於根本,沒有比孝道更重要的了,儒家的仁、義就是以孝為本。

『臆』、『逆』、『先覺』之說,文蔚謂『誠則旁行曲防,皆良知之用』。甚善甚善!間有攙搭處,則前已言之矣。惟浚之言,亦未為不是。在文蔚須有取於惟浚之言而後盡,在惟浚又須有取於文蔚之言而後明。不然,則亦未免各有倚着之病也。舜察邇言而詢芻蕘,非是以邇言當察,芻蕘當詢,而後如此。乃良知之發見流行,光明圓瑩,更無掛礙遮隔處,此所以謂之大知。才有執着意必,其知便小矣。講學中自有去取分辨,然就心地上着實用工夫,卻須如此方是。

譯文
諸如『不臆不信』、『不逆詐』、『先覺』等主張,您認為只要能誠,即便是羊腸小道、迂曲防禦,也均為致良知的作用。這種觀點很正確,對於其中的有些摻雜搭配的問題,我在前面已經作了解釋。惟浚 ( 陳九川 ) 所言,也不能說是錯誤的。就您而言,應該汲取惟浚的主張才完備,而就惟浚而言,又必須汲取您的主張才能更明白,不然,難免有各執一詞的偏執毛病。虞舜愛思考淺近的話,並且向樵夫請教。這並非淺近的話應當去思考,而是舜認為當向樵夫請教,所以他才這樣做。這正是舜的良知顯現作用,其良知光明圓淨,沒有一點障礙和遮蔽,所以他被稱為『大知』。只要舜沾了一點執着和意、必,他的『知』就小了。在講學中,自然有取捨和分辨,但是,在心地上切實用功,只有這樣才算可以了。

評析
一天,有個學生問孔夫子:『先生,你的學問是怎麼來的?』孔子回答道:『我也沒有特殊之處,只因從小愛好學習,後來知識積累漸漸多了,終於明白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一整套道理,我的眼界從此便開闊了。』舜的大知也是這樣得來的。

『盡心』三節,區區曾有生知、學知、困知之說。頗已明白,無可疑者。蓋盡心、知性、知天者,不必說存心、養性,事天,不必說『夭壽不二、修身以俟』。而存心、養性與『修身以俟』之功已在其中矣。存心、養性、事天者,雖未到得盡心、知天的地位,然已是在那裏做個求到盡心、知天的工夫,更不必說『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功已在其中矣。譬之行路,盡心、知天者,如年力壯健之人,既能奔走往來於數千裏之間者也。存心、事天者,如童稚之年,使之學習步趨於庭除之間者也。『夭壽不二、修身以俟』者,如襁褓之孩,方使之扶牆傍壁,而漸學起立移步者也。既已能奔走往來於千裏之間者,則不必更使之於庭除之間而學步趨,而步趨於庭除之間,自無弗能矣。既已能步趨於庭除之間,則不必更使之扶牆傍壁而學起立移步,而起立移步自無弗能矣。然學起立移步,便是學步趨庭除之始,學步趨庭除,便是學奔走往來於數千裏之基,固非有二事,但其工夫之難易則相去懸絕矣。心也,性也,天也,一也。故及其知之成功則一。然而三者人品力量,自有階級,不可躐等而能也。細觀文蔚之論,其意以恐盡心、知天者,廢卻存心、修身之功,而反為盡心、知天之病。是蓋為聖人憂工夫之或間斷,而不知為自己憂工夫之未真切也。吾儕用工,卻須專心致志,在『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上做,只此便是做盡心、知天工夫始。正如學期起立移步,便是學奔走千裏之始。吾方自慮其不能起立移步,而豈遽其不能奔走千裏,又況為奔走千裏者而慮其或遺忘於起立移步之習哉?文蔚識見本自超絕邁往,而所論云然者,亦是未能脫去舊時解說文義之習,是為此三段書分疏比合,以求融合貫通,而自添許多意見纏繞,反使用功不專一也。近時懸空去做勿忘勿助者,其意見正有此病,最能耽誤人,不可不滌除耳。

譯文
『盡心』等三個方面 ( 參見【徐愛錄】有關內容 ) ,我曾經用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和困而知之的觀點來說明,已經十分清楚了,沒有什麼可懷疑的。對於盡心、知性、知天的人,不需再講存心、養性、事天,也不需再講『夭壽不二,修身以俟』。因為,存心、養性和『修身以俟』的功夫已在盡心、知性、知天中間了。能夠存心、養性、事天的人,雖沒有達到盡心、知天的程度,但已是在用盡心、知天的功夫,也就不用說『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了。因為『夭壽不二,修身以俟』的功夫已在存心、養性、事天之中了。例如行路這件事,盡心、知天的人,仿佛年輕力壯的人,能夠在上千裏的路程中來回奔跑。存心、事天的人,仿佛年少的兒童,僅能在院子中學習走路。『夭壽不二,修身以俟』的人,仿佛襁褓中的嬰孩,只可讓他扶着牆壁慢慢學習站立移步。既然已經能在數千裏的路上來回奔跑,就不必再要他在院子中學習走路,因為在院子中走路已不成問題。既然已經能在院子中走路,就不必再要他扶着牆壁學習站立移步,因為站立移步已不成問題。然而,學習站立移步是在院子中學習走路的基礎;在院子中學習走路,是數千裏來回奔跑的基礎,兩者之間原本是一回事,但其間工夫的難易程度卻相差甚遠。就心、性、天而言,其本質是相同的,所以它們的效果也相同。但是,盡心、知性、知天三種人的人品與才力有高低之分,不能超越等級而行動。認真琢磨您的觀點後,我認為,您是擔心盡心、知天的人,會因摒棄了存心、修身的工夫,相反會對盡心、知天有所損害。這是憂慮聖人的工夫會有間斷,而不懂得應該為自己的工夫還不夠真切而憂慮。我們的工夫,必須一心一意地在『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上做,如此就是盡心、知天工夫的開端。正如學習站立移步,是學習奔走千裏的開端。如今,我憂慮的是不能站立移步,又怎會去憂慮不能奔走千裏呢?又怎會為那些已能奔走千裏的人去憂慮他會忘掉站立移步的本領呢?您的見識本來超然出眾,但就您所說而言,還是不能擺脫從前解說文義的習慣,因此您才把知天、事天、夭壽不二看成三部分,並加以分析、比較、綜合,以求融匯貫通,而又增加了許多自己模稜兩可的意見,反而使工夫不能專一。近來,憑空去做勿忘勿助工夫的人,他們也是犯了同樣的毛病,這毛病誤人匪淺,不能不徹底剔除。

評析
孔子【論語】開篇就說:『學而時習之。』對於學過的功課、讀過的書,必須不間斷地反覆溫習,才能加深理解,鍛煉記憶,產生新知,所以孔夫子把它放在交友切磋、道德學問之首,以示對之重視。朱熹說過:『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謂學;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謂習。』又說:此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可見其貴。

所謂尊德性而道問學一節,至當歸一,更無可疑。此便是文蔚曾著實用功,然後能為此言。此本不是險僻難見的道理,人或意見不同者,還是良知尚有纖翳潛伏。若除去此纖翳,即自無不洞然 矣。 已作書後,移臥檐間,偶遇無事,遂復答此。文蔚之學既已得其大者,此等處久當釋然自解,本不必屑屑如此分疏。但承相愛之厚,千裏差人遠及,諄諄下問,而竟虛來意,又自不能已於言也。然直戇煩縷已甚,恃在信愛,當不為罪。惟浚處及謙之、崇一處,各得轉錄一通寄視之,尤承一體之好也。

譯文
您所講的尊德性和道問學這一節,認為其間是恰當統一的,再無可疑之處。這便是您曾切實用功後才能作如是說。這原本不是艱澀難懂的道理。有的人持不同意見,主要是因為其良知中還隱藏着細微的塵埃。若將這些塵埃蕩滌乾淨,良知自會洞然光明了。 信寫完後,移臥屋檐下,偶爾無別的事,就又添了幾句。您的學問已將關鍵問題抓住了,這些問題待天長日久後自會理解,原本無需作如此的瑣細講解。然而,承蒙您的關愛,不遠千裏派人趕來虛心請教,為了不辜負您的一片心意,當然不可不說。但是,我又說得過於直率、瑣碎了。依仗您對我的厚愛,我想不會得罪於您的。我這一封信請轉錄幾份,分別寄給惟浚、謙之、崇一等人閱覽,尤承一體之好。 以上為南元善摘錄

評析
良知如水性。水性是想清澈的,然而沙土、石子使它變得污穢了;人性是想平正的,嗜欲使它受到傷害,只有聖人能夠遺忘萬物而反歸本性。所以,聖人不用智慧來役使萬物,不用欲望來惑亂平和。然而,不聞道,不致知,就無以返歸本性;不通達於事物,就不能清靜。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