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 简介 目录 A-AA+ 书签 查字

             

观周第十一(上)

孔子家语作者:孔子,弟子发布:华夏士子

2021-10-6 18:26

孔子谓南宫敬叔吴曰:名说.孟僖子之仲子.⊙南宫敬叔:鲁国大夫,即孟僖子之子,原姓仲孙,名阋曰:“吾闻老聃吴曰: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在周时为守藏吏博古知今王曰:敬叔.孟僖子子也.老聃.老子.博古知今而好道.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对曰:“谨受命.”

白话译文
孔子对南宫敬叔说:“我听说老子博古通今,通晓礼乐的起源,明白道德的归属,那么他就是我的老师,现在我要到他那里去。”南宫敬叔回答说:“我遵从您的意愿。”

遂言于鲁君吴曰:昭公也曰:“臣受先臣之命王曰:先臣.僖子.云孔子圣人延章曰:殷商王室之后也王曰:圣人殷汤.灭于宋王曰:孔子之先.去宋奔鲁.故曰灭于宋也.其祖弗父何⊙弗父何:宋湣公共长子,孔父嘉之高祖,厉公兄.始有国而授厉公王曰:弗父何.缗公世子.厉公兄也.让国以授厉公.春秋传曰.以有宋而授厉公宜.始.始也.始有宋也.及正考父佐戴武宣王曰:正考父何之曾孙也.戴.武.宣三公也.⊙正考父:弗父何的曾孙,曾辅佐戴公、武公、宣公。生孔父嘉,即孔子的祖先.三命兹益恭王曰:考父士一命.其大夫再命.卿三命是也.吴曰:初命考父为士.再命为大夫.三命为卿.故其鼎铭曰:王曰:臣有功德.君命铭之于其宗庙之鼎也‘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伛:弯著身子.三命而俯王曰:伛恭于偻.俯恭于伛.循墙而走王曰:言恭之甚.亦莫余敢侮王曰:余.我也.我考父也.以其恭如此.故人亦莫之侮.𫗴于是.粥于是.以餬其口王曰:𫗴.糜也.为糜粥于此鼎.言至俭也.其恭俭也.若此.’”

白话译文
于是南宫敬叔对鲁国国君说:“我接受父亲的嘱咐,说孔子是圣人的后代,他的先祖在宋国消亡了。他的祖先弗父何,最初拥有了宋国,后来给了弟弟厉公。到了正考父时,辅佐戴公、武公、宣公三个国君,三次任命,他一次比一次恭敬。因此他家鼎上刻的铭文说:‘第一次任命,他弯著腰;第二次任命,他弯著身子;第三次任命,他俯下身子。他靠着墙根走,也没有人敢欺侮他。在这个鼎里煮稠粥,煮稀粥,用来糊口。’他的恭敬节俭就到了这种地步。”

臧孙纥⊙臧孙纥:弗父何的后代。即鲁大夫臧武仲,为人有远见有言:“圣人之后.若不当世王曰:纥臧武仲.弗父何.殷汤之后.而不继世为宋君.则必有明君而达者焉.孔子少而好礼.其将在矣王曰:将在孔子.”属臣曰:“汝必师之.今孔子将适周.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极:所达到的最高点.斯大业也.君盍以乘资之.臣请与往.”公曰:“诺.”与孔子车一乘.马二疋.竖子侍御⊙竖子:对人的鄙称,犹谓“小子”。侍:服侍。御:驾车.敬叔与俱至周吴曰:敬叔与夫子同至周.问礼于老聃吴曰:见老子问古之礼.访乐于苌弘王曰:弘.周大夫.吴曰:见周大夫.问之以乐.历郊社之所吴曰:过郊祀社祭之处.⊙郊社:祭天地.考明堂之则王曰:则.法.吴曰:考究明堂之法则.察庙朝之度王曰:宗庙朝廷之法度也.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吴曰:我今乃知周公之圣德.及周家之所以兴王也.”

白话译文
臧孙纥曾说过这样的话:“圣人的后代,如果不能执掌天下,那么必定有圣明的君主使他通达。孔子从小就喜好礼仪,他大概就是这个人吧。”我父亲又嘱咐我说:“你一定要拜他为师,现在孔子将要到周国去,观看先王遗留的制度,考察礼乐所达到的高度,这是大事业啊!您何不提供车子资助他呢?我请求和他一起去。”鲁君说:“好。”送给孔子一辆车,两匹马,派了一个人侍候他给他驾车。南宫敬叔和孔子一起到了周国。孔子向老子询问礼,向苌弘询问乐,走遍了祭祀天地之所,考察明堂的规则,察看宗庙朝堂的制度。于是感叹地说:“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圣明,以及周国称王天下的原因。”

及去周吴曰:及离去周京也.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乎.凡当今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吴曰:此今之人.聪明深察.而反近于死者.无他也.好讥议人者也.博辩闳达而危其身.好发人之恶者也.无以有己为人子者王曰:身.父母有之也.无以恶己为人臣者王曰:言听则仕.不用则退.保身全行.臣之节也.”孔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白话译文
离开周国时,老子去送他,说:“我听说富贵者拿财物送人,仁者用言语送人。我虽然不能富贵,但私下用一下仁者的称号,请让我用言语送你吧!凡是当今的士人,因聪明深察而危及生命的,都是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人;因知识广博喜好辩论而危及生命的,都是喜好揭发别人隐私的人。作为人子不要只想着自己,作为人臣要尽职全身。”孔子说:“我一定遵循您的教诲。”从周国返回鲁国,孔子的道更加受人尊崇了。从远方来向他学习的,大约有三千人。




《观周》之篇,文辞异于儒家之风,疑后人伪托也。
又老子之好辩,悖于前篇之“小辩害义,小言破道”。
又老子之学,辩于权谋,似战国之学风,以世道混乱所绎也,非东周王道所孕。擅谋一人之私,而无论仁义之德。
孔子既问礼乐,何以老子所送之言,竟无干系。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