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霸圖十七(三)

反經(長短經)作者:趙蕤發布:華夏士子

2021-8-25 11:51

有告楚王韓信反.用陳平計擒之.廢為淮陰侯.高帝問諸將.將曰:『亟發兵抗豎子耳.』高帝默然.問陳平.平曰:『人之上書言信反.人有聞知者乎.』曰:『未有.』曰:『信知之乎.』曰:『不知.』平曰:『陛下精兵孰與楚.』曰:『不能過.』平曰:『陛下將用兵.有能敵韓信乎.』
上曰:『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將又不及.而舉兵擊之.是趣戰也.竊為陛下危之.』上曰:『為之奈何.』平曰:『古者天子巡狩.會諸侯.南方有雲夢.陛下弟出偽游雲夢.會諸侯於陳.陳.楚之西界.信聞天子以好出遊.其勢必郊迎謁.而陛下因擒之.此特一力士之事.』高祖以為然.發使者告諸侯.上因隨行.信果迎道中.帝預具武士.見信.即執縛之.田肯賀上曰:『甚善.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勢之國.帶河阻山.懸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台之上建瓴水也.夫齊.東有琅邪.即墨之饒.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濁河之限.北有渤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懸隔千里之外.齊得十二焉.此東西秦也.非親子弟.莫可使王齊者.』上曰:『善.』賜金五百斤.

陳豨為代相.與韓信.王黃等反.豨自立為代王.上自往破之.高祖赦趙.代吏人為豨所詿誤者.趙相奏斬常山守.尉.曰:『常山二十五城.豨反.亡其二十五城.』上問曰:『守.尉反乎.』對曰:『不反.』上曰:『是力不足也.』赦之.復以為守.尉.上既至邯鄲.喜曰:『豨不南據漳水.北守邯鄲.吾知其無能為也.』問周昌曰:『趙亦有壯士可令為將者乎.』
對曰:『見有四人焉.』謁.上謾罵曰:『豎子能為將乎.』各封之千戶.以為將.左右諫曰:『從入蜀.漢.伐楚.功未遍行.今此何功而封.』上曰:『非爾所知也.陳豨反.邯鄲以北皆豨有也.吾以羽檄征天下乓.未有至者.今惟邯鄲中兵耳.吾何愛四千戶不封此四人以慰趙子弟心.』皆曰:『善.』於是上曰:『陳豨將誰也.』曰:『王黃.曼兵臣.皆故賈人.』
上曰:『吾知之矣.』乃各以千金購黃.臣等.其黃.臣等麾下受購賞.皆生得.以故.陳豨軍遂敗.初.韓信知漢畏惡其能.與陳豨謀反.高帝自將擊豨.信稱疾不從行.欲從中起.信舍人得罪信.囚之.欲殺舍人.舍人弟告信反狀於呂后.呂后欲召.恐其黨不就.乃與蕭相國謀.詐令人從上所來.言豨已死矣.列侯群臣皆賀.相國詐信曰:『雖病.強入賀.』信入.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官.
尉佗王南越反.高祖使陸賈賜尉佗印綬.為南越王.令稱臣.奉漢約.陸生至南越.尉佗椎髻箕踞見陸生.陸生因進說曰:『足下中國人.親戚.昆弟.墳墓在真定.令足下反天性.棄冠帶.欲以區區之越與天子抗衡為敵國.禍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諸侯豪傑並起.唯漢王先入關.據成陽.項王背約.自立為西楚霸王.諸侯皆屬.可謂至強.
然漢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制諸侯.遂誅項羽滅之.五年間.海內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聞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誅暴逆.將欲移兵而誅王.天子憐百姓新勞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綬.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稱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強於此.漢誠聞之.掘王先人冢.夷滅王宗族.使一偏將將十萬眾以臨越.則越殺王以降.如反覆手耳.』於是尉佗蹶然起.謝陸生.卒拜尉佗而還.初.南海尉任囂病.且死.召龍川令趙佗謂曰:『聞陳勝作亂.豪傑叛秦相立.番禺負山險.阻南海.東西數千里.頗有中國人相輔.此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國.』即以佗行東海尉.事囂死.佗移檄告諸郡曰:『盜兵即至.急絕新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誅秦所置長吏.以其黨為假守.自立為南越武王.

白話
有人報告楚王韓信謀反,高祖採用陳平的計策擒獲韓信,廢為淮陰侯。高祖向諸將問計策,諸將說:『應當趕快發兵討伐這個小子。』高祖默然不語。
又問陳平,陳平說:『有人上書說韓信謀反,還有別人知道嗎?』回答說:『沒有人知道。』陳平又問:『韓信知道這件事嗎?』高祖回答:『不知道。』
陳平問:『陛下的精銳部隊與楚軍相比怎麼樣呢?』高祖回答:『不如楚軍。』
陳平又問:『陛下手下的大將有用兵超過韓信的嗎?』高祖回答:『沒有人趕得上。』陳平說道:『現在我們士兵不如楚軍精良。將帥又趕不上韓信,發兵攻打楚軍,這是自討苦吃,我為陛下感到不安。』高祖問:『那該怎麼辦?』陳平說:『古時候天子常巡行各地,會盟諸侯。南方有雲夢澤,陛下姑且出巡,假裝游雲夢澤,在陳地會盟諸候。陳地,是楚國西部邊界。韓信聽說你喜好巡行遊樂,一定會到郊外迎接拜謁,而陛下趁勢捉住他,這只不過用一個大力士就可以幹的事。』高祖認為有道理。派遣使臣通告諸侯皇帝巡幸之事。高祖於是隨後出發。韓信果然在路上迎接高祖。高祖預先準備好武士,看見韓信,立即把他捆綁起來。田肯祝賀高祖:『太好了!陛下抓住韓信,又治理秦中。秦中,是地勢優越便利的地方,有黃河、太行山的險要為屏障,南北相距上千里,士兵百萬,秦朝得了百分之二。這裡地勢便利,如果發兵攻打諸侯,就好象住在高台之上傾倒水瓶一樣勢不可擋。齊地,東有富饒的琅琊、即墨,南面有險固的泰山,西邊有濁河為界,北面有渤海,面積二千多里,士兵百萬,相隔千里,齊國擁有天下的十分之二。象秦一樣重要的位置,不是自己的子弟,不可以封為齊王。高祖說:『對。』賜田肯金五百斤。
陳豨做代地的相國,與韓信、王黃等人謀反,陳自立為代王,高祖親自帶兵出征。高租赦免越、代兩地被陳豨牽連的人,趙國相國上奏請求斬首常山的郡守和縣尉,說:『常山北有二十五座城池,陳豨謀反,強占了二十五座城池。』高祖問道:『郡守、縣尉謀反了嗎?』回答說:『沒謀反。』
高祖說:『這是他們力量不行啊。』於是赦免了他們,重新授予郡守、縣尉之職。高祖一到邯鄲,喜出望外,說:『陳豨南不據守漳水,北不把守邯鄲,可知他是個無能的人。』又問周昌:『趙地有可以拜為大將的好漢嗎?』周昌回答:『現有四個人。』四個人進見,高祖謾罵道:『這些臭小子能做大將嗎?』但還是封給每個人一千戶,拜為大將。左右大臣進諫說:『自從人蜀、漢,攻打楚國,沒有全都按功行賞,現在這幾個人有什麼功勞獲得這樣厚的封賞?』高祖說:『你們不知道原委。陳豨謀反,邯鄲以北都歸他所有。
我發羽檄要求天下諸侯出兵支援,沒有出兵的,現在唯獨邯鄲出兵,我怎麼能吝嗇四千戶的封邑不分封這四個人,來安慰趙國百姓的心呢?』群臣都說:『對。』高祖這時又問:『陳豨的大將是誰?』有人回答說:『是王黃、曼丘臣,原來都是商人。』高祖說:『我知道了。』於是分別用千金收買王黃、曼丘臣等人。他們帳下受收買的人,都得以生還,因此,陳軍潰敗。當初,韓信知道漢王害怕自己的才能,與陳密謀反叛,高祖親自率兵攻打陳,韓信稱病沒有隨行,想要趁機從中起事。韓信的一個舍人得罪了韓信,韓信於是囚禁了舍人,準備殺掉。舍人的弟弟把韓信要謀反的事情告訴了呂后。呂后想要召見韓信,又怕他的同黨不馴服。於是與丞相蕭何密謀,讓人假稱從高祖那裡來,說陳豨已被殺死,諸候群臣都來祝賀。蕭何欺騙韓信說:『即使有病,也應當勉強進宮祝賀。』韓信進宮,呂后派武士捆住韓信,在長樂宮殺了他。
尉佗在南越稱王謀反,高祖派陸賈賞賜給他印綬,封為南越王,命令他向漢朝稱臣,服從漢朝的約束,陸賈到南越,尉佗傲慢地接見他。陸賈於是進諫道:『你是中原人,親戚、兄弟、祖墳都在真定,現在你違反人的天性,脫下漢朝裝束,而穿胡服,想要拿小小的南越同天子抗衡,禍患將要加在你身上了。秦朝政治混亂,天下諸候豪傑全都起兵反抗,只有漢王先人武關,據守咸陽。項羽背棄契約,自立為西楚霸王,諸侯都歸附,可以說是很強大的了。但是漢王從巴蜀興起,橫掃天下,制服諸侯,滅掉項羽。五年的時間裡,四海平定,這不是人力所能辦到的,是上天要讓漢興起。天子聽說大王稱王南越,不幫助天下人誅除暴虐的秦朝,要動兵誅殺你,天子憐愛百姓最近勞苦,所以暫且休兵,派我授予你印綬,作為天子的使者,大王你應當出郊迎接我,向北稱臣。假如你想憑新近建立的羽翼未豐的南越獨立為國,不歸順漢朝。漢朝聽說這件事,會挖掘你先人的墳墓,誅夷你的宗族,派一個偏將率領十萬軍隊兵臨南越,那樣南越人就會殺掉大王歸降漢朝。這是易如反掌的。』聽到這裡,尉佗趕忙起來,向陸賈道謝。陸賈於是授給尉佗印綬回朝。當初,南海尉任囂病重,快要死了,召見龍川令趙佗,對他說:『聽說陳勝作亂,豪傑背叛秦朝各自獨立,番禺後有山嶺為屏障,前有南海為依託,東西縱橫幾千里,如有中原人輔佐,你就可以成為這個地區的君主,建立國家。』於是讓趙佗擔任東海尉。侍奉任囂死後,趙佗發檄文告諸郡說:『匪盜的兵馬上就要到了,要趕快切斷道路,招集士兵各自守衛。又漸漸運用手段誅殺了秦在南越設置的官吏,用自己的同黨為代郡守,自立為南越武王。
按語
歷來的人們都以為劉邦之所以能在群雄逐鹿的紛亂形勢下奪得天下,完全是因為麾下『三傑』:張良、蕭何、韓信的鼎力相助。至於他本人,除了一身痞性和善弄權術外,別無所長。
也許起義之初的劉邦是這樣。
漢立國之後,劉邦為加強自己的統治地位,對一些被封為王的異姓功臣大肆屠戮: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劉邦這種一點後手也不留的作法着實讓人吃驚:以後一旦情況變化,找誰為你領兵征討、收拾局面?
劉邦在建國後平定陳豨、韓信叛亂時所說的一番話為他的上述行為作了最好的註腳:上既至邯鄲,喜曰:『豨不南據漳水,北守邯鄲,吾知其無能為也。』此時的劉邦,談笑自若中已顯露出了一個日臻成熟的大政治家、軍事家的豪邁崢嶸之氣。他自己在以往爭戰的歷煉中已學會了治國用兵的一系列韜略,從而具備了作為君臨天下的人主所應該有的謀略素質。完全從奸猾的地痞流氓過渡成了指揮若定的大戰略家。
劉邦時自己的能力已經發展到了什麼程度是心中有數的。他自信足以應付一切,因此剁掉幾個往昔欣賞過的英才在他眼裡也算不了什麼。
另外,陸賈勸南越王尉佗降漢,一番話里正邪兼備,頗可玩味。
南越王割據一方,擁兵自重,並不把漢的軍事實力放在眼裡。如果選擇的話,他還不是早就歸順了?
陸賈的高明之處在於說了這樣的幾句話:『..漢誠聞之,掘王先人,夷滅王宗族..』如此作法,劉邦不怕,南越王卻深以為憂。因而歸降。
馬克思說:『人在本質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在立身行事時考慮的都不僅僅是自己,還有親戚朋友、父母兄弟、妻子兒女等等。
南越王就是因為顧及到這些才斂手臣服的。這就是古人常說的『有所不忍者。』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割捨不掉的東西,這往往成為一個人失敗的致命弱點。

高祖在位十二年.崩.年六十二.惠帝立.呂后臨政.
呂后時.陳平燕居深念.陸生曰:『何念之深也.』平曰:『生揣吾何念.』陸生曰:『足下位為上相.食三萬戶侯.可謂極富無欲矣.然有憂念.不過患諸呂.少主耳.』平曰:『然.為之奈何.』陸生曰:『天下安.注意於相.天下危.注意於將.將相和.則士豫附.士豫附.天下雖有變.則權不分.權不分.則社稷計在兩君掌握耳.何不交歡太尉.深相交結.』平用其計.竟誅諸呂.初.呂后之崩也.大臣誅諸呂.呂祿為將北軍.太尉勃不得入北軍.時.酈商子寄與呂祿善.於是乃使人劫酈商.其子往給說呂祿.
呂祿信之.故與出遊.而太尉乃得入北軍誅呂氏也.
景帝時.吳楚反.征平之.帝使太尉周亞夫東擊吳楚.亞夫問父客鄧都尉曰:『策將安出.』客曰:『吳兵銳甚.難爭鋒.楚兵輕.不能持久.方今為將軍計.莫若引兵東.壁昌邑.以梁委吳.吳必盡銳攻之.將軍深溝高壘.使輕兵絕淮泗口.吳糧道絕.使吳梁相弊.而糧食竭.乃以全制其極.破吳必矣.』條侯曰:『善.』
因請上曰:『楚兵剽輕.難與爭鋒.願以梁委之.絕其糧道.乃可制也.』
上許之.亞夫至滎陽.吳方急攻粱.梁急.請救.亞夫引兵東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王使使請亞夫.夫守便宜.不肯往.堅不出.而使弓高侯等屯吳.楚兵後.絕其餉道.吳.楚兵乏糧.飢.欲退.數挑戰.終不出.吳.楚既餓.乃引兵而去.亞夫出精兵追擊.大破吳也.
崩.太子徹立.是為武帝.
崩.子弗陵立.是為昭帝.霍光輔政.上官桀害光寵詐為帝兄燕王旦上書.稱光行上林稱蹕.又私調校尉.帝不信.而上宮桀作偽果發.伏誅.崩.立武帝孫昌邑王賀.賀.昌邑哀王髆之子.即位二十七日.事有千一百二十七條.霍光廢賀為海昏侯也.廢.立武帝曾孫詢.崩.立太子奭.崩.立太子騖.是為成帝.委政諸舅王鳳等.同日拜鳳兄弟五人為侯.號曰:『五侯.』
五侯皆專政也.
崩.立宣帝孫定陶孝王子欣.崩.立帝弟中山孝王衎.是為平帝.帝年幼.為王莽所鴆.崩.立宣帝玄孫嬰.是為孺子.莽廢嬰自立.

白話
高祖在位十二年駕崩,終年六十二歲。惠帝即位,呂后臨朝聽政。呂后執政時,陳平退朝閒居常深自思索。陸生問:『你為什麼常深深思索?』陳平反問:『你猜猜我思考什麼問題?』陸生說:『你位居上相,奉祿三萬戶,可以說是富貴之極,沒有什麼可想的了。假使有憂慮,也不過是諸呂與少主爭權罷了。』陳平說:『是。但是該怎麼辦呢?』陸生說:『天下安定,人們就注意丞相;天下危急,人們就注意將帥。將相融合,士人就誠心歸附;士人心悅歸附,天下即使發生變亂,權力不會分散;權力不分散,那麼國家就掌握在兩個人的手裡。你為什麼不深結交太尉,與他交好呢?』陳平採用陸生的計策,後來竟然誅殺了諸呂。當初,呂后駕崩,大臣誅殺了呂氏家族。
呂祿擔任北軍統帥,太尉周勃不能進入北軍行使軍權。當時酈商的兒子酈寄與呂祿交好。陳平於是派人劫持酈商,讓他的兒子去勸說呂祿。呂祿信了酈寄的活,與酈寄一起出遊,太尉於是得以進入北軍,誅殺呂氏。
景帝時,吳、楚兩地謀反。景帝派兵平定了吳、楚。景帝派太尉周亞夫向東攻打吳、楚,周亞夫問父親的門客鄧都尉:『應當採用什麼計策?』鄧都尉回答:『吳國的軍隊精銳,士氣旺盛,難與爭鋒;楚國的軍隊輕佻,不能維持多久。現在將軍的權宜之計,不如帶兵向東,在昌邑修建軍事工事,犧牲梁國,讓吳國攻打,吳兵必然全力攻打梁國,將軍加強防禦,派少量士兵掘開淮泗堤壩。
斷絕吳國糧道,讓吳、梁兩國相互攻擊,等到糧食枯竭,再用全力攻打疲倦的吳軍,一定會打敗它。』條候周亞夫說:『好!』於是對皇上說:『楚兵驃悍勇猛,難以與其爭鋒,希望能犧牲梁國,斷楚兵糧道,才可以制服他們。』
皇上同意了。周亞夫到滎陽,吳正急攻梁地,梁地危急,向亞夫求援。亞夫率兵奔滎陽東北的昌邑,加強防守。梁王派使臣向亞夫救援,亞夫堅持對作戰有利的行動,不去救援,也不出戰,派弓高侯等人帶兵駐紮在吳、楚軍後面,斷他們的糧道。吳、楚缺糧,士兵飢餓,想要撤軍,多次挑戰,亞夫的軍隊始終不出戰。吳、楚軍中缺糧,於是引兵撤退。周亞夫派出精銳部隊追擊,大敗吳軍。
景帝駕崩,太子劉徹即位這是漢武帝。武帝駕崩,兒子弗陵即位。這是漢昭帝。霍光輔佐處理政事,上官桀誣陷霍光驕縱,假稱是皇帝的哥哥燕王劉旦上書,說霍光行幸上林苑,卻聲言帝王出行,又私自調校尉使用,昭帝不相信。後來上官桀謀害霍光的事被發現,上官桀伏法。昭帝駕崩,漢武帝的孫子昌邑王劉賀即位。劉賀是昌邑哀王劉髆的兒子,在位二十七天,做違禮的事有一千多條,於是霍光廢賀為海昏侯。廢掉昌邑王劉賀,立武帝的曾孫劉詢為帝。劉詢駕崩,立太子劉奭為帝。劉奭駕崩,立太子劉驁。這是成帝。成帝把政權託付給舅舅王鳳等人,即位同一天,封王鳳兄弟五人為侯爵,號稱五侯。五侯都掌握大權。成帝駕崩,立宣帝的孫子定陶恭王的兒子劉欣為帝。劉欣駕崩,立他的弟弟中山孝王劉衎為帝。這是平帝。
平帝年幼,被王莽毒殺。平帝駕崩,王莽立宣帝玄孫劉嬰為帝。這就是孺子嬰。後來王莽廢掉劉嬰,自立為帝。

偽新室王莽者.成帝舅王曼之子.元帝王皇后之侄也.元帝崩.成帝即位.以元舅鳳為大司馬.兄弟五人皆為侯.元帝皇后.魏郡王禁之女.生成帝時.鳳秉政.同日封兄弟五人為侯.曼早卒.鳳將薨.以莽托太后.封為新都侯.五侯竟為僭.起治第舍.莽幼孤貧.獨折節恭謹.當世名士.多為莽言.上由是賢之.拜為侍中.莽結交將相.收贍名士.賑施賓客.故虛譽隆洽.傾熾其諸父矣.時.成帝廢許後.立趙飛燕.飛燕女弟為昭儀.昭儀害後宮皇太子.帝無嗣.乃立定陶王欣為皇太子.欣者.宣帝孫.成帝弟之子.初.王祖母傅太后陰為王求為漢嗣.私事趙皇后.昭儀及帝舅王鳳.故勸立之.莽以發定陵侯淳于長大奸.拜為大司馬.初.長與許皇后姊孊私通.因孊賂遺長.長許欲白上為左皇后.時.王根輔政.久病.長嘗代根.
莽心害長寵.白根曰:『長與許貴人私交通.見將軍久病.私喜.』根怒.令莽白長.長下獄死.
時年三十八.成帝崩.哀帝即位.立皇后傅後.後即帝祖母.定陶恭太后從女弟也.封后父傅晏為孔鄉侯.帝母丁後曰恭皇太后.舅丁明為安陽候.莽乞骸骨.避丁.傅也.哀帝崩.時莽以侯在第.太皇太后令莽備佐喪事.復為大司馬.征立中山王為帝.太皇太后臨朝.莽秉政.百官總己以聽於莽.附順者拔擢.忤恨者誅滅.以王尋.王邑為腹心.甄豐.甄邯主擊斷.平晏典樞機.劉歆典文章.孫建為爪牙.皆以才能並任顯職.莽色厲而言方.欲有所為.微見風采.黨與承意而顯奏之.莽因固讓.示不得已.上以感太后.下以取信於眾庶.越裳氏重譯獻白雉一.黑雉二.
莽令益州諷群臣.奏言莽功德比周公.宜賜號『安漢公』.
平帝崩.莽征宣帝玄孫廣成侯子嬰立之.年三歲.遂謀居攝.如周公故事.時.元帝統絕.
宣帝曾孫五人.莽惡其長者.托以卜相宜吉.乃立嬰也.

白話
偽新朝皇帝王莽,是成帝的舅舅王曼的兒子,元帝王皇后的侄子。元帝駕崩,成帝即位,拜大舅王鳳為大司馬,王鳳兄弟五人都封受侯爵。元帝的皇后是魏郡王禁的女兒。皇后生成帝時,王鳳秉政。成帝即位同一天,封兄弟五人為侯爵。王曼早逝,王鳳臨死之前把侄子王莽託付給太后,封為新都侯。五侯爭先超越侯爵禮儀,建造華美的宮室。只有王莽年幼,孤單貧弱,屈已下人,對人恭敬、做事謹小慎微。當時的許多名士都替王莽說好話,皇上因此認為王莽是個賢能的人,拜他為侍中。王莽結識交往將相,收羅供養名士,賑濟施恩惠給賓客,所以有許多虛浮的聲譽,威盛超過了幾個叔叔。
當時,成帝廢掉許皇后,立趙飛燕為皇后,立趙飛燕的妹妹為昭儀。昭儀謀害了後宮皇太子,皇帝沒有後嗣,於是立定陶王劉欣為皇太子。劉欣是宣帝的孫子,成帝弟弟的兒子。當初,劉欣的祖母傅太后暗地為他謀求漢朝的正嗣,私下求趙皇后、昭儀和成帝舅舅王鳳等人,所以他們勸皇帝立劉欣為皇太子。王莽因為發現定陵侯淳于長與許貴人勾結的事,被拜為大司馬。當初,淳于長與許皇后的姐姐許孊私下勾結,於是許孊賄賂淳于長。淳于長答應要請皇帝封許孊為左皇后。當時王根輔佐朝政,長期臥病,淳于長代理王根的職務。王莽心裡怕淳于長得寵,對王根說:『淳于長與許貴人私下勾結,見將軍長期臥病,暗自歡喜。』王根大怒,命令王莽參奏淳于長。淳于長因此入獄身死。時年三十八歲,成帝駕崩,哀帝即位,立傅後為皇后,封傅皇后的父親傅晏為孔鄉侯,皇帝的母親為恭皇太后,皇帝的舅舅丁明為安陽候。
王莽請求告老還鄉,躲避丁、傅兩人。哀帝駕崩,當時王莽由於侯爵的身份得以住在私宅里,太皇太后命王莽等主持喪事,又封他大司馬。征立中山王為帝。太皇太后臨朝聽政,王莽執掌大權,文武百官各統己職,聽命於王莽。
歸附順從王莽的人就得到提拔,忤逆怨恨他的人就被殺害。王莽用王尋、王邑為自己的心腹,甄豐、甄邯主管刑罰,平晏掌管機要,劉歆掌管禮樂法度,用孫建為親信,他們都靠自己的才能官居顯要職位。王莽外表矜嚴,言語正直,想要做什麼,只要稍微用表情和眼色暗示一下,黨羽就秉承他的意思明奏皇帝。王莽假惺惺地反覆推讓,表明自己不得已做這些事。上使太后感動,下取得百姓的信任。越地裳氏輾轉獻上白野雞一隻,黑野雞兩隻。王莽暗示益州上書群臣,群臣再上奏,說自己功德可與周公相比,應封為『安漢公』。
平帝駕崩,王莽征宣帝玄孫廣成候的三歲兒子劉嬰立為皇帝。於是王莽謀劃篡位,臨朝處理政務,象以前的周公那樣。當時,元帝劉統沒有後嗣,宣帝有曾孫五個人。王莽惡厭長曾孫,假託用卜筮之法選擇合適善良的人,於是立劉嬰。

東都太守翟義反.敗死.莽自謂威德遂盛.獲天人之助.用銅匱符命.遂即真.其九年.赤眉賤起.十四年.世祖起兵.與王匡等共立劉聖公為更始皇帝.更始.即世祖族兄.世祖及兄伯升與新市.平林兵士王匡等合軍攻棘陽.莽遣王尋.王邑擊更始.二人兵敗於昆陽.漢兵遂入城中.人皆降.
莽走漸台.藏於室中北隅間.校尉公孫賓就斬莽.遂傳首詣更始於宛.

白話
東都太守翟義謀反,事敗身死。王莽自以為威望功德更大,得到上天和人事的幫助,於是用銅製符,稱自己為代理皇帝,不久即真的篡位。王莽九年,赤眉軍起義。王莽十四年,世祖起兵,與王匡等人擁立劉聖公為更始皇帝。更始帝是世祖的同族兄長,世祖與自己的哥哥劉伯升以及新市、平林兵的起義軍王匡等人合軍攻打棘陽。王莽派王尋、王邑攻打更始的軍隊。二人在昆陽大敗。漢軍進入昆陽,城中百姓都投降了。王莽逃到漸台。藏到屋中北牆角,校尉公孫賓於是殺了王莽,把王莽的頭轉交到宛地給更始皇帝。

世祖先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皇帝之九代孫也.王莽末.天下連歲災蝗.寇盜蜂起.莽末.南方饑饉.人民群入野澤.掘鳧茈食.更相侵奪.新市人王匡等為平理爭訟.遂推為渠帥.時世祖避吏新野.因賣谷宛.宛人李通以圖讖說世祖.通父守.好讖記.通素聞守說云:『劉氏復興.李氏為輔.』私嘗懷之.及下江.新市兵起.通弟軼乃共計議曰:『今四方擾亂.新室且亡.漢當更興.南陽宗室獨劉伯升兄弟泛愛容眾.可與謀大事.』
通曰:『吾意也.』會世祖避事在宛.通聞之.即遣軼迎世祖.遂相約結.
初.世祖與伯升.鄧晨俱之宛.與穰人蔡少公等燕語.少公頗學圖讖.言劉秀為天子.或曰:『是國師劉秀乎.』世祖笑曰:『何用知非仆耶.』坐者皆大笑.晨心獨喜.後因謂世祖曰:『王莽殘暴.盛夏斬人.此天亡之時.
往時會宛.語獨當應耶.』世祖笑.及漢兵起.鄧晨遂往從之.

世祖於是與通弟李軼起於宛.兄伯升起於舂陵.鄧晨起於新野.會眾兵擊長聚.

白話
漢世祖光武皇帝名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是漢高祖的九代孫。王莽末年,天下連年發生蝗災,各地匪寇盜賊蜂起。王莽末年,南方發生饑荒,百姓都到田野、水邊挖薺充飢,常常互相搶奪。新市王匡為他們評是非,於是大家推舉王匡為渠帥。當時世祖到新野逃避官吏追捕,因為到宛地賣穀子,宛人李通拿圖讖遊說世祖。
李通的父親李守愛好圖讖。李通平素聽父親說:『劉氏復興,李氏為輔。』私下記住了。等到南下長江,新市人起兵,李通弟弟李軼與李通商議:『現在天下混亂,王莽新室將要滅亡,漢朝必當再興起。南陽的皇族宗室只有劉伯升兄弟倆博愛寬容,能用人。可以與他們共同謀劃大事。』李通曰:『正合我的主意。』正趕上世祖在宛地逃避官吏追捕,李通聽說,立即就派李軼迎接世祖,於是三人約定聯合起來。當初世祖與哥哥伯升及鄧晨一同到宛,與穰地人蔡少公等人私下交談。蔡少公頗通圖讖,說:『劉秀能成為天子。』有人問:『是國師劉秀嗎?』世祖大笑曰:『何以知道是不是我呢?』在坐的人也都跟着大笑,鄧晨心中暗自歡喜。後來他對世祖說:『王莽執政殘暴,盛夏斬首犯人,這是上大要滅亡他的時候了。過去在宛地聚會說的話難道要應驗了嗎?』世祖微笑不語。到世祖起兵,鄧晨立即率軍跟從世祖。
世祖於是與李軼起兵宛城,哥哥劉伯升起兵舂陵,鄧晨起兵新野,各路軍會合共同攻打長聚。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