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關鍵詞之自強不息_馬儒融合論之25

馬儒融合論作者:賈陸英發佈:賈陸英

2021-5-3 18:12

本節探討:馬儒融合論〔25〕關鍵詞之自強不息。闡釋馬克思主義與儒學在人生價值觀上融合的第3個關鍵詞:自強不息。

自強不息,語出【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華文化強調『天人合一』,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天上的日月星辰不分晝夜,剛健運行,君子處世,也應像天一樣剛健有為,奮鬥不息。

自強不息,是泱泱五千年中華文明之精髓所在,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不倒的活力源泉,也是中國人百折不撓、愈挫愈奮的民族品格。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生生不息、發展壯大,靠的就是這樣一種堅忍不拔、與時俱進的精神。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表現出來的進取精神,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煥發出來的創造熱情,在克服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毅力,正是這種精神的生動寫照。

拿破崙有一句名言:『中國是東方一個沉睡的巨人,它一旦醒來,就會震撼全世界。』時隔130年之後,沉睡的東方巨人醒來了。1949年9月30日,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向全世界鄭重宣佈:『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族的發展從此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面對即將誕生的新中國,毛澤東在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上的講話中豪情滿懷地說:『中國人民將會看見,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裏,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蕩滌反動政府留下來的污泥濁水,治好戰爭的創傷,建設起一個嶄新的強盛的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470--1471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引下,在現代化建設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進入了百年來發展最快最好的歷史時期。自強不息的中國人民有光復舊物的堅強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必將沿着自己選擇的道路和奮鬥目標,繼續堅定不移地前進。

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包含着我們這個民族不畏艱險,勇於同災難抗爭的英雄氣概。我國人民戰勝2008年『5.12』特大地震的事實,證明了『多難興邦』的道理。『多難』何以『興邦』?因為災難能激起人們克服困難的決心,磨鍊人們戰勝困難的意志、增長人們解決困難的智慧和才幹,轉而促使國勢興盛起來。自然界或社會降臨給人類的災難,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當災難降臨的時候,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它,是畏懼不前、無所作為,還是迎難而上、不屈不撓,其結果大不一樣。歷史上有許多民族、國家衰亡了,究其原因,無不與它們在各種災難面前畏懼不前、無所作為有關。也有許多民族、尤其是我們中華民族,雖然歷經磨難,但是從不向災難屈服,總是在災難面前愈挫愈堅,不屈不撓;又總是在經歷一場災難的洗禮之後,民族精神得到新的升華,國家更為堅強地站立起來、興盛起來。『多難興邦』這一成語,蘊含着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好事的深刻哲理。這個條件,就是黨、政府、軍隊和人民那種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鋼鐵意志和堅強決心;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和體制優勢。正如恩格斯指出:『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149頁

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體現着我們這個民族拼搏進取,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中華民族歷來以勤勞勇敢、不畏艱難困苦着稱於世。正是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艱苦奮鬥,創造了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上下五千年的奮鬥歷程中,古聖先賢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警世名言,如:『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歷史學家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對李自成農民起義的經驗和教訓作了總結。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在奪取政權以前,保持了勞動人民的本色,雖幾經挫折,卻越戰越強,從八百裏秦川一路斬關奪隘,攻佔了北京,推翻了明王朝。但是在奪取政權以後享樂思想迅速滋長蔓延,作風腐化,軍心渙散,結果在內外敵人的夾擊下,很快就失敗了。毛澤東非常重視李自成起義的經驗教訓,批示將【甲申三百年祭】作為延安整風的文件之一。中國革命即將勝利的前夜,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向全黨敲響了警鐘:『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440頁在黨中央機關遷往北平的路上,毛澤東意味深長地說:我們是進京趕考啊,我們決不學李自成。當中國改革開放的航船駛入21世紀的時候,國家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2013年7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到平山縣西柏坡參觀。他說,毛澤東同志當年提出的『兩個務必』,包含着對我國幾千年歷史治亂規律的深刻借鑑,包含着對我們黨艱苦卓絕奮鬥歷程的深刻總結,包含着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思想意義和歷史意義十分深遠。習總書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強調『兩個務必』,就是要告誡廣大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必須繼續發揚艱苦奮鬥、自強不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這是中國共產黨聯繫和團結人民群眾的牢固『紐帶』,是凝聚人心的強大『磁力』,是我們戰勝艱難險阻,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精神支柱。

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也是我們每個人實現人生出彩必備的優良品質。有沒有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不但決定着一個民族的生死存亡,而且也決定着每個人的前途命運。有道是『聞雞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一個人,即使身體有缺陷,即使天賦不太高,即使家庭條件比較差,只要自強不息,勤奮苦幹,不輕言放棄,就能開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目睹貧困女生輟學的悲劇,決心辦一所免費高中,讓大山中的女孩有書讀。經過艱苦努力,她把別人眼中的不可能變為現實。12年間,讓1804名女孩考入大學,走出大山,成為點亮鄉村女孩人生夢想的優秀人民教師。她沒有房子、沒有財產,十幾年來一直住學生宿舍,身患20多種疾病,每天早上起床,腳疼得不敢着地,但她仍咬牙堅持,陪伴學生晨讀、上課、自習。她用自強不息的奮鬥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夢想,被授予2020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當選全國脫貧攻堅楷模!【論語·子罕】記載,孔子站在奔騰而去的河水邊,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告誡人們歲月如流,時不我待,要珍惜時光,不可停息。人的一生,如同那奔流的河水匆匆而過,唯有志存高遠,腳踏實地,自強不息,奮發有為,才能不虛此生,做一個無愧於時代,無愧於祖國,無愧於人民的人。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