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關鍵詞之天下一統_馬儒融合論之21

馬儒融合論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1-5-3 18:10

本節探討:馬儒融合論〔21〕關鍵詞之天下一統。闡釋馬克思主義與儒學在社會歷史觀上融合的第八個關鍵詞:天下一統。

天下一統的觀念,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源遠流長。早在【詩經·小雅·北山】中,就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著名詩句。意思是說,普天之下,都是君王的國土;四海之內,都是君王的大臣。這裡的『天下』、『四海』,都是指天子所支配的中國境內廣大地域。這是【詩經】這部儒家經典用詩的語言表達的『天下一家』和『大一統』觀念。

孔子是『天下一統』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認爲,天下一統的集中體現,是國家大事由天子發號施令。【左傳】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左傳·成公十三年】所謂『祀』,是指依照禮樂制度祭祀天地和祖宗,它是國家對內的大事。所謂『戎』,是指出兵征伐、打仗,它是國家對外的大事。孔子對堯舜禹以來直至春秋的歷史進行了深刻的觀察和總結,他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在孔子看來,堯、舜、禹、湯以及西周是天下有道的時期,制禮作樂和出兵征伐這兩件大事都決定於天子。自東周以來,王室進一步衰微,大權旁落,天下無道,禮樂和征伐都決定於諸侯。齊國和晉國是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大約經歷十代而失掉政權。魯國是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經歷五代而失掉政權。當時一些家臣專政的諸侯國,過不了三代就失掉政權。孔子分別用『十世希不失』、『五世希不失』、『三世希不失』來概括這一段歷史。『希不失』,就是其政權很少有不失掉的。孔子的結論是:『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論語·季氏】天下有道的時候,國家政權就不會掌握在大夫們手裡,老百姓也就不會非議政治了。孔子所說的這個『道』,就是『天下一統』之道。孔子之後2500年的歷史演變,有力地證明了這個歷史的規律。史稱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都出現在『天下一統』的時代。唐朝的藩鎮割據,明朝的宦官當政,以及一些朝代反覆出現的外戚攬權,都造成了嚴重的禍亂,危害了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穩定。而天下大亂的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時期出現的那些小朝廷,都是短命的。

孔子認爲,天下一統的基本保證,是全國上下政令的統一。【論語·堯曰】中所說『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既是對上古時期爲政經驗的總結,又是對孔子政治主張的表達。『謹權量』,就是要認真慎重地審定度量衡。這一條,在春秋戰國的社會大動盪時期是不可能做到的,全國度量衡的統一,直到孔子去世250多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才得以實現。『審法度』,就是要制定各種有限定和節製作用的律度,我國古代的曆法、計時法當屬此例,它是我們的祖先高度智慧的結晶,後來延伸拓展爲各種法律和規章制度。『修廢官』,就是把太平盛世中行之有效、而在亂世中被廢棄的官制,重新恢復修立起來。『四方』是指當時的各諸侯國。中央政令統一,四方之政才可以通行,天下一統的局面才能得到保證。

集中論述孔子關於天下一統思想的儒家經典,是【禮記·禮運】。其中明確地指出:『故聖人耐以天下爲一家,以中國爲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於其義,明於其利,達於其患,然後能爲之。』這個『以天下爲一家,以中國爲一人』的美好藍圖,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大同』社會,它的實現不是憑某人的主觀願望非意之也,而是必須深入了解民情,認真研究各方面的利害必知其情,辟於其義,明於其利,達於其患,然後才能去實行。

孔子晚年作【春秋】,也是爲了國家的統一大業。【孟子·滕文公下】說:春秋之世,『世道衰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春秋公羊傳】是孔門『十哲』之一子夏的弟子公羊高所作,是專門解釋【春秋】的一部典籍。【公羊傳】高高舉起的一面旗幟,就是【春秋】的『大一統』思想。【公羊傳】提出,區別『華夏』與『夷狄』的標準,不是種族膚色,而是『先王之道』。『禮之用,和爲貴,先王之道斯爲美。』【論語·學而】足見『先王之道』就是以禮樂爲中心、以和諧爲價值追求的中華文化,特別是儒家關於『協和萬邦』、『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理念。凡認同並實行『先王之道』的,雖『夷狄』也視爲天下一家。如果『華夏』不行『先王之道』,就會變爲『新夷狄』。 這是一個事關中國統一、事關中華民族融合的重要思想觀點。漢武帝據此實行了『兼容並包』『遐邇一體』的民族政策,把不同的種族、部族、部落融合爲統一的漢族。這一政策對於中國境內各民族的團結和共同發展、對於中華民族的最終形成,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毛澤東是新中國的締造者,也是中國統一大業的開創者。他領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結束了舊中國軍閥混戰、四分五裂的狀況,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爲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爲祖國統一大業提供了雄厚的物質條件。鄧小平關於『一國兩制』的構想,爲祖國統一大業指明了方向。在黨和政府的努力下,香港、澳門已經回歸祖國。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堅持不懈地爲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做好工作。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同志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說: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兩岸統一是大道之行、人心所向,勢不可擋,任何人、任何政黨、任何組織都不可能逆轉這一歷史進程。

世界上有不少國家是由多民族組成的,但是像中國這樣,56個民族彼此認同一個總稱中華民族,可以說是絕無僅有。中國的自然地理環境形成了與周邊區域相阻隔的一個相對完整的區域,這是中華民族得以形成的客觀條件。但是,中國境內各民族都認同『先王之道』、接受儒家文化,則是形成中華民族的更爲根本的原因。

關於中華民族何以有如此強大的內在凝聚力,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先生在【構建我們的道德與倫理】一文中指出:『近代歷史學家曾就中國歷史文化提出三個問題:第一,地域遼闊,人口繁盛,先民何以開拓至此?第二,民族同化,世界少有,何以融合至此?第三,歷史長久,連綿不斷,何以延續至此?結論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必然有一種偉大的力量寓於其中,這個力量就是我們的文化,它給了中華民族偉大的生命力和內在的凝聚力。』2009年7月29日【人民日報】

今天,以儒學爲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不僅對於國內各民族的大團結繼續發揮著偉大的力量,而且對於維繫兩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實現中國的完全統一,對於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們身爲中華民族的子孫,一定要珍視本民族的人文精華,挖掘其不可磨滅的時代意義,承擔起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推進祖國完全統一的重大歷史責任。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