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關鍵詞之與時俱進_馬儒融合論之10

馬儒融合論作者:賈陸英發佈:賈陸英

2021-5-3 18:03

本節探討:馬儒融合論〔10〕關鍵詞之與時俱進。闡釋馬克思主義與儒學在哲學世界觀上融合的第四個關鍵詞:與時俱進。

與時俱進, 詞意來源於【周易】的『與時偕行』,指觀念、行動和時代一起進步。

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馬克思主義不是書齋中的理論,而是植根於實踐、服務於實踐、又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理論。這種實踐性特點,是它具有創造活力和蓬勃生機、能夠與時俱進的力量源泉。恩格斯多次強調:『我們的理論是發展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複的教條。』毛澤東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問題,他在批判教條主義時說:我們所要的『是活的馬克思主義,不是死的馬克思主義』。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仍然需要保持和發揚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我們黨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生動體現。

與時俱進也是中華民族的哲學智慧。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的先人就有了清晰的時空概念,把空間稱之為『宇』,把時間稱之為『宙』,用『宇宙』表示時空的總和,指稱天地萬物。正因為時間具有一維性,時間是無限的,而人生是有限的,中華文化歷來強調時不我與、時不我待、時不再來,要珍惜時間,珍惜人生。孔子提出的『時中』觀念,一是指君子立身處世、言行舉措都要合乎時宜,符合中庸之道。二是指君子應依據時勢的變化行事,不能固執己見。如『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論語·述而】、『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等等。孟子稱讚孔子為『聖之時者』,認為他順時處世,進退有度。在【周易】這部中華傳統文化的奠基之作中,有許多關於要珍惜時間,要隨着時間的變化而進取、創新的論述。如『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周易·益卦】『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周易·乾卦】這體現了古聖先賢視時間為生命,強調要惜時如金、與時俱進的寶貴精神。

當然,我們的文化傳統中,也有安於現狀、不求進取、主張守舊、反對革新的消極思想,這種思想對我們民族的發展造成過嚴重損害。中國的北宋時期,正值公元10世紀開始。那時,我國在科學技術、思想文化、生產力發展等諸多方面,在世界上都處於領先水平,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四大發明,為人類社會的變革做出了巨大貢獻。而當時的歐洲還處於中世紀的黑暗之中。但是,從14世紀開始,歐洲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把人從神的禁錮下解放出來。思想的解放促進了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到18世紀,實現了以蒸汽機為標誌的產業革命,完成了向工業社會的轉變。而中國在這數百年時間內卻沒有大的突破和進展。從1661年到1796年的135 年,是史稱的『康乾盛世』,經濟水平在世界上依然處於領先地位。但是,當時的清朝統治者卻看不到世界的大變化,夜郎自大,閉關自守,拒絕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以至在此後的短短100多年時間裏,就大大落後於西方國家,直至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面前不堪一擊。這個刻骨銘心的沉痛教訓從反面告訴我們,時代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存,逆之者亡。一個政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順時應世,變革創新,才能實現光明的前途。否則的話,就如鄧小平所說,只能是死路一條。

當歷史的車輪跨入公元21世紀的時候,世界正發生着深刻變化,中國正面臨着深刻變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方面都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黨所處的地位和環境、所肩負的任務、黨員隊伍的情況,也都有了很大改變。這些變化要求我們必須用更加深邃的歷史眼光和更加寬廣的世界視野,深刻認識和把握時代的發展要求和根本趨勢,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形成新認識,開闢新境界。我們黨總結歷史、立足現實、面向未來,提出了『與時俱進』這一富有時代氣息、體現馬克思主義理論品質、具有中華傳統文化特色的新思想,並把它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起,作為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思想路線。

與時俱進強化了黨的思想路線的進取性。面對人類有史以來最為迅速、廣泛、深刻的變化,面對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突飛猛進,面對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和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進一步加深,面對世界各國人民開放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的明顯增強,面對我國與發達國家在經濟和技術方面存在的差距,有效利用時間,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對於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事業,以至於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我們迫切需要有一種時不我待、不進則退的緊迫感,有一種深切的歷史憂患意識,有一種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有一種不甘落後、奮起直追、實現民族復興的雄心壯志和能力。唯有堅持與時俱進,才能使我們黨永葆先進性,帶領人民向着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國家的目標奮進。

與時俱進強化了黨的思想路線的時代性。在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新形勢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要求我們必須具有強烈的時代意識。黨的理論、黨的工作和人們的認識不僅要與時代同步,跟上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正確反映時代的主題和本質,而且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認清並把握時代發展的大趨勢,不斷回答時代提出的重大課題,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否則,就要落伍,甚至被淘汰。與時俱進還要求我們必須具有世界眼光和戰略眼光,牢牢把握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時,既要着眼國內,也要着眼世界;既要着眼現實,也要着眼未來。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以開放的姿態和嶄新的面貌走向世界。

與時俱進強化了黨的思想路線的創新性。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本質就是要以創新的精神和科學的態度去認識、把握和遵循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必須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以指導黨的建設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必須堅決糾正不尊重客觀規律、甚至違背規律,靠拍腦袋、拍胸脯、瞎指揮、盲目蠻幹的惡劣作風,增強把握髮展規律的自覺性和能力,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

弘揚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從我們每個人來說,就是要永遠保持不驕不躁、艱苦奮鬥、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古人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與時俱進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更是共產黨人應有的精神狀態。身處變革的偉大時代,我們無論是對待工作和學習,還是對待生活,都不應當抱着不思進取、『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消極無為態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歲月唯新,面貌依舊地混日子。不應當把大量的寶貴時間消耗在人浮於事、互相扯皮、空話套話、無事生非、無謂爭論、無所用心、無所事事之中。更不應當把時間消磨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之中。而應當有一種健康的情趣,有一種高尚的追求,發憤圖強,洗心革面,珍惜大好時光,日日有所作為,有所進步。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