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歷史脈絡_馬儒融合論之3

馬儒融合論作者:賈陸英發佈:賈陸英

2021-5-3 17:55

本節探討:馬儒融合論〔3〕歷史脈絡。概述馬克思主義與儒學融合的歷史進程。

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開始到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社會經歷過兩次根本性的大變革。第一次,從公元前770年春秋開始,到公元前221年戰國結束為止。在這500多年中,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形成了儒、墨、道、法等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學術思想。第二次,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止。在這100多年中,出現了『西學東漸』和中國傳統文化、西方文化、馬克思主義簡稱『中、西、馬』激烈碰撞、交鋒和交融的局面。如果說,第一次大轉變主要是由於中國社會內部的原因所致,那麼,第二次大轉變則主要是由於外敵的入侵所致。外敵入侵使中華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歷史關頭,迫使先進的中國人重新思考民族的命運,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因此,這是一次『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其來勢更加迅猛,程度更加劇烈,範圍更加廣大,影響更加深遠。

在這次大變革中,以下三種社會思潮對中國社會的走向有着重大影響。

一是以康有為為代表的立憲派所奉行的改良主義。立憲派發動的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是一次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和思想上的啟蒙運功。然而,僅僅103天就宣告破產了。戊戌變法的失敗證明,改良主義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

二是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民主革命派所奉行的三民主義。孫中山的早年,是維新派的追隨者。孫中山的中年,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領袖。孫中山的晚年,是中國共產黨的同路人。他制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形成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局面。他的一生,是勇立潮頭,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一生。

孫中山是鴉片戰爭以來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代表人物。在他之前,還有洪秀全、康有為、嚴復等一批先進的中國人。他們所做的種種探索和努力都失敗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打破了中國人照搬西方的迷夢,中華民族仍然苦難深重,找不到解放的出路。

三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所奉行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畢生最偉大的貢獻,就是領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基礎性成就,為我們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積累了經驗和提供了條件,為中華民族闊步趕上時代發展潮流創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形成了適合中國國情的科學指導思想,這就是毛澤東思想,它是指引我們前進的光輝旗幟。

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中國人民開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這一理論體系,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新實踐孕育新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應運而生。它是對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成果,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長期堅持的行動指南。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淵源,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它的根基是黨領導人民開闢的革命、建設、改革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創立和發展,是近代以來中國思想政治領域中影響最為重大、最為深遠的大事。它影響了中國的歷史走向和進程,引領了新中國的誕生,正在指引着中國這艘巨輪沿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航向奮勇前進。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