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時代課題_馬儒融合論之1

馬儒融合論作者:賈陸英發佈:賈陸英

2021-5-3 17:45

【馬儒融合論】是我創作的新書,內容是探討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融合,即馬克思主義吸取以儒學為主體的傳統文化精華,形成、豐富和發展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過程及其成果。

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關係,既是一個敏感的熱點話題,又是一個不容迴避,也迴避不了,必須正面做出回應的重大時代課題。這個問題,由於黨的十八大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從而引起社會更大的關注、共鳴和反響。

近些年,我對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關係進行了持續探討和研究,寫了專著【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融合中華文化百年走勢探析】,於2012年7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次在華韻國學網重新發佈,依據新時代的新形勢、新情況、新特點,在原著基礎上,作了適當充實、完善、修改和調整。我的基本思路是:抓住哲學層面這個核心和切入點,從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文化歷史走勢的角度,探討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關係。

學術界關於馬克思主義與儒學關係的探討,主要有三種觀點:一是對立說,認為馬克思主義與儒學是兩個根本對立的思想體系,水火不相容。二是並存說,認為馬克思主義作為國家意識形態和儒學作為民族主體價值可以二元並存,相輔相成,不存在誰為主導的問題。三是融合說,認為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關係包括雙向建構的兩個方面:其一,儒學經過自我變革,以適應現代社會的新形態發揮其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其二,馬克思主義吸取以儒學為主體的傳統文化精華,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作為黨和國家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我堅持融合說,着重探討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是與儒家文化相融合的問題。

2014年9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出席紀念孔子的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建國以來是第一次。因而,不僅國內媒體給予廣泛報導,世界各大媒體也高度關注。

我有幸參加這次會議,並親耳聆聽了總書記的講話,感到倍受鼓舞。這次國際學術研討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50多個國家的代表參加,其中包括世界頂級的漢學專家,可以說盛會空前。身臨其境,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只有祖國發展強大起來,中華文化才能更快更廣泛地走向世界,中國人才能在世界上享有更多的話語權。

習總書記的這個講話以及他關於傳統文化的一系列闡述,應該成為我們研究馬克思主義與儒學關係的基本方向和指導方針。

本專輯緊扣哲學層面這個核心和切入點,探討鴉片戰爭以來形成的中華傳統文化、西方文化和馬克思主義三種文化鼎足而立的新格局下,中華文化的歷史走勢和發展方向。

研究重點是:〔1〕馬克思主義與儒學融合的歷史脈絡;〔2〕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儒學因素;〔3〕馬克思主義與儒學融合的主要原因和歷史必然性;〔4〕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在哲學世界觀、社會歷史觀、人生價值觀上體現的民族性特徵。

通過對上述重點問題的研究探討,形成以下基本觀點:

〔1〕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核心是弘揚中華文化,重構中國人的基本信仰和價值觀。

〔2〕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相融合,是近百年來中華文化發展的主線。

〔3〕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相融合,是毛澤東思想的一大特色。

〔4〕馬克思主義與儒學進一步融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題中應有之義。

〔5〕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融合,是全方位的。我將按照哲學世界觀、社會歷史觀、人生價值觀三個板塊,選擇若干關鍵詞,進行具體闡述,力求把馬克思主義與儒學融合的整體面貌輪廓地呈現出來。我深知,做到這一點是很困難的,絕非一人之力、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奏效。我的努力,只是投石問路而已。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