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漢紀四十 漢孝和皇帝永元十四年-元興元年

資治通鑑白話文作者:金色轟炸機發佈:金色轟炸機

2020-12-6 19:13

漢孝和皇帝永元十四年壬寅耶誕102年

春,安定降羌燒何種反,郡兵擊滅之。時西海及大、小榆谷左右無復羌寇。隃麋相曹鳳上言:『自建武以來,西羌犯法者,常從燒當種起,所以然者,以其居大、小榆谷,土地肥美,有西海魚鹽之利,阻大河以為固。又,近塞諸種,易以為非,難以攻伐,故能強大,常雄諸種,恃其拳勇,招誘羌、胡。今者衰困,黨援壞沮,亡逃棲竄,遠依發羌。臣愚以為宜及此時建復西海郡縣,規固二榆,廣設屯田,隔塞羌、胡交關之路,遏絕狂狡窺欲之源。又殖穀富邊,省委輸之役,國家可以無西方之憂。』上從之,繕修故西海郡,徙金城西部都尉以戌之,拜鳳為金城西部都尉,屯龍耆。後增廣屯田,列屯夾河,合三十四部。其功垂立,會永初中,諸羌叛,乃罷。

春季,安定郡郡治今甘肅鎮原縣原已歸降的羌人燒何部落造反,被郡兵剿平。至此,西海今青海湖及大、小榆谷位於今青海貴德縣一帶,不再有羌人叛亂。隃麋侯國的國相曹鳳上書說:『自從光武帝建武年代以來,西羌人犯法作亂,常由燒當部落發起。所以如此的原因,是由於燒當部落所居住的大、小榆谷,土地肥沃,享有西海的漁業、鹽業收益,以黃河作為固守的屏障。再者,靠近邊塞的各部落,易於作亂,而漢朝又難以進行討伐,所以他們能夠強大起來,經常稱雄於其他部落,並倚仗自己的實力和驍勇,招攬引誘羌人、胡人。如今燒當部落衰落困窘,孤立無援,倉惶逃亡,到遠方投靠發羌國位於今西藏南部。我認為應當乘這個時機重建恢復西海郡縣,規劃、控制大、小榆谷,廣設屯田,切斷邊塞內外羌人、胡人的交往通道,遏止切斷狂妄狡猾者覬覦的源泉。同時廣種糧食,使邊疆富庶,減少由內地向邊塞運輸糧秣的差役。這樣,國家便可以沒有西方的憂慮。』漢和帝聽從了他的建議,下令對原西海郡故地進行修繕整治,命金城西部都尉府遷往該地戍守。又將曹鳳任命為金城西部都尉駐紮龍耆。隨後擴大墾田面積,在黃河西岸屯兵,共計有三十四部。這一事業即將告成時,恰逢漢安帝永初年間羌人各部落叛亂,於是廢止。

這裏的隃麋侯國,指的是隃麋侯的封地。漢朝制度,侯爵的封地,大者為縣,小者為鄉、亭。其中封地為縣的侯爵,所在的縣即為侯國,行政長官為國相,相當於縣令。
曹鳳的建議非常正確,西海地區既然土地肥沃,那麼漢朝應當好好加以利用。在此地移民屯田,將其變成漢人的地盤。如果放任不管,那麼其它夷狄佔據此地,就會把它變成進攻漢朝的基地。這項舉措最終沒能完成,也是東漢後期羌人叛亂擴大,難以平息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月,戊辰,臨辟雍饗射,赦天下。

三月戊辰二十七日,漢和帝臨幸太學中央最高學府,飲宴射箭,舉行饗射之禮。大赦天下。

夏,四月,遣使者督荊州兵萬餘人,分道討巫蠻許聖等,大破之。聖等乞降,悉徙置江夏。

夏季,四月,派使者督領荊州今湖南、湖北一帶兵馬一萬餘人,分路討伐巫山蠻人許聖等,大敗叛軍。許聖等乞求投降。東漢朝廷將巫山蠻人全部遷徙安置到江夏郡郡治今湖北武漢市新洲區

當時不僅邊境有夷狄,內地很多深山裏,也有一些殘餘的夷狄。古代條件下,漢人不能長期佔據深山,於是這些夷狄便可以在深山紮根,時不時出來騷擾一下居住於平原地區的漢人。這裏注意,這些夷狄的首領叫許聖,聽起來像是漢人的名字。此人很可能是漢人,因為種種原因逃進深山避難,成為了夷狄的首領。

陰皇后多妒忌,寵遇浸衰,數懷恚恨。後外祖母鄧朱,出入宮掖,有言後與朱共挾巫蠱道者;帝使中常侍張慎與尚書陳褒案之,劾以大逆無道,朱二子奉、毅,後弟輔皆考死獄中。六月,辛卯,後坐廢,遷於桐宮,以憂死。父特進綱自殺,後弟軼、敞及朱家屬徙日南比景。

陰皇后忌妒心十分強烈,因漢和帝對她的寵幸逐漸減退,心中常懷怨恨。她的外祖母鄧朱,出入往來於內宮,有人指控陰皇后和她一同施用巫蠱。和帝讓中常侍皇帝的近侍張慎與尚書中央行政官陳褒審訊核實,張、陳二人以『大逆無道』的罪名進行彈劾。鄧朱的兩個兒子鄧奉、鄧毅,以及陰皇后的弟弟陰輔都在獄中被拷打而死。六月辛卯二十二日,陰皇后因罪罷黜,被遷到桐宮,憂愁而死。她的父親特進陰綱自殺,弟弟陰軼、陰敞及鄧朱的家屬被流放到日南郡郡治今越南國東河市比景縣位於今越南國平治天省宋河下游

這位陰皇后,比她的姑姑陰麗華差遠了。沒有學到她姑姑的半點溫良賢淑。巫蠱歷來是後宮最忌諱的東西,一旦觸犯那就只能是萬劫不復。連累自己的家族都變成了越南人。

秋,七月,壬子,常山殤王側薨,無子,立其兄防子侯章為常山王。

秋季,七月壬子十三日,常山殤王劉側去世。因無子嗣,將他的哥哥防子侯劉章立為常山王。

三州大水。

有三個州發生水災。

班超久在絕域,年老思土,上書乞歸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謹遣子勇隨安息獻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勇目見中土。』朝廷久之未報,超妹曹大家上書曰:『蠻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奸之原,生逆亂之心。而卿大夫咸懷一切,莫肯遠慮,如有卒暴,超之氣力不能從心,便為上損國家累世之功,下棄忠臣竭力之用,誠可痛也!故超萬裏歸誠,自陳苦急,延頸逾望,三年於今,未蒙省錄。妾竊聞古者十五受兵,六十還之,亦有休息,不任職也。故妾敢觸死為超求哀,丐超餘年,一得生還,復見闕庭,使國家無勞遠之慮,西域無倉卒之憂,超得長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惠。』帝感其言,乃征超還。八月,超至雒陽,拜為射聲校尉;九月,卒。

班超久在遙遠的邊域,因年老而思念故鄉,上書請求回國。奏書說:『我不敢企望能到酒泉郡郡治今甘肅酒泉市,但願能活着進入玉門關位於今甘肅敦煌市。現在派遣我的兒子班勇隨同安息國的進貢使者入塞,趁我尚在人世,讓班勇親眼看到中原的風土。』奏書呈上,朝廷久不答覆。班超的妹妹曹大家班昭上書說:『蠻夷生性欺老,而班超已經年邁,隨時可能故世,卻久不被人替代。我擔心這將打開奸惡的源泉,使蠻夷萌生叛逆之心。但大臣們都只顧眼前,不肯作長遠考慮。如果猝然有變,班超力不從心,將對上損害國家累世建立的功業,對下毀棄忠臣竭力經營的成果,實在是令人痛惜!因此,班超萬裏之外表示忠誠,陳述困苦急迫之情,伸長脖頸遙望,至今已經三年,但朝廷卻沒有考慮批准他的請求。我曾聽說,在古代,十五歲當兵,六十歲復員,也有休息之日,年老便不再任職。因此我膽敢冒死代班超哀求,請在班超的餘年,讓他能夠活着回來,再次看到京都城闕和皇家宮庭,使國家沒有遠方的憂慮,西域沒有猝然的變故,而班超也能蒙受周文王埋葬骸骨的厚恩和田子方哀憐老馬的仁慈。』漢和帝被班昭的奏書所感動,於是召班超回國。本年八月,班超抵達京城洛陽今河南洛陽市,被任命為射聲校尉禁衛軍北軍將領。九月,班超去世。

班超經營西域多年,為漢朝西部的安定和絲綢之路的繁榮做出巨大貢獻。理應受到國家的禮遇。漢和帝答應了他最後的心願,此舉也是非常人性化的。

超之被征,以戊己校尉任尚代為都護,尚謂超曰:『君侯在外國三十餘年,而小人猥承君後,任重慮淺,宜有以誨之!』超曰:『年老失智。君數當大位,豈班超所能及哉!必不得已,願進愚言: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順孫,皆以罪過徙補邊屯;而蠻夷懷鳥獸之心,難養易敗。今君性嚴急,水清無大魚,察政不得下和,宜盪佚簡易,寬小過,總大綱而已。』超去,尚私謂所親曰:『我以班君當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尚後竟失邊和,如超所言。

班超被召,戊己校尉負責在西域駐軍屯田任尚受命繼任西域都護西域軍政長官。任尚對班超說:『您在外國三十多年,而由我接替您的職務,責任重大,但我的見識短淺,希望您能予以指教!』班超說:『我年紀已老,智力衰退,而您多次擔任高官,難道我班超能比得上嗎!一定要我提建議,我就想貢獻一點愚見。塞外的官吏士兵,本來就不是孝子順孫,都是因為犯有罪過,而被遷徒塞外,守邊屯戌。而西域各國,心如鳥獸,難於扶植,卻容易叛離。如今您性情嚴厲急切,但清水無大魚,明察之政不得人心,應當採取無所拘束、簡單易行的政策,寬恕他們的小過,只總攬大綱而已。』班超走後,任尚私下對自己的親信說:『我以為班君會有奇策,而他今天所說的這番話,不過平平罷了。』任尚後來終於斷送了西域和平,正如班超的預言。

班超和西域各國打了幾十年交道,經驗豐富。傳授給任尚的都是金石之言,任尚不當回事,結果吃了大虧。正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後輩一定要尊重前輩,虛心請教,不可自以為是。

初,太傅鄧禹嘗謂人曰:『吾將百萬之眾,未嘗妄殺一人,後世必有興者。』其子護羌校尉訓,有女曰綏,性孝友,好書傳,常晝修婦業,暮誦經典,家人號曰『諸生』。叔父陔曰:『嘗聞活千人者子孫有封。兄訓為謁者,使修石臼河,歲活數千人,天道可信,家必蒙福。』綏後選入宮為貴人,恭肅小心,動有法度,承事陰後,接撫同列,常克己以下之,雖宮人隸役,皆加恩借,帝深嘉焉。嘗有疾,帝特令其母、兄弟入親醫藥,不限以日數,貴人辭曰:『宮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內省,上令陛下有私幸之譏,下使賤妾獲不知足之謗,上下交損,誠不願也!』帝曰:『人皆以數入為榮,貴人反以為憂邪!』每有宴會,諸姬競自修飾,貴人獨尚質素,其衣有與陰後同色者,即時解易,若並時進見,則不敢正坐離立,行則僂身自卑,帝每有所問,常逡巡後對,不敢先後言。陰後短小,舉指時失儀,左右掩口而笑,貴人獨愴然不樂,為之隱諱,若己之失。帝知貴人勞心曲體,嘆曰:『修德之勞,乃如是乎!』後陰後寵衰,貴人每當御見,輒辭以疾。時帝數失皇子,貴人憂繼嗣不廣,數選進才人以博帝意。陰後見貴人德稱日盛,深疾之;帝嘗寢病,危甚,陰後密言:『我得意,不令鄧氏復有遺類!『貴人聞之,流涕言曰:『我竭誠盡心以事皇后,竟不為所。今我當從死,上以報帝之恩,中以解宗族之禍,下不令陰氏有人豕之譏。』即欲飲藥。宮人趙玉者固禁止之,因詐言『屬有使來,上疾已愈』,貴人乃止。明目,上果瘳。及陰後之廢,貴人請救,不能得;帝欲以貴人為皇后,貴人愈稱疾篤,深自閉絕。冬,十月,辛卯,詔立貴人鄧氏為皇后;後辭讓,不得已,然後即位。郡國貢獻,悉令禁絕,歲時但供紙墨而已。帝每欲官爵鄧氏,後輒哀請謙讓,故兄騭終帝世不過虎賁中郎將。

當初,太傅輔佐皇帝的高級官員,位在三公之上鄧禹曾對人說:『我率領百萬兵眾,卻不曾錯殺一人,後世必有子孫興起。』他的兒子、護羌校尉管理歸降羌人事務鄧訓,有個女兒名叫鄧綏,性情孝順友愛,喜好讀書,經常白天學習婦女的活計,晚上誦讀儒家經典,家人稱她為『女學生』。她的叔父鄧陔gāi說:『我曾聽說,救活一千人的,子孫將會受封。我的兄長鄧訓當謁者時,奉命修石臼河位於今河北平山縣,每年救活數千人。天道可以信賴,我家必定蒙福。』後來,鄧綏被選入後宮,當了貴人。她謙恭小心,舉止合乎法度,侍奉陰皇后和同其他嬪妃相處時,總是克制自己,居人之下。即使是對宮人和作雜役的奴僕,也都施以恩惠和幫助。漢和帝對她深為讚賞。鄧綏曾患病,漢和帝特命她的母親和兄弟入宮照料醫藥,不限定天數。鄧綏辭讓說:『皇宮是最重要的禁地,而讓外戚久住在內,上會給陛下召來寵幸私親的譏諷,下將使我遭到不知足的非議,上下都要受損,我實在不願如此!』和帝說:『人們都以親屬多次進宮為榮耀,你反而以此為憂慮嗎!』每逢宴會,嬪妃們都爭着修飾自己,唯獨鄧貴人喜歡樸素無華。她的衣服如有和陰皇后一樣顏色的,便立即脫下換掉。若是和陰皇后同時進見,則不敢正坐或並立,行走時微躬上身,表示自己身份卑微。每當和帝有所詢問,她總是退讓在後,不敢先於陰皇后開口。陰皇后身材矮小,舉止時有不合禮儀之處,左右隨從之人掩口竊笑,唯獨鄧貴人憂而不樂,為陰皇后隱瞞遮掩,仿佛是自己的過失一樣。和帝知道鄧貴人的苦心和委屈,嘆息道:『修養德性的辛勞,竟達到這種樣子!』後來,陰皇后失寵,鄧貴人每當遇到和帝召見,就借病推辭。當時和帝接連失去皇子,鄧貴人擔心後嗣不多,屢次挑選才人進獻,以博取和帝的歡心。陰皇后見鄧貴人的德望一天比一天高,十分嫉妒。和帝曾經臥病,情況非常危險,陰皇后暗中說:『我若是能夠得意,就不讓鄧家再留下活口!』鄧貴人聽到這番話,流淚說道:『我全心全意地侍奉皇后,竟然得不到她的護佑。我今天應當跟隨皇上去死,上報皇上的大恩,中解家族的災禍,下不使陰氏如呂太后那樣有「人彘」的譏諷。』說完,就要喝毒藥自殺。有個叫趙玉的宮人堅決阻止她,於是謊稱:『適才有差人來,皇上的病已經好了。』鄧貴人這才作罷。次日,和帝果然病癒。及至陰皇后被罷黜,鄧貴人求情挽救,沒有成功。和帝打算將鄧貴人立為皇后,而鄧貴人卻愈發謙恭,她聲稱病重,閉門深居,把自己隔絕起來。本年冬季,十月辛卯二十四日,和帝下詔,將鄧貴人立為皇后。鄧貴人表示辭讓,不得已,然後才即位為皇后。她下令:各郡、各封國一律不再進貢物品,每年四季只供應紙墨而已。每當和帝想封鄧氏家族官爵時,鄧皇后總是苦苦哀求,表示謙讓。因此,在和帝生前,她的哥哥鄧騭的官職沒有超過虎賁中郎將禁衛軍將領

鄧貴人為人謙和,說好話,辦好事,存好心。終於得到了皇帝的認可,成為了皇后。只要皇帝不是昏君,嬪妃的言行,皇帝是看眼裏記在心裏的。因此在後宮,玩陰謀詭計不如謙遜做事。不要被現在那些宮鬥劇迷惑了。自古為爭寵而耍盡心機的人,多數沒有好下場。

丁酉,司空巢堪罷。

十月丁酉三十日,漢和帝將司空三公之一,最高監察官巢堪罷免。

十一月,癸卯,以大司農沛國徐防為司空。防上疏,以為:『漢立博士十有四家,設甲乙之科以勉勸學者。伏見太學試博士弟子,皆以意說,不修家法,私相容隱,開生奸路。每有策試,輒興諍訟,論議紛錯,互相是非。孔子稱「述而不作」,又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今不依章句,妄生穿鑿,以遵師為非義,意說為得理,輕侮道術,浸以成俗,誠非詔書實選本意。改薄從忠,三代常道;專精務本,儒學所先。臣以為博士及甲乙策試,宜從其家章句,開五十難以試之,解釋多者為上第,引文明者為高說。若不依先師,義有相伐,皆正以為非。』上從之。

十一月癸卯初六,漢和帝將大司農九卿之一,掌管全國經濟農業、沛國今安徽淮北市人徐防任命為司空。徐防上書指出:『漢朝設立十四家博士學術官,規定科別等級,用以鼓勵學者。但是,我看到,太學考察博士弟子,都是憑個人的意見立說,並不鑽研本家的理論,而私自互相包容,生出邪門歪道。每當進行策試,總是發生爭執,議論紛紛,互相批駁。孔子稱自己「闡述先代聖賢的成說,自己並不創作」。又說:「在我年輕時,還曾趕上見到史書上有缺文。」如今人們不依照經書原文的章句,自己妄加發揮,認為遵循先師是錯誤的,而自己的意見才正確合理,對傳統經典學術輕蔑不敬,逐漸成為風氣,這實在不符合陛下遴選人才的本意。改變淺薄的習俗,遵從忠誠之道,這是夏、商、周三代的一貫法則。專注而精心地研究經典大師的理論,是儒家學者的首要任務。我認為,對於博士和科別等級的策試,應當依從各家的經典傳本,設立五十個問答來考試他們,解釋周詳的為上等,引文出處明確的為優秀。如果不根據先師學說,而是個人見解發生衝突,都一律作為錯誤予以糾正。』和帝聽從了他的意見。

徐防要博士弟子學習各自學派的理論,不可以標新立異。這個似乎是在束縛他們的思想,禁止創新,實際上不是這樣。這些弟子目前還在學習階段,也沒有社會實踐經驗。應當認真研究自己學派的理論,打好基礎。而不是在基礎知識尚未學好,未深入接觸社會的情況下,僅憑年輕氣盛,自己腦補出一套學說。這樣多半會走入歧途。等到學成畢業,走向社會後,理論結合實際,所得出的結論才是成熟,有用的。歷代思想家多是年輕時做事,晚年才著書立說。

是歲,初封大長秋鄭眾為鄉侯。

本年,漢和帝打破常例,首次將大長秋負責皇后宮中事務鄭眾封為鄉侯。

東漢開始,侯爵按照封地大小,分為縣侯、鄉侯、亭侯。縣侯的封地為一般為一個縣,功勞大的最多可以達到四個縣。食邑可以達到幾萬戶。鄉侯和亭侯的封地分別為一個鄉和一個亭。鄉和亭是縣下屬的行政單位,大致相當於現在的鄉鎮和村。其食邑在幾千到幾百不等。除此之外,還有『都鄉侯』、『都亭侯』。這裏的都鄉和都亭,是設置在城市內的相當於鄉和亭的行政單位,類似於現在的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

漢孝和皇帝永元十五年癸卯耶誕103年

夏,四月,甲子晦,日有食之。時帝遵肅宗故事,兄弟皆留京師,有司以日食陰盛,奏遣諸王就國。詔曰:『甲子之異,責由一人。諸王幼稚,早離顧復,弱冠相育,常有【蓼莪】、【凱風】之哀。選懦之恩,知非國典,且復宿留。』

夏季,四月甲子晦三十日,出現日食。當時,漢和帝遵循漢章帝的前例,把兄弟們都留在京城。有關部門認為,日食意味着陰氣過盛,上書請求派遣諸位親王前往封國就位。和帝下詔說:『甲子那天出現日食,責任在朕一人身上。諸位親王幼年時便早早地失去了父母的照顧,長大以後互相扶持,經常有【詩經】【蓼莪】篇和【凱風】篇中所吟詠的悲哀。手足親情使我戀戀不捨,明知這樣違背國法,但姑且再次讓他們留居京城。』

漢朝初年,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就像一個縮小版的皇帝。隨着諸侯王治理封地的權力被剝奪,諸侯王留在京城屬於被照顧,前往封地仿佛被貶斥。

秋,九月,壬午,車駕南巡,清河、濟北、河間三王並從。

秋季,九月壬午二十日,漢和帝去南方巡視。清河王、濟北王、河間王三王一同隨從前往。

四州雨水。

有四個州大雨成災。

冬,十月,戊申,帝幸章陵;戊午,進幸雲夢。時太尉張禹留守,聞車駕當幸江陵,以為不宜冒險遠遊,驛馬上諫。詔報曰:『祠謁既訖,當南禮大江;會得君奏,臨漢回輿而旋。』十一月,甲申,還宮。

冬季,十月戊申十七日,漢和帝臨幸章陵今湖北棗陽市。十月戊午二十七日,又臨幸雲夢今洞庭湖。當時太尉張禹在京城留守,他聽說和帝要臨幸江陵,認為不應冒險遠行,便派官府驛馬傳送奏書進行勸阻。和帝下詔答覆道:『祭祀先祖陵廟已畢,本當南下觀瞻長江,恰好收到閣下的奏書,我只到達漢水便掉轉車駕返回。』十一月甲申二十三日,返回京城皇宮。

漢和帝還是很聽得進勸的。

嶺南舊貢生龍眼、荔枝,十裏一置,五裏一侯,晝夜傳送。臨武長汝南唐羌上書曰:『臣聞上不以滋味為德,下不以貢膳為功。伏見交趾七郡獻生龍眼等,鳥驚風發;南州土地炎熱,惡蟲猛獸,不絕於路,至於觸犯死亡之害。死者不可復生,來者猶可救也。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壽。』帝下詔曰:『遠國珍羞,本以薦奉宗廟,苟有傷害,豈愛民之本。其敕太官勿復受獻!』

以往,嶺南地區今廣東、廣西、越南國一帶進貢鮮龍眼和荔枝,十裏設一個驛站,五裏設一個崗亭,日夜不停地傳送。臨武縣今湖南臨武縣縣長小縣的行政長官汝南郡郡治今河南上蔡縣人唐羌上書說:『我聽說,在上位的人不因享受美味而為有德,在下位的人不因進貢美味而為有功。我看到交趾州今廣東、廣西、越南國一帶的七郡進貢鮮龍眼等物,一路疾馳,鳥驚風動。南方州郡土地炎熱,毒蟲猛獸在路上到處可見,傳送貢物的人甚至會遭到死亡的危害。已死的人不能復活,後來的人仍可挽救。而將這兩種水果獻上殿堂,也不一定能使人延年益壽。』漢和帝下詔說:『邊遠地區進貢珍奇的美味,本是用來供奉宗廟。如果因此造成傷害,豈是愛護人民的本意!現在下令:太官掌管皇家膳食不再接受此類貢品!』

龍眼、荔枝出產於嶺南,都是保質期很短的水果。那個年代交通不便,又缺少保鮮手段。要想讓居住在幾千裏之外中原的皇帝吃到荔枝,就要把剛摘下的荔枝快馬加鞭送往京城。成本極高。『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就是諷刺唐玄宗為了讓楊貴妃能吃上荔枝,動用國家驛站,讓他們用傳達緊急軍情的快馬往京城送荔枝。皇帝富有四海,也不應當為飽口舌之欲而耗費如此多的人力物力。
很多人以為龍眼就是荔枝的別稱,其實二者是不同的水果。龍眼外殼光滑,荔枝外殼凸起且有小顆粒狀。龍眼核是圓形,而荔枝核是棗核形。龍眼有補血安神、健腦益智、補養心脾的功效。荔枝則有生津益血、健脾止瀉、溫中理氣、降逆等功效,

是歲,初令郡國以日北至按薄刑。

本年,首次命令各郡、各封國從夏至日開始審理輕刑案件。

漢孝和皇帝永元十六年甲辰耶誕104年

秋,七月,旱。

秋季,七月,發生旱災。

辛酉,司徒魯恭免。

辛酉初四,將司徒三公之一,最高行政官魯恭免職。

庚午,以光祿勛張酺為司徒;八月,己酉,酺薨。冬,十月,辛卯,以司空徐防為司徒,大鴻臚陳寵為司空。

庚午十三日,將光祿勛九卿之一,宮廷侍衛統領張酺任命為司徒。八月己酉二十二日,張酺去世。冬季,十月辛卯初五,將司空徐防任命為司徒,將大鴻臚九卿之一,掌管外交陳寵任命為司空。

十一月,己丑,帝行幸緱氏,登百山。

十一月己丑疑誤,漢和帝出行,臨幸緱gōu今河南偃師市,登上百岯山。

北匈奴遣使稱臣貢獻,願和親,修呼韓邪故約。帝以其舊禮不備,未許;而厚加賞賜,不答其使。

北匈奴派遣使者稱臣進貢,願意和親通好,請求重新修訂呼韓邪單于匈奴最高首領時代的舊約。漢和帝認為北匈奴不具備呼韓邪單于的禮數,沒有接受請求,只給厚重的賞賜,不派使者回報。

北匈奴對於中國來說,已經成為歷史了。

漢孝和皇帝元興元年乙巳耶誕105年

春,高句驪王宮入遼東塞。寇略六縣。

春季,高句gōu麗國王宮侵入遼東郡郡治今遼寧遼陽市邊塞,搶掠該郡下屬六縣。

隨着鮮卑的西移,原本被鮮卑壓制的高句麗又開始搞事情了。

夏,四月,庚午,赦天下,改元。

夏季,四月庚午疑誤,大赦天下,改年號。

秋,九月,遼東太守耿夔擊高句驪,破之。

秋季,九月,遼東郡太守耿夔進攻高句麗,將高句麗軍打敗。

此時的高句麗勢力還不行,純屬不自量力。

冬,十二月,辛未,帝崩於章德前殿。初,帝失皇子,前後十數,後生者輒隱秘養於民間,群臣無知者。及帝崩,鄧皇后乃收皇子於民間。長子勝,有痼疾;少子隆,生始百餘日,迎立以為皇太子,是夜,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是時新遭大憂,法禁未設,宮中亡大珠一篋;太后念欲考問,必有不辜,乃親閱宮人,觀察顏色,即時首服。又,和帝幸人吉成,御者共枉吉成以巫蠱事,下掖庭考訊,辭證明白。太后以吉成先帝左右,待之有恩,平日尚無惡言,今反若此,不合人情;更自呼見實核,果御者所為,莫不嘆服以為聖明。

冬季,十二月辛未二十二日,漢和帝在章德前殿駕崩。當初,和帝的兒子接連夭亡,前後達十餘人。後出生的皇子就被秘密地送到民間養育,群臣無人知曉。及至和帝駕崩,鄧皇后才將皇子從民間收回。長子劉勝,身患久治不愈的頑疾;幼子劉隆,出生才一百多天。於是鄧皇后將劉隆接回宮中,立為皇太子。當夜,劉隆即位為皇帝。鄧皇后被尊稱為皇太后,臨朝攝政。當時剛剛遭受大喪,法律、禁令還不完備,宮中丟失大珠一箱。鄧太后想到,如果要審問,必會牽累無罪受冤的人。於是她親自查看宮人,審視涉嫌者的面容神色。盜珠人當即自首認罪。再有,和帝的一個寵幸者叫吉成,侍從們一同誣陷他施用巫蠱害人。吉成被交付掖庭進行審訊,供詞、證據都很清楚。但鄧太后認為吉成是和帝身邊的人,對他有恩,平時尚且不講自己的壞話,如今反而採取這種手段,不合人情。於是她親自下令傳見吉成,重新核實,查出果然是出自侍從們的陷害。眾人無不讚嘆佩服,認為太后聖明。

劉隆就是漢殤帝,他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歷史上年齡最小的君王。好在漢和帝生前把皇后由心胸狹隘的陰氏換成了溫良賢淑而又明察事理的鄧氏,接下來十幾年的時間,都是這位鄧太后執掌漢朝江山。

北匈奴重遣使詣敦煌貢獻,辭以國貧未能備禮,願請大使,當遣子入侍。太后亦不答其使,加賜而已。

北匈奴再次派遣使者到敦煌進貢,解釋說:由於我國貧窮,不能禮數周全,希望能請漢朝使者前來,北匈奴將派遣王子到漢朝充當人質。鄧太后也沒有派使者回報,只給予賞賜而已。

雒陽令廣漢王渙,居身平正,能以明察發奸伏,外行猛政,內懷慈仁。凡所平斷,人莫不悅服,亦師以為有神,是歲卒官,百姓市道,莫不咨嗟流涕。渙喪西歸,道經弘農,民庶皆設案於路,吏問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雒,為吏卒所鈔,恆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見侵枉,故來報恩。』雒陽民為立祠、作詩,每祭,輒弦歌而薦之。太后詔曰:『夫忠良之吏,國家之所以為治也,求之甚勤,得之至寡,今以渙子石為郎中,為勸勞勤。』

洛陽縣縣令廣漢郡郡治今四川廣漢市人王渙,為人正直,辦事公平,能夠洞察暗藏的奸邪,予以懲治。從表面看,他施行苛猛之政,而內心卻十分仁慈。凡是他所作的判決,人們無不心悅誠服,整個京城都認為他似有神明相助。本年,王渙在任上去世,百姓們圍住道路,無不嘆息流淚。王渙的靈柩向西運回家鄉,途經弘農郡郡治今河南靈寶市時,當地人民全都在路旁設案擺盤,進行祭祀。官吏詢問緣故,他們一致說道:『我們以往運米到洛陽,受到官吏和士卒的掠奪,總要損失一半。而自從王君到任,我們就不再遭受侵害和冤屈了,因此前來報恩。』洛陽人民為王渙建立祠廟,並作詩紀念他。每逢祭祀的時候,就奏樂歌唱這些詩篇。鄧太后下詔說:『有了忠良的官吏,國家才得到治理。朝廷十分殷切地尋求這種官吏,但卻極少得到。現任命王渙的兒子王石為郎中宮廷侍衛,預備官員,以勉勵那些任職勞苦而勤奮的官吏。』

能讓百姓視為青天,當做父母,這樣的官算是做到極致了。朝廷朝廷應該鼓勵天下官吏向這種官員學習。不僅僅是在宣傳上褒揚,更要讓模範及其後代得到更高的待遇。這樣才能端正社會風氣,讓更多的好官出現。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