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十五講 諫諍章

孝經賞析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0-11-16 15:39

曾子曰:『若夫若夫:句首語氣詞,用以引起下文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聞命:聞,聽到。命,命令、指教。聞命,聽過先生的教誨。因曾參為孔子弟子,故用此謙詞表示聽過老師的講解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是,指示代詞,指『子從父之令可謂孝』這種說法。何言與,什麼話,表示否定的答語。以下重複一句『是何言與』,是更加強了否定的意思。意為:這是什麼話?這是什麼話!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爭臣:敢於直言諍諫的臣子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家:卿大夫的家族;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令:善,美好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孝經】第15章:諫諍。這一章,是從另一個角度闡釋為臣之道和為子之道。孔子認為,當君王或父親有過失的時候,臣子或兒子應當站出來諫諍,直言規勸,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否則,就是陷君、親於不義。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
曾參問老師:『像慈愛、恭敬、安親、揚名這些孝道,已經聽過了教誨,我想再冒昧地問一下,做兒子的一味遵從父親的命令,就可稱得上是孝了嗎?』孔子因為『父之令』有善惡是非之別,不可盲目地服從,故而闡述諫諍的道理。
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孔子首先連發兩句反問:『是何言與?是何言與?』這是什麼話?這是什麼話?之所以如此,是為了增強語氣,以表明不同意『從父之令可謂孝』的鮮明態度。接下來,孔子引歷史事實加以說明。
『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意思是說,上古的時候,假如天子身邊有7個直言相諫的諍臣,那麼,即使他無道,有諍臣規勸他改正錯誤,也不會失去他的天下;假如諸侯身邊有5個直言相諫的諍臣,即使他無道,有諍臣規勸他改正錯誤,也不會失去他受封的國土;假如卿大夫身邊有3個直言相諫的諍臣,即使他無道,有諍臣規勸他改正錯誤,也不會失去自己的家。
這裡出現的7、5、3幾個數字,並非信口而說,而是以古禮為依據的。【左傳】說:『自上以下,降殺以兩,禮也。』就是說,自天子、諸侯、大夫,其身邊的諍臣依次減少兩個,這是由於尊卑的差等而制定的古禮。天子至尊,故有七人;諸侯卑於天子,降兩,故有五人;大夫卑於諸侯,降兩,故有三人。
孔子又說:『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令名』的『令』字,指善良的,美好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普通的讀書人有直言勸爭的朋友,自己的美好名聲就不會喪失;為父親的有敢於直言相勸的兒子,那他也不會做錯事,使自己陷於不義之中。因此在遇到不義之事時,如系父親所為,做兒子的不可以不勸阻於他的父親;如系君王所為,做臣子的不可以不諫諍於他的君王。所以對於不義之事,一定要諫爭勸阻。如果只是遵從父親的命令,又怎麼能稱得上是孝呢?』
在這裡,孔子明確地指出:子之諫父,臣之諫君,自古以來理當如此。『故當不義則爭之』,乃是為子者盡孝,為臣者盡忠的體現。從【論語】的相關記載來看,這是孔子一以貫之的思想。【論語·為政】記載,孔子所說的孝就是『無違』,也就是『無違於禮』,要做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記載,子女對父母不符合禮的言行,要『幾諫』,也就是委婉地規勸。孔子還說:『孝慈則忠。』【論語·為政】儒家關於『忠』的觀念是由『孝』的觀念遷移而來的。【論語·八佾】記載,孔子所說的忠於君王,是『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如同『父慈子孝』一樣,『君禮臣忠』也是相互的、對等的。這一觀點與【孝經】關於『諫諍』的問題聯繫起來,就更加清楚地看到,把『盡孝』解釋為對父親的絕對服從,把『忠君』解釋為對皇帝的絕對服從,並不是孔子的思想。因此,澄清後世在這一問題上的誤讀和偏見,是十分必要的。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