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十九講 哀公問政

中庸賞析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0-11-16 12:14

哀公春秋時魯國國君。姓姬,名蔣,『哀』是諡號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布在方策:記載在書中。布,陳述。策,通『冊』,書寫用的竹簡。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息:停止,消失。人道人道:與『天道』相對應,指人的天性,此處指人君應遵循的道理敏:迅速,敏銳政,地道地道:與『天道』相對應,指土地利用的原則敏樹樹:栽培樹木,種植百穀。夫政也者,蒲盧也蒲盧:蒲葦,即蘆葦。一種水邊生長迅速的植物。故為政在人人:在此指賢臣,取人以身身:指君王自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親親:親愛自己的親人。前者為動詞,作親愛解;後者是名詞,指親人,如父母等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殺:消減,等差,尊賢之等,禮所生也禮所生也:禮儀制度因此而產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達道達道:天下古今人人應遵循的法則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昆弟:兄和弟。昆,指兄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達德:天下古今所共得之理,即人人應有的德性也,所以行之者一一:指『誠』而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困而知之:受過困難的磨練而後知曉正道,及其知之一一:一樣,相同也。或安而行之安而行之:安然自在,毫不勉強地去做,或利而行之利而行之:為了有利才去做,或勉強而行之勉強而行之:指受迫於某些因素很努力地去做。勉強,盡力而為,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九經:九條基本準則。經,指常規,準則,綱要,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體:體察,體恤群臣也,子庶民也子庶民:以庶民為子,如父母愛其子,來來:招納百工百工:各種工匠也,柔遠人柔遠人:優待邊遠地方來的人也,懷諸侯也懷諸侯:朝廷對所分封的各諸侯給予安撫和保護。懷,安撫。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不眩:沒有疑慮。眩,目眩眼花。引申為迷惑,失去方向。喻指政事紊亂,體群臣則士之報報:回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勸:勸化,勉力,努力,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
齊明盛服齊明盛服:齋戒沭浴,使身心潔淨,身穿盛裝。齊,通『齋』,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讒讒:說別人的壞話。這裡指說壞話的人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官盛任使:官員眾多,足夠聽任差遣使用,所以勸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時使:指役使百姓不違農時薄斂薄斂:減輕賦稅,所以勸百姓也。日省省:音xǐnɡ,省察月試試:考核,既稟既廩:音xìlǐn,指薪水糧食稱事稱事:發給的薪水糧米與工作業績相稱。稱,符合,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嘉善而矜不能:勉勵嘉獎善舉,體諒寬容失誤。矜,憐憫,諒解,所以柔遠人也。繼絕世繼絕世:延續已經中斷的家庭世系,舉廢國舉廢國:復興已經沒落的邦國,治亂持持:扶持危,朝聘朝聘:諸侯定期朝見天子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
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順乎親:順從親人的心意,使父母心情快樂。親,指父母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誠之:使之誠,自己努力做到誠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中:契合,符合,不思而得,從容從容:舉止行動自然,不慌不忙中道中道:合乎規範,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固執:堅定執著之者也。博學之,審問審問:審慎地探問之,慎思之,明辨明辨:明晰地分辨之,篤行之篤行:篤實地履行。有有:語助詞,要麼,除非弗:不學,學之弗能,弗措也弗措也:不停止,不放棄,不半途而廢。措,置,放棄;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魯哀公問孔子為政的道理。孔子說:『周文王、周武王的政治措施,都記載在典籍上了。有這樣的聖賢在世,這些政事就能實施;這樣的聖賢去世了,這些政事也就廢弛了。做人君的原則就是要及時修明政治,就如同利用土地之道要及時從事種植一樣。良好的施政就像種植蒲葦一樣,容易滋長而見效。所以為政之道在於得賢人,選取人才在於修養自身,修養自身在於遵循道德,遵循道德要以仁為本。仁,是做人的法則,以親愛自己的親人為最重要;義,是合宜的行為,以尊重賢人為最重要。親愛親族有親疏的差等,尊重賢人也有高下的等級,禮儀制度就是因此而產生的。所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想要修身,不可以不善事雙親;想要事親,不可以不知道人性;想要知道人性,不可以不知道天理。』
天下共通的人倫大道有五條,用來實行這五條大道的德行有三種。那就是: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婦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之道,這五項是天下共通的大道。智、仁、勇三者,是天下古今人人應有的德性,用來實行這三種品德的唯有一個『誠』字罷了。對這些道理,有的人生來就知曉,有的人通過學習才知曉,有的人經歷了困苦才知曉,但只要他們最終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樣的了。對於這些道理的實行,有的人心安理得地去做,有的人因為名利去做,有的人受迫於某些因素也很努力地去做,但只要他們最終成功了,也就是一樣的了。
孔子說:『愛好學習就接近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了,知道羞恥就接近勇了。知道這三點,就知道怎樣修養自己;知道怎樣修養自己,就知道怎樣治理他人;知道怎樣治理他人,就知道怎樣治理天下和國家了。』
凡是治理天下國家有九條原則。那就是:修養自身,尊重賢人,親愛親人,敬重大臣,體恤群臣,愛民如子,招納工匠,優待遠客,安撫諸侯。修養自身,就能確立正道;尊重賢人,就不會思想困惑;親愛親族,就不會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重大臣,就不會遇事迷惑;體恤群臣,士人們的回報就會更加厚重:愛民如子,老百姓就會努力工作;招納工匠,財物就會充足;優待遠客,四方之人就會歸順;安撫諸侯,天下的人就會敬畏了。
像齋戒那樣淨心虔誠,穿着莊重整齊的服裝,不符合禮儀的事堅決不做,這就是修養自身的原則。驅除小人,疏遠女色,看輕財物而重視德行,這就是尊崇賢人的原則。提高親族的爵位,給他們以豐厚的俸祿,與他們愛憎相一致,這就是親愛親族的原則。官員眾多足供任使,這就是勸勉大臣的原則。真心誠意地任用他們,並給他們豐厚的俸祿,這就是獎勸士人的原則。使民服役不誤農時,減輕賦稅,這就是勉勵百姓的原則。每天省察,每月考核,付給他們的薪水糧米與他們的業績相稱,這就是獎勸工匠的原則。來時歡迎,去時歡送,嘉獎有善行的人,憐恤能力差的人,這就是優待遠客的原則。延續絕嗣的家族,復興廢亡的小國,治理禍亂,扶持危弱,按時接受諸侯朝見聘問,贈送豐厚,納貢菲薄,這就是安撫諸侯的原則。
總而言之,治理天下和國家有九條原則,但實行這些原則的方法卻只有一個。任何事情,事先有準備就會成功,沒有準備就會失敗。說話先有準備,就不會語言不暢;做事先有準備,就不會出現困窘;行動先有準備,就不會愧疚不安;道路預先選定,就不會走投無路。
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者的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民眾。得到在上位者的信任是有規則的: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者的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是有規則的:不能讓父母順心,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讓父母順心是有規則的:反省自己不真誠,就不能讓父母順心。使自己真誠是有規則的:不明白什麼是善,就不能夠使自己真誠。真誠,是上天的原則;追求真誠,是做人的原則。天生真誠的人,不用勉強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擁有,從從容容就能符合中庸之道,這是聖人啊。努力做到真誠的人,就是選擇好善的目標執著追求的人。廣博的學習,詳細的詢問,審慎的思考,明晰的辨別,切實的履行。要麼不學,學了沒有學會,絕不放棄;要麼不問,問了沒有明白,絕不放棄;要麼不想,想了沒有所得,絕不放棄;要麼不分辨,分辨了沒有明確,絕不放棄;要麼不實行,實行了沒有落實,絕不放棄。別人用一分的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別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夠做到這樣,雖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聰明起來,雖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剛強起來。
【中庸】第二十章,是全篇中最長,也是涉及範圍最為廣泛的一章。這裡選擇其中五個要點加以說明:
第一,孔子回答哀公問政,提出『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的為政準則,也就是文武之道。魯哀公是春秋末期的魯國國君,姓姬,名蔣,『哀』是諡號。哀公問政一事,大約發生在公元前484年,也就是魯哀公十一年。其時孔子六十八歲,周遊列國十四年後返回魯國。孔子此時對哀公問政的回答,飽含着他歷經滄桑所積累的政治智慧,是他為政思想的核心觀點,也是本章的重心所在。孔子說:『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意思是說:『周文王、周武王的政治措施,都記載在典籍上了。有這樣的聖賢在世,這些政事就能實施;這樣的聖賢去世了,這些政事也就廢弛了。』這裡的『布』字,指陳述,引申為記載。『策』字,與一冊書的『冊』字相通,指古人書寫用的竹簡。在指出『人存政舉,人亡政息』這一歷史現象之後,孔子緊接着提出了『為政在人』的觀點。『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所謂『人道』,是與『天道』相對應的哲學觀念,指人的天性,此處指人君應遵循的道理。『敏政』,就是對政治的反映應當迅速,敏銳。『地道』,也與『天道』相對應,指土地利用的原則。『敏樹』,就是對適時栽培樹木,種植百穀的反映應當迅速,敏銳。『蒲盧』,是一種水邊生長迅速的植物,孔子以此比喻『敏政』的道理。『為政在人』的『人』字,在這裡指賢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做人君的原則就是要及時修明政治,就如同利用土地之道要及時從事種植一樣。良好的施政就像種植蒲葦一樣,容易滋長而見效。所以,為政之道在於得到賢臣,選取人才在於修養自身,修養自身在於遵循道德,遵循道德要以仁為本。』很顯然,這是一種聖君賢相的為政思想,是儒家的基本政治觀點,強調為政者個人的道德修養,是建構理想政治和社會的基礎。這一政治觀點,也就是儒家『內聖而外王』的思想模式。既然『修道以仁』,那麼,什麼是『仁』呢?孔子在下文中做出了經典式的表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所謂『親親』,就是要親愛自己的親人。前一個『親』字為動詞,指親愛;後一個『親』字是名詞,指親人。『親親之殺』的『殺』字,是『差等』的意思,『親親之殺』就是親人之間的差等。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仁,是做人的法則,以親愛自己的親人為最重要;義,是合宜的行為,以尊重賢人為最重要。親愛親族有親疏的差等,尊重賢人也有高下的等級,禮儀制度就是因此而產生的。所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想要修身,不可以不善事雙親;想要事親,不可以不知道人性;想要知道人性,不可以不知道天理。』這是本章的第一段,由哀公問政而言及為政之道,由為政而言及修身,由修身而言及知人、知天。以下各段所有的闡發,都是據此而推導出來的。
第二,作者指出,貫徹孔子以修身為本的為政思想,關鍵在於履行『五達道』、『三達德』。『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所謂『達道』,指天下古今人人應遵循的法則。所謂『達德』,指天下古今人人應具有的德性。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下共通的人倫大道有五條,用來實行這五條大道的德行有三種。那就是: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婦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之道,這五項是天下共通的大道。智、仁、勇三者,是天下古今人人應有的德性,用來實行這三種品德的唯有一個「誠」字罷了。』這個『誠』字,在本章中起着貫穿上下的樞紐作用。一個人,怎樣才能知曉這些道理呢?作者指出:『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意思是說:『對這些道理,有的人生來就知曉,有的人通過學習才知曉,有的人經歷了困苦才知曉,但只要他們最終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樣的了。對於這些道理的實行,有的人心安理得地去做,有的人因為名利去做,有的人受迫於某些因素也很努力地去做,但只要他們最終成功了,也就是一樣的了。』這就是說,知行合一是道德實踐的首要原則,然而由於個人天賦、才情的區別,所以在領悟和實踐上也有差異。但是,只要他們領悟了,知曉了,實踐了,成功了,結果都是一樣的。
第三,作者引用孔子的話,指出修養『三達德』要從好學、力行、知恥做起。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這就是說:『愛好學習就接近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了,知道羞恥就接近勇了。知道這三點,就知道怎樣修養自己;知道怎樣修養自己,就知道怎樣治理他人;知道怎樣治理他人,就知道怎樣治理天下和國家了。』這一段,小結上文修身之意,引起下文九經之論。
第四,提出治理天下國家有『九經』,也就是九條原則。一是修養自身,二是尊重賢人,三是親愛親人,四是敬重大臣,五是體恤群臣,六是愛民如子,七是招納百工,八是優待遠客,九是安撫諸侯。作者用大量篇幅討論了這九條原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實現這些原則,最後歸結到一點,就是『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音jiá,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這裡的『豫』字,和預先的『預』字同義,指事先謀劃。『跲』字,指絆倒,此處引申為說話不順暢。『疚』字,指慚愧悔恨。『窮』字,指窮困,此處引申為不通。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總而言之,治理天下和國家有九條原則,但實行這些原則的方法卻只有一個。任何事情,事先有準備就會成功,沒有準備就會失敗。說話先有準備,就不會語言不暢;做事先有準備,就不會出現困窘;行動先有準備,就不會愧疚不安;道路預先選定,就不會走投無路。』
第五,指出『誠』是貫通天人的大道,由修身而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切都以『誠』為原動力。『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所謂『誠者,天之道』,就是說天道的運行,真實而無妄,至公而無私,因此,『誠』乃是天理的本然。所謂『誠之者,人之道』,就是說追求誠,做到誠,乃是人事的當然。人受天命之性而生,自然不能違背天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真誠,是上天的原則;追求真誠,是做人的原則。』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而這個『一』,就是至誠、至善。既然天道就是誠,那麼,人道要與天道合於『一』,就必須追求誠,做到誠。接下來,作者指出了天道與人道合一的兩種類型:第一類,是天生就符合誠的人。這就是,『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這裡的『中』字,讀四聲,指契合,符合。『從容』二字,指一舉一動,安然自在。『中道』,指合乎於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生真誠的人,不用勉強就能契合於道,不用思考就能擁有道,一舉一動自然合乎於道。這是聖人啊。』古人相信世上有這樣『生而知之』的聖人,然而,孔子卻從來不認可自己是『生而知之』,只認可自己是『學而知之』,是『好古,敏以求之者』。事實上,『生而知之』的人是不存在的。第二類,是努力實踐誠的人。這就是,『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這裡的『固執』二字,指堅定執著。意思是說:『努力做到真誠的人,就是選擇善的目標而執著追求的人。』怎樣才能做到呢?作者指出了三個方法:一是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廣博地學習,詳細地詢問,審慎地思考,明晰地辨別,切實地履行。二是要『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這裡的『有』字,表示『要麼』如何如何。意思是說,要麼不學,學了沒有學會,絕不放棄;要麼不問,問了沒有明白,絕不放棄;要麼不想,想了沒有所得,絕不放棄;要麼不分辨,分辨了沒有明確,絕不放棄;要麼不實行,實行了沒有落實,絕不放棄。三是要『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別人用一分的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別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這三個方法,都體現了真誠追求的精神。作者肯定地說:『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如果真能夠做到這樣,雖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聰明起來,雖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剛強起來。
我們每個人在追求『真誠』的境界時,都要學習這種精神,發揚這種精神,使自己聰明起來,剛強起來。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