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十五講 平天下之生財有道

大學賞析作者:賈陸英發佈:賈陸英

2020-11-16 01:36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仁者以財發身發身:修身。發,發達,發起,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府庫:國家收藏財物的地方財非其財者也。
孟獻子孟獻子:魯國大夫,姓仲孫名蔑曰:『畜馬乘畜馬乘:士人初作大夫官的待遇。畜,養。乘,音shèng,指用四匹馬拉的車不察察:關注於雞豚,伐冰之家伐冰之家:指喪祭時能用冰保存遺體的人家。是卿大夫類大官的待遇不畜牛羊,百乘之家百乘之家:擁有一百輛車的人家,指有封地的諸侯王不畜聚斂之臣聚斂之臣:搜刮錢財的家臣。聚,聚集。斂,徵收。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長國家長國家:成為國家之長,指君王。長,音zhǎng,生長,成長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無如之何:沒有辦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積蓄財富也有正確的途徑;生產的人多,消費的人少;生產的人勤奮,消費的人節省,這樣,財富便會經常充足。仁愛的人仗義疏財以修養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斂錢發財。沒有在上位的人喜愛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卻不喜愛忠義的;沒有喜愛忠義而做事卻半途而廢的;沒有國庫裏的財物不是屬於國君的。
孟獻子說:『養了四匹馬拉車的士大夫之家,就不要再去養雞養豬;祭祀用冰的卿大夫之家,就不要再去養牛養羊;擁有一百輛兵車的諸侯之家,就不要去收養搜刮民財的家臣。與其有搜刮民財的家臣,不如有偷盜東西的家臣。』這意思是說,一個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該以仁義為利益。
做了國君卻還一心想着聚斂財貨,這必然是有小人在誘導,而那國君還以為這些小人是好人,讓他們去處理國家大事,結果是天災人禍一齊降臨。這時雖有賢能的人,卻也沒有辦法挽救了。所以,一個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該以仁義為利益。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治國平天下』章的第五節:生財有道。這一節,集中闡述『義』與『利』的關係問題。
國家的治理,天下的太平,都有賴於財富的積蓄。那麼,國君使用什麼樣的手段和方法去積蓄財富呢?【大學】說:『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意思是說,積蓄財富也有正確的途徑:生產的人要多,消費的人要少;生產的人要勤奮,消費的人要節省。這樣,財富便會經常充足。這是從經濟學角度所做的論述,淺顯易懂而毋庸置疑。緊接着下面的兩句話,道出了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這就是:『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這是看待財富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所謂『以財發身』,就是仗義疏財以修養自身的德行。這樣的仁者,正是奉行『絜矩之道』,以德為本,以財為末的仁德之君。他們義字當先,把財產看作身外之物,所以能仗義疏財,不與民爭利。只有這樣的仁者,才能遵循生財的大道,使用正確的手段和方法去積蓄財富。所謂『以身發財』,就是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斂錢發財。而這樣的不仁者,正是『外本內末,爭民施奪』,也就是把德當成外在的枝末,把財當成內在的根本,和老百姓爭奪利益的暴虐之君。他們唯利是圖,愛財如命,不可能遵循生財的大道,結果只能是『財聚則民散』,如【紅樓夢·好了歌】說的那樣,『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作者用以下三句話進一步申說『義』與『利』的關係;『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這就是說,只要國君喜愛仁德,百姓就會喜愛忠義;喜愛忠義的人,做事就不會半途而廢。這樣,就會形成『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的局面,使國庫的財富經常保持充足,這也就是『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的道理。『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一句,字面上是說,沒有國庫裏的財物不是屬於國君的。而其言外之意則是勸告國君,不要,也沒有必要與民爭利。
魯國賢臣孟獻子說:士大夫之家,就不要再去養雞養豬;卿大夫之家,就不要再去養牛養羊;諸侯之家,就不要去收養搜刮民財的家臣。作者藉此表達了國家不要與民爭利的意願,並且指出:『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該以仁義為利益。
歷史經驗一再證明,一個國家,只有在對內對外的一系列政策上,正確處理『義』與『利』的關係,才能實現『治國平天下』的目標。溫故而知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內政外交的多個場合,反覆強調要『樹立正確的義利觀』,其重大意義就在這裏。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