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十三講 平天下之德本財末

大學賞析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0-11-16 01:35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此:乃,才有人有人,意為得眾,有人此有土有土,意為得國,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指國君以德為外,以財為內,爭民施奪與民爭利,施行劫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悖:音bèi,悖逆,指違背正道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誥】曰:『惟命不於常命不於常:天命是不會始終如一的。』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
【楚書】楚昭王時的史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
舅犯晉文公重耳的舅舅狐偃,字子犯曰,『亡人流亡的人,指重耳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養德行。有德行才會有人擁護,有人擁護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會有財富,有財富才能供給使用。德,是根本;財,是枝末。假如把根本當成了外在的東西,卻把枝末當成了內在的根本,那就會和老百姓爭奪利益。所以,君王聚財斂貨,民心就會失散;君王散財於民,民心就會聚在一起。這正如你說話不講道理,人家也會用不講道理的話來回答你;財貨來路不明不白,總有一天也會不明不白地失去。
【康浩】說:『天命是不會始終如一的。』這就是說,行善便會得到天命,不行善便會失去天命。
【楚書】說:『楚國沒有什麼是寶,只是把善當作寶。』
舅犯說,『流亡在外的人沒有什麼是寶,只是把仁愛當作寶。』
今天講『治國平天下』章的第三節:德本財末。在第二節中,作者告誡說,為政者處於萬民仰望的境地,『不可以不慎』。那麼,應當謹慎什麼呢?這一節作了回答:『君子先慎乎德。』為政者首先要慎重考慮的,是自己的德行,也就是要修明自己光明正大的品德。
作者把德行與財富對舉起來進行比較,闡述了『德本財末』的理由:『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這就是說,為政者有了德行,才能得到民眾的擁護;有了民眾的擁護,才能保住國家,擁有土地;有了土地,才能獲得財富;有了財富,才能供給使用,從而維護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保證社會秩序的安定祥和,使民眾得以安居樂業。作者據此斷定:『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倘若國君『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把德這個根本當成外在的東西,把財這個枝末當成內在的根本,就必然會和老百姓爭奪利益。結果只能是『財聚則民散』,財富集中到國君這裡了,而民心卻散失了。反之,倘若國君以德為本,以財為末,關注民生,不與民爭利,就會『財散則民聚』,財富雖然分散到民間了,但民心卻凝聚到國君這裡了。這就好比『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你說話不講道理,人家也會用不講道理的話來回答你;財貨來路不明不白,總有一天也會不明不白地失去。
作者引用【康誥】中『惟命不於常』這句話說:天命是不會始終如一的。國君以德為本,多行善舉,便會得到天命,這就是所謂『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反之,不行善舉,『外本內末,爭民施奪』,便會失去天命,失去民心,丟掉國土。國土丟了,財富也就沒有了。
為了反覆申說『德本財末』的道理,作者還列舉了兩則歷史故事。第一個故事,【國語·楚語】記載:楚昭王派使者到晉國,晉國趙簡子問楚國珍寶美玉現在怎麼樣了。使者回答說:『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意思是說,楚國從來沒有把美玉當作珍寶,只是把善人,如觀射父這樣有德的大臣看作珍寶。
第二個故事,【禮記·檀弓下】記載:晉僖公四年十二月,晉獻公因被驪姬的讒言迷惑,逼迫太子申生自縊而死,他的另一個兒子重耳為避難而逃亡在外。後來,晉獻公逝世,秦穆公派人勸重耳歸國掌握朝政。重耳將此事告訴舅舅子犯,子犯以為不可,說:『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意思是說,流亡在外的人沒有什麼是寶,只是把仁愛當作寶。這裡所說的亡人,就是當時為避難而流亡在外的重耳。再後來,重耳在舅舅子犯輔佐下,終於回到晉國,他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被稱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兩則故事時代不同,人物不同,情節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這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把德行視為根本,把財富視為枝末。這正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引以為戒的。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