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20·1 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焉。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佈:賈陸英

2020-11-13 14:21

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焉。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註:由於本章篇幅較長,為敘述及閱讀的方便,依據文意分為以下7節:

一、堯曰堯曰:堯把帝位禪讓給舜時說:『咨咨:感嘆詞!爾舜!天之歷數歷數:指帝王相繼的次序,猶如歲月和節氣的先後在爾躬,允執其中允執其中:真誠地堅持不偏不倚的中正原則。允,真誠、誠信。執,捉住、把握。中,中正。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焉。

堯把帝位禪讓給舜時說:『嘖嘖讚賞之意!你這位舜呀!天命的歷數落在你的身上了,要真誠地堅持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假若天下的百姓都陷於困苦貧窮的境地,上天給你的祿位也會永遠地終止。』舜讓位給禹的時候,也把這番話傳授給禹。

怎樣理解『允執其中』?

允執其中,是堯禪讓帝位給舜時傳授給他的治國方略,告誡他一定要真誠地把握住中道。怎樣才能把握住『中』呢?這個問題在文獻上沒有記載,在孔子之前也沒有人說得清楚。按照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新編】中的說法,這裏的關鍵是要搞清楚『允執其中』的『其』字指的是什麼。【中庸】記載,孔子稱讚舜是個具有大智慧的人,他『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孔子用『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來稱讚舜的大智慧,使我們如撥雲見日,豁然開朗。這個『其』字,指的就是『兩端』,『其中』就是『兩端』的『中』,『允執其中』就是說,要確確實實地抓着『兩端』的『中』,不可『過』,也不可『不及』。

由此可見,舜之所以有大智慧,就是因為他在治理天下、處理問題的時候,堅持了『允執其中』的大政方針,在虛心聽取各方面意見的過程中,緊緊抓住『兩端』的『中』,既能看到『過』的一面,又能看到『不及』的一面,在全面分析的基礎上,運用中道公平公正地處理民眾的事情。孔子把這一思想加以充分發揮,貫徹到他關於修身養性、躬行君子、教化民眾、治理天下的整個學說之中,形成了儒家學說的重要哲學理念,這就是『中庸之道』。

後人從『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禮記·中庸】這句話中,概括出成語『執兩用中』,『兩』,即事物的兩端,一端叫做『過』,一端叫做『不及』。執兩用中,強調在研究和處理問題時,要把握住過與不及這兩端,而取其中正,力求不偏不倚,恰到好處。

二、曰:『予小子履予小子履:履是商湯的名字。予小子是他自稱。這一段是商湯向天祈禱求雨的話。據【呂氏春秋】記載:湯克夏,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以身禱於桑林,曰:『餘一身有罪,無及萬方。』,敢用玄牡玄牡:玄,黑色。牡,公牛,敢昭告於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簡:選擇在帝心。朕朕:我,上古時期人們的自稱。從秦始皇起成為帝王專用的至尊自稱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商湯說:『我小子履,用黑色公牛來祭祀,明白地告於光明而偉大的天帝: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帝臣僕的善惡我也不敢掩蔽,都由天帝的心來分辨,選擇。我自己有罪,不要牽連天下萬方;天下萬方有罪,罪責都在我一人身上。』

這段話體現了上古文化怎樣的精神?

上古先民認為,天子受命於天,敬天保民是其神聖職責。商湯向天祈禱求雨時說的這段話,表達了自己勇於擔當,勇於自責的美德,充分體現了上古文化敬天保民的基本精神。

三、周有大賚音lài賴:賞賜。周有大賚以下幾句是說周武王的事,善人是富。『雖有周親周親:至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周得到上天的厚賜,是有眾多善人的輔佐。武王說:『縱然有至親,不如有仁人。百姓有過錯,都在我一人。』

『周有大賚,善人是富』總結了怎樣的治國經驗?

本章所說『善人』『仁人』,指的都是治國的賢臣。『善人是富』,也就是『富有善人』,意思是說,周得到上天最大的恩賜,是擁有眾多治國的賢臣。【論語·泰伯】記載:周武王總結他建立周朝的經驗時說:『予有亂臣十人。』我得益於有十位治國之臣的輔佐。這與『周有大賚,善人是富』一句,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雖有周親,不如仁人』,則進一步強調了周朝重視德治,任人唯賢的治國理念。孔子對周初人才濟濟大為讚賞,他說:『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論語·泰伯】人才難得,不正是這樣嗎?堯舜之時和西周初年這兩個時期,是中國古代最輝煌的兩個時期,也恰恰是人才最興盛的兩個時期。由此可見,治理天下,人才最關鍵,也最難得。

註:以下4567幾節,歷來的多數注釋家認為是孔子之言,是【論語】編者對孔子治國思想要點的記述。

四、謹權量,審法度謹權量,審法度:謹慎地審定度量衡,使之統一公平。權,秤錘,這裏代指秤。量,斗斛,指容量。度,長度。秦以前,『法度』一詞專指長度的分、寸、尺、丈而言,還沒有法律制度之意,修廢官修廢官:把廢棄的官職制度重新修立起來。有官而無職,有職而無官,都屬廢官,四方之政行焉。

孔子說:謹慎地審定度量衡,重新修立已廢棄的官職制度,天下四方的政令就暢通了。

孔子提出的政令暢通措施有哪些?

周朝的諸侯國,各有自己的度量衡,這是妨礙天下四方政令統一的一大頑疾。到了春秋時期,一些有利於實行禮樂典章制度的官職制度被廢棄,也是造成政令不暢的重要原因。孔子把『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作為實現天下四方政令暢通的重要措施,體現了他有關天下一統的思想,是富有遠見卓識的政治主張,可惜在那個禮壞樂崩的亂世之中無法推行。度、量、衡的統一,直到孔子去世258年之後,秦始皇統一中國才得以實行。

五、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據【錢穆·論語新解】:興滅國,如周初封建,立黃帝、堯、舜、夏、商之後是也。繼絕世,謂賢人世絕不祀,為之立後,使乃得享祀也。舉逸民,謂才行超特不仕者,舉而授之官爵也,天下之民歸心焉。

孔子說:復興已滅亡的國家,接續已斷絕的後代,提拔被遺落的人才,天下的百姓就會真心歸服了。

怎樣理解『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對於天下歸心的意義?

『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是孔子對西周政治經驗、文化精神的概括和總結。周滅商以後,在對待被滅亡的國家、這些國家代表人物中斷絕後代者、以及逸民中的懷才不遇者,採取了『柔遠能邇』的政策。例如:給神農、黃帝、堯、舜、禹的後代各有封地,連商紂王的兒子祿父也受封於商朝的舊都殷河南安陽;對殷商的遺民實行優待;對不滿商紂王而隱居的賢士予以重用。在以宗法血緣關係為紐帶的遠古社會裏,這是非常得人心的做法,不僅體現了西周初年政治家們高超的政治智慧,也造就了中華文化仁義為本,兼容並包的精神。

隨着宗法社會的逐漸瓦解,『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的具體做法也失去了其賴以存在的基礎。但是,這一做法所蘊含的政治智慧、文化精神,依然具有可資借鑑的寶貴价值。

六、所重:民食、喪、祭。

孔子說:為政者所應重視的是,民眾的吃飯問題和喪葬、祭祀問題。

為政者為什麼必須重視『民食、喪、祭』這三件事?

本章歷史上有兩種讀法:一種是孔安國注,把民、食、喪、祭並列為四事。一種是朱熹注,把民食和喪、祭並列為民之三事。我這裏採用後一種說法。

民以食為天,民眾的吃飯問題是事關民生的頭等大事,喪葬問題和祭祀問題,也是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牽掛在心的大事。『民食』之重,重在養生;『喪祭』之重,重在送死。為政者只有把人生中養生與送死這兩頭的大事都解決好了,人心才能安定,社會才能穩定。

孟子也說過,施行王道,要從『不違農時』做起。這樣,就能使百姓有飯吃,有肉吃,有衣穿,過上溫飽生活,做到『養生喪死無憾』,這是『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所謂『王道之始』,也就是以仁義治天下,為政以德,愛民惠民的王道政治的基礎。

七、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孔子說:寬厚就能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百姓的信任,勤敏就能取得事業的成功,公正就能使人心悅誠服。

孔子對為政者的政治品德提出哪些要求?

古今注者多把這一節與【陽貨篇】第6章作比較,提出諸多疑點,又缺乏足夠的史料佐證。這裏只就原文中『寬』、『信』、『敏』、『公』四字的意義加以解讀。

這四句話,是孔子從政治的角度闡述他的治國理念,也是對為政者政治品德的基本要求。一是要寬以待人,二是要誠實守信,三是要勤敏幹事,四是要秉公用權。如能做到,必會得到民眾的信任、擁護和支持,從而獲得事業上的成功。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