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14·43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佈:賈陸英

2020-11-13 02:43

子路問君子君子:此處指在上位者。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安人:下文有安百姓,所以這裏的『人』只指上層的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子路問怎樣才能算是一個君子。孔子說:『修養自己,以恭敬的態度待人處事。』子路說:『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修養自己,使上層的人們安樂。』子路說:『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修養自己,使天下的百姓都安樂。修養自己使天下的百姓都安樂,就連堯、舜都還因為難以完全做到而感到遺憾呀!』

孔子對『子路問君子』的回答有何重要意義?

孔子回答子路問君子的三句話,既是自己一生的追求,也是對上古、三代以來聖賢『以天下為己任』精神的精闢概括。『修己以敬』,是君子立身處世的根本。一己不修,豈能安人、安天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是君子修己的目的。孔子認為,修己不是目的,通過修己獲得人生境界的提升,從而更好地造福於他人,造福於百姓,造福於社會,這才是目的。孔子說,『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不僅是仁人情懷,而且是聖人境界,『堯舜其猶病諸。』【論語·雍也】本章又說:『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可見在孔子的心目中,『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與『修己以安百姓』是君子的最高理想追求。孔子的這個理想,為後世仁人志士所繼承和發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禮記·大學】,就是儒家為建立理想社會而努力的人生境界,這已成為中華民族價值觀的核心內容,千百年來一直激勵着中華民族奮力向前。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