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12·11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佈:賈陸英

2020-11-13 01:46

齊景公齊景公:齊國國君,姓姜,名杵臼音jiù就,景為諡號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信如:誠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齊景公向孔子問治國之道,孔子答道:『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父要行父道,子要行子道。』景公說:『說得好呀!如果君不行君道,臣不行臣道,父不行父道,子不行子道,儘管有糧食,我能吃得上嗎?』

怎樣理解孔子關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張?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一事,發生在魯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這一年,孔子因魯國內亂而來到齊國。孔子對齊景公之問答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告訴他,治國之道在於修明人倫,正其名分,君臣父子各行其道。孔子的這一主張,是針對春秋時期社會動盪,君臣父子的等級名分遭到破壞的混亂局面而提出的,是孔子關於『正名』【論語·子路】的具體內容。在孔子看來,天下之所以大亂,是因為君王不像君王的樣子,大臣不像大臣的樣子,父親不像父親的樣子,兒子不像兒子的樣子。『君君』,就是君王要遵守為君之道;『臣臣』,就是大臣要遵守為臣之道;『父父』,就是父親要遵守為父之道;『子子』,就是兒子要遵守為子之道。

齊景公雖然對孔子的話深表滿意,卻未能切實施行,這是導致後來齊國發生大夫弒君篡國之禍害的根源。

當時,周禮已經名存實亡,孔子想以這個理想的『名』為準繩,來匡正已經變化了的『實』,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張中,包含有社會治理的一些普遍準則,是不應當被忽視的。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在這些關係中處於一定的位置,充當一定的角色,享有相應的權利,承擔相應的義務和責任,同時也必須遵守一定的社會規範。這是保證一個社會有序運轉,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是社會治理的普遍準則。

我們還要看到,在不同時代、不同社會下,人們的社會關係是不同的。孔子當時所要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具體內容,今天已被社會主義的新型人際關系所取代。然而,每個人都必須明白自己在一定社會關係中的角色定位,都必須履行相應角色的義務和責任,遵守相應的社會道德規範,以保證社會有序運轉和穩定發展,則是確定無疑的。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