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12·2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0-11-13 01:39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大賓:貴賓,使民如承承:承辦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邦:指諸侯國無怨,在家家:指卿大夫之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仲弓問什麼是仁。孔子說:『出門辦事好像去接待貴賓那樣認真,役使民眾好像去承辦重大祭祀典禮那樣慎重。自己所不喜歡的,不要強加給別人。在諸侯國爲官無所怨恨,在卿大夫家爲官也無所怨恨。』仲弓說:『我雖然不夠聰敏,但一定要按照您的話去做。』

孔子對顏淵問仁和仲弓問仁的回答,側重點有何不同?

孔子答顏淵問仁,側重點在於『克己』,就是要嚴於律己,自覺修身;而對於仲弓問仁的回答,側重點在於『恕人』,就是要寬以待人,尊重他人。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君子求仁的功夫,一是要內化於心,其基本要求就是修身克己,使自己的一言一行符合禮的規範;二是要外化於行,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對他人抱有尊敬和寬容的態度。

孔子對仲弓問仁的回答,緊緊扣住寬以待人,尊重他人這個重點,從三個方面提出要求。一是『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就是說無論出門辦事,還是對待百姓,都要恭敬謹慎。二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說待人要有寬容心,要推己及人。子貢請教老師:『有沒有一句話可以終身奉行呢?』孔子的回答同樣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是前面增加了『其恕乎』三個字【論語·衛靈公】,意在強調這就是恕道。恕道強調尊重他人,推己及人,將心比心,恰似當今社會提倡的『換位思考』,是實行仁道的重要途徑和方法。三是『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這是仁德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自然表達,強調在任何情況下都無怨無悔,既不怨天,也不尤人,這是修養應具備的基本態度。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