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9·23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爲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爲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0-11-12 20:43

子曰:『法語之言法語之言:以禮法規則正言規勸的話。法,法則。語,告誡,能無從乎?改之爲貴。巽與之言音xùn遜與之言:恭順讚許的話。巽,恭順。與,讚許,能無說乎?繹音yì義:推究,尋求,理出頭緒之爲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說:『合於禮法的正言規勸,能不聽從嗎?但要改正錯誤才是可貴的;恭順讚許的話,聽了能不高興嗎?但要認真推究它的真意才是可貴的。只是高興而不去推究其真意,只是表示聽從而不改正錯誤,那我對他就沒有辦法了。』

孔子提出從『法語之言』,繹『巽與之言』意義何在?

這是孔子對學生提出的忠告。他告誡學生們,對合於禮法的正言規勸,不但要聽,而且要照著去改正錯誤,這才是可貴的;對恭順讚許的話,聽了高興是人之常情,但要認真推究它的真意,這才是可貴的。

孔子的忠告對我們有何啟示呢?常言道:『忠言逆耳利於行』。法語之言也就是忠言。忠言之所以可貴,是它聽起來雖然逆耳,卻有利於人的行動。而要把忠言落實到行動上,關鍵是要『改之』,也就是照著去改正錯誤。阿諛奉承的『巽與之言』雖然討人喜歡,卻往往包藏著禍心。因此,一定要『繹之』,也就是明辨是非,認真推究其真實意圖。若昏昏然不辨其真偽,就會『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從『法語之言』,繹『巽與之言』,孔子提出的這兩點,歸集起來就是要學會正確地聽取各種意見。這對於我們加強修養,立身處事,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