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9·14   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0-11-12 20:40

子曰:『吾自衛反魯自衛反魯:孔子從衛國返回魯國是在魯哀公十一年冬公元前484年,時年68歲,然後樂正樂正:正其樂章和樂音,即調整樂曲的篇章和音律,【雅】【頌】【雅】【頌】:【雅】是【大雅】【小雅】。【頌】是【周頌】【魯頌】【商頌】。它們是【詩經】中兩類不同的詩的名稱,同時也是兩類不同樂曲的名稱各得其所。』

孔子說:『我從衛國返回魯國以後,樂才得到整理,【雅】和【頌】各自得到了它們應有的合適位置。』

本章的記載有何重要歷史價值?

本章不包括後世所加標點,只有短短16個字,卻承載著一個極有價值的歷史文化信息。它告訴後人,孔子開始整理【詩經】的確切時間,是魯哀公十一年冬,即公元前484年冬季。這一年,孔子從衛國返回魯國,在他的精心整理下,將其中順序錯亂的作了調整:正其樂音,使音律不致於錯亂;正其樂章,使樂章各得所宜,合乎體制。這樣,【雅】【頌】便各得其所。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經孔子刪訂,收有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成爲儒學的一部重要典籍。幾千年來,它潛移默化,深入人心,純正人的思想,陶冶人的品行,寓教於樂,教化百姓,一直發揮著重要影響。

原中國孔子基金會會長匡亞明先生在【孔子評傳】中說:孔子晚年返回魯國以後,『專心從事文獻整理和教育事業,刪【詩】【書】,定【禮】【樂】,修【春秋】,並且繼續聚徒授業,培育治國賢才。』孔子在整理修訂並傳授這些經典的過程中,在繼承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溫故而知新』【論語·爲政】,從中引申、發揮出大量新的思想,從而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經典文化體系和教育體系,對中國五千年文明的延續、傳承和發展,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