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7·35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0-11-12 20:24

子曰:『奢則不孫孫:同『遜』,謙讓,恭順。不孫有越禮的意思,儉則固固:簡陋、鄙陋,這裡是寒酸的意思。與其不孫也,寧固。』

孔子說:『奢侈了就會越禮,過分節儉了就會寒酸。與其越禮,寧可寒酸。』

孔子因何在『不孫』與『固』之間選擇後者?

朱熹作注說:『奢儉俱失中,而奢之害大。』張居正也認爲:『蓋奢而不孫,則越禮犯分,將至於亂國家之紀綱,壞天下之風俗,爲害甚大。若儉而固,則不過鄙陋樸野而已。原其意猶有尚質之風,究其弊亦無僭越之罪,不猶愈於不孫者乎?』

春秋末期,奢侈豪華之風在各國諸侯、大夫中盛行,他們的生活享樂標準和禮儀規模都與周天子沒有區別。孔子對這種越禮、違禮的行爲極爲不滿。因此,講了上面的話。奢侈的弊端在于越禮,過分節儉的弊端在於簡陋、鄙陋,使人感到寒酸。相比之下,奢侈的弊端更大。故而在兩者之間,寧可選擇過分節儉,也要維護禮的尊嚴。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