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7·16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0-11-12 20:15

子曰:『加加:同『假』,給予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孔子說:『再給我幾年,到五十歲時去學習【周易】,就可以沒有大的過錯了。』

什麼是【易】?

【易】,指【周易】,它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包括【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易經】是殷周之際的作品,是一部占筮的書。【易傳】則成書於戰國時期,是用以解釋【易經】的。

【周易】與孔子有何密切關係?

從【易經】到【易傳】,經歷了800餘年。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著重於宗教巫術的『象數學派』和著重於哲學思想的『義理學派』。【易傳】在形式上利用了【易經】占筮的特殊結構和筮法,在內容上,受到筮法變化的啟示,依據對大量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觀察,揭示了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是一部哲學著作。這樣,就形成了哲學思想和宗教巫術相結合的特殊現象。

縱觀人類早期的認識發展歷史,世界各個民族都曾有過形形色色占卜的宗教巫術,這種預測的思維方法是人類認識發展中的一個進步。相傳伏羲氏『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周易·繫辭傳】後經文王的演繹,逐漸形成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這就是周人進行預測的筮法。記載這種方法及其預測內容的書,就叫【易經】。較之其它民族的宗教巫術,【易經】有兩個顯著特徵,一是它來源於對天、地、萬物以及人自身現象的觀察,它所記載的內容,除了占卜的方法以外,還有對實際生活的經驗總結。二是筮法的變爻具有條理性、系統性,變化無窮,啟發了後人運用變化的眼光觀察萬事萬物的能力,這就是爲什麼從周人的筮法中能夠發展出一套哲學思想體系的主要原因。

在從【易經】到【易傳】,從宗教巫術到哲學思想的漫長發展過程中,孔子發揮了承上啟下的關鍵性作用。【史記】記載:『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從孔子讀【易】時,編竹簡的繩子多次折斷這一點,可以看出他對【易經】的喜愛,以及學習、研究的刻苦程度。【帛書易傳·要】還記載:孔子對【易】的喜愛,可謂『居則在席,行則在囊』,手不釋卷。【易傳】舊稱十翼,司馬遷和班固在敘述【易】學的傳授世系時,都追溯到孔子。雖然不能說十翼都是孔子所作,但是,孔子以及孔門弟子在整理和傳授【易】學方面的傑出貢獻,是毋庸置疑的。

怎樣理解『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晚而喜【易】』。於是,有人懷疑本章所記『五十以學【易】』之說有誤,推測孔子學【易】應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即孔子自衛返魯,70歲左右時。他們沒有注意到,司馬遷講了『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之後,緊接著引用了【論語】中本章所記『假我數年』之語。其實,在孔子生活的那個年代,人到五十已是晚年,孔子說此話,應在50歲之前。

孔子說學【易】可以無大過,說明他是把【周易】當作人生哲學來讀的。他認爲,學好【周易】,可以明白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人生就可以沒有大的過失了。由此可見,孔子十分注重通過學習來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避免犯錯誤。孔子引用【易經】中的話『不恆其德,或承其羞』,強調有恆心對於人生成功的重要性,他的結論是:『不占而已矣。』【論語·子路】在他病危時,學生子路請求爲他祈禱,被他婉言拒絕了。【左傳·哀公六年】記載,楚昭王病重,拒絕祭神,孔子讚美他『知大道。』從這些史料中可以看出,孔子讀【易】,是著重於從義理上去研究和引申發揮的,他這種讀【易】的態度和方法,深深影響了後世儒家。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