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6·6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0-11-12 19:59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三月:意指時間長久不違仁,其餘,則日月日月:意指時間短暫至焉而已矣。』

孔子說:『顏回呀,他的心長久地不背離仁德,其餘的學生麼,只是偶爾有一時做到了仁而已。』

孔子這番議論對我們有何啟示?

孔子這段話告訴我們,進德修身,貴在持久。『德者,得也』,偶爾做到仁,比較容易,但不能持久,仁也終究不能成爲自己之所得。因此,一個人的品德修養如何,不能只看他一時一事的表現,而要看他能不能在各種環境下長久地堅守仁德。這既是一塊試金石,又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尤其是在遭遇人生困境時更是如此。

孔子周遊列國,有一次,在從陳國去蔡國的時候,被人圍困,斷絕糧食,七天沒有起火做飯,跟隨的弟子們都餓病了,爬不起床來,孔子仍弦歌不止。直爽的子路很不高興地問:『君子亦有窮乎?』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這就是說,君子在遭遇困厄的處境時,能堅守道義信念,堅守道德節操,而不受外界境遇的影響。小人則不然,在遭遇困厄的處境時,就會放肆地胡作非爲。君子與小人的區別,正在於遭遇窮困時的不同態度。君子有信仰,有道德,因而能固守仁德,保持節操;小人不講仁義,沒有道德底線,所以無所不爲,甚至會爲非作歹。

由此可知,長久地堅守仁德,是君子進德修身的目標和方向。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