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0-11-12 18:41

或曰:『雍雍:姓冉,名雍,字仲弓,孔門十哲之一,長於德行也仁而不佞音nìng濘:指能言善辯的巧言之才。』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口給:言詞不窮,嘴快話多,屢憎於人。不知其仁不知其仁:孔子說不知,並非真的不知道,而是否定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其指冉雍,孔子認爲冉雍還沒有達到『仁』的標準,焉用佞。』

有人說:『冉雍這個人有仁德,但沒有善辯之才。』孔子說:『何必要善辯之才呢?靠伶牙俐齒去和人辯駁,常常招人討厭。我不知道冉雍是否稱得上「仁」,又何必非要善辯之才呢?』

孔子因何看不上『御人以口給』的佞人?

從有人評價冉雍有仁德而沒有善辯之才這件事來看,崇尚能言善辯,已成爲當時的一種風氣,而孔子則並不看好那種靠伶牙俐齒去和人辯駁的人。這裡所說的『佞』,特指那些有口才而不正派的人。孔子認爲,『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因而他並不看好這種人,也非常厭惡當時那種能言善辯,播弄是非,或諂媚於人的不良風氣。

孔子曾評價『雍也簡』『回也如愚』『參也魯』,此三人都是孔子的高徒,都不是能言善辯之人。由此可知,孔門之教,重品德甚於重口才。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孔子並不是一概否定有口才的人,他最倚重的高足之一子貢,在『四科十哲』中列在言語科,利口巧辭,善於雄辯,辦事通達,孔子則以廟堂之貴器瑚璉來比喻他。由此可見,孔子看待人的口才,關鍵是看他把口才用在什麼地方,用於播弄是非,諂媚於人,便是奸佞小人;像子貢那樣用於利國利民的事業,就是正人君子。

孔子所不齒的那種靠善辯之才播弄是非,或諂媚於人的不良風氣,到孟子生活的戰國時代,在合縱勢力與連橫勢力衝突對決之中,演變成爲縱橫學說。有位叫景春的人對孟子說,公孫衍、張儀等縱橫家,『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起的大丈夫。孟子針鋒相對地反駁了他的觀點,認爲公孫衍、張儀這一派人物,利用諸侯國之間的矛盾,翻雲覆雨,挑撥離間,挑起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靠搖唇鼓舌、曲意順從諸侯的意志取得權勢,安享富貴,違背了以義事君的君臣之禮,奉行的是妾婦順從之道,怎麼能稱得上是大丈夫呢?真正的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關於『大丈夫』的這段名言,句句閃耀著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輝,直到今天,仍然是鼓舞人們奮勇向前的精神力量。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