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佈:賈陸英

2020-11-12 18:35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不出:不妄然出口,指不輕易說,恥躬躬:身,指自身而言之不逮音dài代:及,趕上。指做到也。』

孔子說:『古人的言論不輕易出口,是因為怕自己的行為跟不上,那是可恥的呀!』

『恥躬之不逮』體現了古者怎樣的學風?

本章講言與行的關係。古人出言謹慎,因為『恥躬之不逮』,把躬行不及,徒自輕言視為可恥。這反映出古者言行一致,把行動看得比言語更重要的優良學風。孔子舉古人以警示今人,促使人們反思,是不是對自己所說的話身體力行了。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傳達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類靈魂的詮釋者。把語言化為行動,不僅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而且需要優良的品行、負責任的態度來保證。因而,它遠比語言本身要困難得多。古人之所以不輕易說話,更不說隨心所欲的話,是因為他們以不能兌現自己的允諾而感到恥辱。作為一個君子,對於自己,一定要謹言慎行,心中想到的事情沒有付諸行動之前,是不可輕易掛在嘴上宣揚的。對於他人,切不可輕易許諾,輕易表態,要少說多做,說到做到,言行一致。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