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4·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0-11-12 18:27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音wū烏乎成名:憑什麼成就君子的美名。惡乎,憑什麼?君子無終食之間違違:離開、丟掉仁,造次造次:倉卒,匆忙必於是,顛沛顛沛:跌倒,比喻生活困難、窘迫必於是。』

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人所盼望得到的,不依道的要求得到它,是不應該接受的;貧與賤是人人所厭惡的,不依道的要求擺脫它,是不應該擺脫的。君子如果拋棄了仁德,憑什麼成就君子的美名呢?君子是不會在吃頓飯這樣短暫的時間內背離仁德的,在倉猝匆忙的時候必然是這樣,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必然是這樣。』

一個人,怎樣才能在面對富貴或貧賤的境域中,依然堅守仁道?

每個人都喜歡富貴,厭惡貧賤。孔子在本章中提出一個處富貴,去貧賤的基本原則,就是要『以其道』。這裡的『道』,指的就是仁道。要做到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違背仁道的要求,就必須加強自身修養,在培養自己的仁德方面下功夫。仁德乃是人內心中的境界,它決定、支配並隨時指導著人的言行。正因爲如此,孔子才問道:『君子去仁,惡乎成名』?他才要求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也就是要隨時隨處堅守仁道。

本章通過君子面對富貴或貧賤應堅守的道德底線,揭示出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哲理?

孔子提出:君子面對富貴,要以道取之;面對貧賤,要以道棄之。富貴與貧賤,都涉及人的切身利益,而君子在富貴與貧賤面前必須堅守的道,則是指道義、大義。

義利關係涉及人的核心價值觀,是儒學和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的命題。義,是指按照反映社會整體利益和要求的規範行事,是個人對社會應盡的責任,是維護公道、公正、公平、公共利益;利,是指個人的某種好處、益處,是私心、私慾、私事、私人利益。孔子肯定人都希望富貴,厭惡貧賤,同時又要求按照義的標準來決定對富貴、貧賤的取捨,不以不合道義的手段求取富貴,也不以不合道義的手段擺脫貧賤。孔子並沒有把義與利對立起來,他並不反對人們謀取正當的利益和富貴,他所反對的是那種見利忘義的行爲。對於利益和富貴,他主張『見利思義』【論語·問憲】、『見得思義』【論語·季氏】,『義然後取』【論語·憲問】,取之有道。對於不合道義而來的富貴,孔子把它比作天上的浮雲,不屑一顧。總之,義利相濟、以義制利,是孔子對義利關係的基本主張。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