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3·24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0-11-12 18:23

儀封人儀封人:儀,地名。封人,鎮守邊疆的官請見請見:見,讀四聲,與出現的『現』通用,意為請求接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見之:意為使孔子接見了他。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音sàng:此處指失掉官位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木鐸音duó多:以木為舌的銅鈴。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搖木鐸來召集百姓,或巡行振鳴以引起眾人注意。此處以木鐸比喻宣揚教化的人。』

儀邑的邊防官請求孔子接見他,說,『凡有君子來到這裡,我從沒有見不到的。』孔子的隨行學生告請孔子接見了他。出來後說:『你們幾位,何必為失掉官位發愁呢?天下無道已經很久了,上天將以孔老夫子為宣揚教化的人傳道於天下。』

儀封人『天將以夫子為木鐸』的評價說明什麼?

本章所記儀地邊防官對孔子的評價,至少說明了這樣幾點:第一,孔子在當時已是聞名天下,具有道德學問而受人仰慕的君子。第二,此人求見孔子之時,正是孔子失掉官位,被迫離開魯國,率弟子周遊列國之時。第三,此人對當時天下無道的局面頗為不滿,寄希望於孔子傳揚儒家道統,以挽救危局。他的話,表達了身處亂世的人們真誠而善良的願望。

當然,這只是當時人們對孔子的一種評價。在【憲問篇】第33、39章和【微子篇】第6、7等章,還記載了隱者們對孔子的另一種評價。如,認為孔子之所以如此棲棲遑遑,奔忙不定,『是為了顯弄善辯之才』;孔子不識時務,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孔子一行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不愛勞動,只想做官。如此等等。面對當時禮壞樂崩的社會危局,他們不理解、也不贊稱孔子奔走呼號,宣傳自己治世之道的做法,且有譏諷之意。這些隱士是道家的前身,影響所及,形成了道家主張出世的文化傳統。孔子對隱者們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是尊重的,而對他們消極避世的態度並不贊同。他所表達的『鳥獸不可與同群』的心跡,所展現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態度,形成了儒家主張入世的文化傳統。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