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3·19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佈:賈陸英

2020-11-12 18:18

定公定公:魯國國君,名宋。定是諡號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魯定公問:『君主使喚臣下,臣子服事君主,應當怎樣做呢?』孔子回答說:『君主按照禮的要求去使喚臣下,臣子就會忠心服事君主了。』

孔子答魯定公之問的側重點在哪裏?

孔子對魯定公之問的回答,側重點在於對君王的要求。孔子認為,君臣之禮雖有上下之分,但對於雙方則各有節制。為君者應當遵守君的禮節;為臣者應當遵守臣的禮節。在這一點上,君與臣的關係是雙向的、互盡義務的關係。而前提是君王對臣子要以禮相待,君王若能先盡君的禮節,自然能感召臣子,使臣子對君王盡忠。這是他在君臣關係上『執兩用中』,以求君臣和衷共濟、風雨同舟的主張。

歷史上,漢儒和宋儒對『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的詮釋,側重點不同。漢儒對這一章的解釋,強調君依禮待臣,臣也就能盡忠於君,側重於對君的要求,認為這是臣盡忠的前提;宋儒則說兩方面都是理之當然,君臣應各自盡心去做,即使君主無禮,臣下也應盡忠。由此可以窺見儒家思想發展的一些軌跡,在君臣關係上,愈往後,對君主的要求愈少而對臣下的要求愈苛刻,直至發展到不問是非的愚忠。兩相比較,漢儒的解釋更接近孔子原意。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