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2·20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佈:賈陸英

2020-11-12 17:57

季康子季康子:魯國大夫,姓季孫,名肥。康是諡號問:『使民敬忠以以:連詞,同『而』勸:勉勵。這裏是百姓自勉自勵的意思,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孝慈:指當政者自己實行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季康子問:『要使百姓對當政的人尊敬、忠心,又能加倍努力,該怎樣去做呢?』孔子說:『你用莊重的態度對待百姓,他們就會尊敬你;你對父母孝,對子弟慈,百姓就會忠於你;你提拔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會互相勉勵,加倍努力了。』

孔子答季康子問政的要害在哪裏?

本章中,季康子所問,是怎樣使百姓對當政的人尊敬、忠心,又能加倍努力,重在要求百姓怎樣做。而孔子所答,要害則是對當政者自身的道德行為提出要求。當政者要想得到百姓的尊敬,自己首先要臨之以莊,用莊重的態度對待百姓;要想得到百姓的忠心,自己首先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要想使百姓互相勉勵,加倍努力,自己首先要提拔善者而又教育能力差的人。這與他在【孝經】中論述天子、諸侯、卿大夫和士如何盡孝道,如何得到百姓的忠心,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一致的,思維的邏輯關係也是一致的。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