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1·6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論語問答錄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0-11-12 15:17

子曰:『弟子弟子:一種含義指學生,另一種含義指爲人弟和爲人子的少年,本章指後者入:指進到父親住處,或說在家則孝,出出:指走出家門就師學習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文:指古代文獻。』

孔子說:『年紀幼小的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出外要尊敬師長,言行要謹慎而又誠實可信,廣施仁愛於眾人,而親近其中有仁德的人。這樣實際做了以後,還有餘力和閒暇,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爲什麼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孔子認爲,對少年弟子的教育,要把德行、也就是有關仁德的幾個基本要求——孝悌、謹信、愛眾、親仁放在第一位;『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行』字,是躬行實踐的意思,強調弟子們首先要致力於德行修養,要實際去做,有餘力再學習文獻知識。這主要是從爲學的次序上說的,不能誤解爲重德輕文。一個少年弟子的成長進步,從學習的次序說,要從德行開始;從做人的要求說,還必須學文,二者不可偏廢。

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把這一章作爲總綱,分別按照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幾個部分,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寫成【訓蒙文】,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後經清朝人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爲【弟子規】,流傳甚廣,影響甚大。

餘力學文的『文』,是指具體的文化知識和技能嗎?

『文』,指古代文獻,其中包含著『人之所以爲人』的深刻道理。孔子所謂餘力學文,是指人文教育,也就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它當然包括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但絕不是單純的知識教育。

現代教育中,存在著一種重知識傳授,輕人文教育的弊端。有鑑於此,黨的教育方針強調『育人爲本,德育爲先』,正是繼承和弘揚了孔子治學之道的精神。提高民族素質,培養有用之才,必須把傳統教育中重視人格培養的優良傳統融入現代教育之中,使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加發揚光大。學校對於學生,家長對於兒女,千萬不要只重視他們具體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一定要把育人作爲根本,把教育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放在第一位,在此前提下,學好具體的知識和技能。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