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周紀二 顯王八年 衛鞅入秦

資治通鑑白話文作者:金色轟炸機發布:金色轟炸機

2020-9-26 11:52

孝公招賢 衛鞅入秦

顯王八年庚申、前361

周顯王8年庚申,公元前361年

孝公令國中曰:『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里,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丑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於是衛公孫鞅聞是令下,乃西入秦。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發布招賢令:『從前,我的祖先秦穆公,在岐山與雍城鳳翔縣之間行德政、練軍隊,幫助晉國平定了內亂。東邊與晉國以黃河為界,西邊稱霸於戎狄之間。國土擴大了千餘里,被周天子封為伯爵,各諸侯國都來朝賀,為後世子孫開創了萬世基業。

後來,國家出了厲公、躁公、簡公、出公這些昏庸的君主,內憂外患,國無寧日。於是,晉國向西越過黃河,奪去了我家祖先的西河之地,真是奇恥大辱。獻公繼位後,勵精圖治,遷都櫟陽臨潼,打算東征,光復穆公開創的基業。我每念及此,痛徹於心。

無論賓客還是大臣,只要能出奇計讓秦國強大,我就請他做大官、多拿錢,還給他分封土地做采邑。』

衛鞅聽到孝公招賢令,慨然西向,越黃河,投奔秦國而來。

公孫鞅者,衛之庶孫也,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痤,痤知其賢,未及進。會病,魏惠王往問之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諱,將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衛鞅,年雖少,有奇才,願君舉國而聽之!』王嘿然。公叔曰:『君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王許諾而去。公叔召鞅謝曰:『吾先君而後臣,故先為君謀,後以告子。子必速行矣!』鞅曰:『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殺臣乎!』卒不去。王出,謂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國聽衛鞅也!既又勸寡人殺之,豈不悖哉!』衛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監以求見孝公,說以富國強兵之術;公大悅,與議國事。

公孫鞅,衛國君主的庶孫,喜好法家學說,人稱衛鞅。以前,衛鞅在魏國宰相府中任職,宰相公叔痤得了重病,魏惠王前來探望。惠王問:『公叔若是一病不起,國家大事,我該託付給誰呢?』公叔說:『我府里的中庶子公孫鞅,雖然年輕,卻是個世上少有的奇才,請君主把國家託付給他治理。』魏惠王只是打哈哈,沒有表態。公叔痤接着說:『君主如果不用公孫鞅,那就殺了他,千萬別讓他離開魏國!』魏惠王假裝應允,離開了宰相府。公叔痤把公孫鞅叫到病榻前,說:『對不起啊衛鞅,我必須先替君主着想,然後才能替家臣考慮。先給君主出了主意,爾後才告訴你。趕快逃往去吧!』而公孫鞅卻表示不走,他說:『君上不能採納你的建議任用我,又怎麼會聽從你的建議殺了我呢?』所以他並沒有逃走。事實果真如此,魏惠王出了宰相府就對左右侍從說:『公叔病得很重,我很傷心啊。他想讓我把國家託付於衛鞅,轉眼又勸我殺了這個人,不是自相矛盾麼?真是病糊塗了。』

此時,秦孝公的招賢令衛鞅也看到了,這個招賢令就如同今天的大公司招聘,秦國這麼個大公司,給出了優厚的待遇去招攬天下有識之士,並且說不論國籍,只要能光復秦國大業,就請他做大官、賺大錢,還給他分封土地做采邑。秦國開出的條件很是誘人啊,像衛鞅這樣懷才不遇的人自然被吸引到秦國去謀取功名利祿了。於是,衛鞅西入秦,通過寵臣景監,得以求見秦孝公,表述了很多富國強兵的具體辦法,孝公聽得很興奮,經常和衛鞅一起商議國家大事。

公元前369年,韓、趙兩國輕易放棄了毀滅魏國的機會。魏國畢竟是大國,迅速恢復了戰鬥力,不斷給趙、韓兩國沉重打擊。國際形勢,瞬息萬變,機會不再幸運光臨。趙、魏、韓三家在強秦的壓迫下,短暫聯合,稍一安穩便互相攻擊,屢次引來秦國的大規模進攻。公元前362年,秦、魏在少梁陝西韓城決戰,秦國已經打到了魏國的家門口,越過了魏長城,直達黃河岸邊。這是一個重要標記,即吳起經營的西河之地,土崩瓦解。歸根結底,是魏武侯改變了文侯『聯合三晉,西拒秦國』的國策,種下了戰亂不斷的禍根。不僅如此,對於魏國而言,災難遠遠沒有結束,一波一波,接踵而至。

衛鞅是怎麼樣幫助秦國強盛的呢?這就是下一個問題衛鞅變法。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