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九十回 蘇秦合從相六國 張儀被激往秦邦 (1)

東周列國志作者:馮夢龍發布:福哥

2020-8-26 02:16

話說蘇秦、張儀辭鬼谷下山,張儀自往魏國去了。蘇秦回至洛陽家中,老母在堂,一兄二弟,兄已先亡,惟寡嫂在。二弟乃蘇代、蘇厲也。一別數年,今日重會,舉家歡喜,自不必說。過了數日,蘇秦欲出遊列國。乃請於父母,變賣家財,爲資身之費。母、嫂及妻,俱力阻之,曰:『季子不治耕穫,力工商,求什一之利,乃思以口舌博富貴,棄見成之業,圖未獲之利。他日生計無聊①,豈可悔乎?』

①無聊:沒有依靠。

蘇代、蘇厲亦曰:『兄如善於遊說之術,何不就說周王,在本鄉亦可成名,何必遠出?』

蘇秦被一家阻擋,乃求見周顯王,說以自強之術。顯王留之館舍。左右皆素知蘇秦出於農賈之家,疑其言空疏無用,不肯在顯王前保舉。蘇秦在館舍羈留歲余,不能討個進身。於是發憤回家,盡破其產,得黃金百鎰,制黑貂裘爲衣,治車馬僕從,遨遊列國,訪求山川地形,人民風土,盡得天下利害之詳。如此數年,未有所遇。聞衛鞅封商君,甚得秦孝公之心,乃西至咸陽。而孝公已薨,商君亦死,乃求見惠文王。惠文王宣秦至殿,問曰:『先生不遠千里而來敝邑,有何教誨?』

蘇秦奏曰:『臣聞大王求諸侯割地,意者欲安坐而並天下乎?』

惠文王曰:『然。』

秦曰:『大王東有關河,西有漢中,南有巴蜀,北有胡貉,此四塞之國也。沃野千里,奮擊百萬,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臣請獻謀效力,並諸侯,吞周室,稱帝而一天下,易如反掌。豈有安坐而能成事者乎?』

惠文王初殺商鞅,心惡遊說之士,乃辭曰:『孤聞「毛羽不成,不能高飛。」先生所言,孤有志未逮,更俟數年,兵力稍足,然後議之。』

蘇秦乃退,復將古三王五霸攻戰而得天下之術,匯成一書,凡十餘萬言,次日獻上秦王。秦王雖然瀏覽,絕無用蘇秦之意。再謁秦相公孫衍,衍忌其才,不爲引進。

蘇秦留秦復歲余,黃金百鎰,俱已用盡,黑貂之裘亦敝壞,計無所出。乃貨其車馬僕從,以爲路資,擔囊徒步而歸。父母見其狼狽,辱罵之。妻方織布,見秦來,不肯下機相見。秦餓甚,向嫂求一飯,嫂辭以無柴,不肯爲炊。有詩爲證:

富貴逢人成骨肉,貧窮骨肉亦途人。

試看季子貂襲敝,舉目雖親盡不親。

秦不覺墮淚,嘆曰:『一身貧賤,妻不以我爲夫,嫂不以我爲叔,母不以我爲子,皆我之罪也!』

於是簡書篋中,得太公【陰符】一篇,忽悟曰:『鬼谷先生曾言:「若遊說失意,只須熟玩此書,自有進益。」』

乃閉戶探討,務窮其趣,晝夜不息。夜倦欲睡,則引錐自刺其股,血流遍足。既於【陰符】有悟,然後將列國形勢,細細揣摩,如此一年,天下大勢,如在掌中。乃自慰曰:『秦有學如此,以說人主,豈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位者乎?』

遂謂其弟代厲曰:『吾學已成,取富貴如寄①,弟可助吾行資,出說列國。倘有出身之日,必當相引。』①寄:寄託。

復以【陰符】爲弟講解。代與厲亦有省悟,乃各出黃金,以資其行。

秦辭父母妻嫂,欲再往秦國,思想:『當今七國之中,惟秦最強,可以輔成帝業。可奈秦王不肯收用。吾今再去,倘復如前,何面復歸故里?』

乃思一擯秦之策,必使列國同心協力,以孤秦勢,方可自立。於是東投趙國。時趙肅侯在位,具弟公子成爲相國,號奉陽君。蘇秦先說奉陽君,奉陽君不喜。秦乃去趙,北游於燕,求見燕文公,左右莫爲通達。居歲余,資用已罄,飢餓於旅邱。旅邱之人哀之,貸以百錢,秦賴以濟。適值燕文公出遊,秦伏謁道左。文公問其姓名,知是蘇秦,喜曰:『聞先生昔年以十萬言獻秦王,寡人心慕之,恨未得能讀先生之書。今先生幸惠教寡人,燕之幸也。』

遂回車入朝,召秦入見,鞠躬請教。蘇秦奏曰:『大王列在戰國,地方二千里,兵甲數十萬,車六百乘,騎六千匹,然比於中原,曾未及半。乃耳不聞金戈鐵馬之聲,目不睹覆車斬將之危,安居無事,大王亦知其故乎?』

燕文公曰:『寡人不知也。』

秦又曰:『燕所以不被兵者,以趙爲之蔽耳。大王不知結好於近趙,而反欲割地以媚遠秦,不愚甚耶?』

燕文公曰:『然則如何?』

秦對曰:『依臣愚見,不若與趙從親,因而結連列國,天下爲一,相與協力御秦,此百世之安也。』

燕文公曰:『先生合從②以安燕國,寡人所願,但恐諸侯不肯爲從耳。』

②從:縱。

秦又曰:『臣雖不才,願面見趙侯,與定從約。』

燕文公大喜,資以金帛路費,高車駟馬,使壯士送秦至趙。

適奉陽君趙成已卒,趙肅侯聞燕國送客來至,遂降階而迎曰:『上客遠辱,何以教我?』

蘇秦奏曰:『秦聞天下布衣賢士,莫不高賢君之行義,皆願陳忠於君前,奈奉陽君妒才嫉能,是以游士裹足而不進,卷口而不言。今奉陽君捐館舍①臣故敢獻其愚忠。臣聞「保國莫如安民,安民莫如擇交。」當今山東之國,惟趙爲強。趙地方二千餘里,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數年。秦之所最忌害者,莫如趙。然而不敢舉兵伐趙者,畏韓、魏之襲其後也。故爲趙南蔽者,韓、魏也。韓、魏無名山大川之險,一旦秦兵大出,蠶食二國,二國降,則禍次於趙矣。臣嘗考地圖,列國之地,過秦萬里諸侯之兵,多秦十倍,設使六國合一,並力西向,何難破秦。今爲秦謀者,以秦恐嚇諸侯,必須割地求和。夫無故而割地,是自破也。破人與破於人,二者孰愈?依臣愚見,莫如約列國君臣會於洹水,交盟定誓,結爲兄弟,聯爲唇齒。秦攻一國,則五國共救之,如有敗盟背誓者,諸侯共伐之。秦雖強暴,忌敢以孤國與天下之眾爭勝負哉?』

①捐館舍:捐棄館舍,即死去,一般稱捐館。

趙肅侯曰:『寡人年少,立國日淺,未聞至計。今上客欲糾諸侯以拒秦,寡人敢不敬從!』

乃佩以相印,賜以大第。又以飾車百乘,黃金千鎰,白璧百雙,錦繡千匹,使爲『從約長』。

蘇秦乃使人以百金往燕,償旅邸人之百錢。正欲擇日起行,歷說韓、魏諸國。忽趙肅侯召蘇秦入朝,有急事商議。蘇秦慌忙來見肅侯。肅侯曰:『適邊吏來報:「秦相國公孫衍出師攻魏,擒其大將龍賈,斬首四萬五千,魏王割河北十城以求和。衍又欲移兵攻趙。」將若之何?』

蘇秦聞言,暗暗吃驚:『秦兵若到趙,趙君必然亦效魏求和,「合從」之計不成矣!』

正是「人急計生』,且答應過去。另作區處。乃故作安閒之態,拱手對曰:『臣度秦兵疲敝,未能即至趙國,萬一來到,臣自有計退之。』

肅侯曰:『先生且暫留敝邑,待秦兵果然不到,方可遠離寡人耳。』

這句話,正中蘇秦之意,應諾而退。蘇秦回至府第,喚門下心腹,喚做畢成,至於密室,吩咐曰:『吾有同學故人,名曰張儀,字餘子,乃大梁人氏。我今予汝千金,汝可扮作商賈,變姓名爲賈舍人,前往魏邦,尋訪張儀。倘相見時,須如此如此。若到趙之日,又須如此如此。汝可小心在意。』

賈舍人領命,連夜望大梁而行。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