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十一回 越職上書

岳飛新傳作者:王曾瑜發佈:華夏士子

2020-8-19 18:09

建炎元年六、七月問,岳飛向宋高宗懇切上長書言事。他責備黃潛善、汪伯彥等人無意恢復故疆,迎還徽、欽二帝,卻欲退避到長安即京兆府,治長安、萬年,今陝西西安市、襄陽即襄陽府,治襄陽,今湖北襄樊市、揚州等地,『在苟安之漸,無遠大之略』。中原的百姓將會感到失望。即使將帥們拼死作戰,也無成功的可能。岳飛請求皇帝改變主意,取消去三州『巡幸』的沼令,車駕還東京,主持大計。乘着金軍怠懈的機會,親率大軍,渡河北伐,則『中原之地指期可復』。【1】

這是岳飛第一次正式批評朝廷的投降政策。北伐還是南逃,進駐開封還是退居揚州,是當時抗戰派和投降派鬥爭的焦點之一。李綱和宗澤都是在這個問題上據理力爭,寸步不讓的。經過一年多的錘鍊,岳飛作為一個二十五歲的青年,其批評居然切中投降派的要害,這表明了他已具備超人的見識。

在宋朝官場崇文抑武的風習下,武將被視為粗人,對其文化也並無什麼要求,有的大將甚至目不識丁。【2】岳飛本人自幼並無機會受良好的教育,至此居然能單獨上書言事,足見他有相當的文化水平。他身為『區區武弁』,【3】其見識卻已不同凡響,這自然與本人的文化水平有關。宋時因印刷術的之普及,文化教育勢必有很大發展。南宋初年,文人上書言事,極為普遍。例如席益任中書舍人一年有餘,曾『閱二千餘書』,足見其多。但是岳飛作為一個低等偏將上書,則無疑是鳳毛麟角,甚至是絕無僅有的。

趙宋的家規是以文制武,有意貶低和壓抑武人。按照官制,一般由文臣樞密使統管軍政,與『三衙』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形成文尊武卑的關係。三衙長官雖為武將之首,參見宰相和執政時,必須『執檛』『謁拜』,這是宋時偏裨參見將帥的『軍禮』,辭別時,心須恭敬作揖。連武將參與軍政大計,也被視為越軌行為。【4】岳飛不過是一個從七品的下級小武官,在這個鄙視武夫的時代裏,他居然敢於上書規諫皇帝,指斥宰執,評議時政,這無疑需要非凡的膽識和勇氣。

黃潛善和汪伯彥看到岳飛的上書,憑着兩顆顢頇的頭腦,自然是嗤之以鼻。他們輕易地作出了『小臣越職,非所宜言』的批示。【5】岳飛不僅被革掉官職,還被削除軍籍,趕出兵營,『孤孑一身,狼狽羈旅』,【6】,一時連生計也無着落。

岳飛遭受如此嚴歷的打擊和迫害,但他胸中的烈火卻並未被澆滅。他懷着『盡忠報國』的激情,直奔河北抗金前線。【7】


【1】岳飛上書有幾千字,今已佚失,僅剩概略。據【金倫稡編】卷10【南京上皇帝書略】,岳飛上書,將李綱和黃潛善、江伯彥一併指責,相提並論,這是他作為一個偏禆,不了解朝庭爭議內幕之故。李綱六月到南京後,建議以長安為西都,襄陽為南都,建康為東都,但作為萬不得己的退卻之所,他主張皇帝仍應回開封去,參見【要錄】卷6建炎元年六月庚申。岳飛上書應在李綱建議之後,即當年六、七月間。

【2】如劉光世、韓世忠文化很低,見羅大經【鶴林玉露】乙編卷6【鳥石題名】,費袞【梁溪漫志】卷8【韓蘄王詞】。

【3】【金佗稡編】卷13【辭建節第三札子】。

【4】據【要錄】卷33建炎四年五月壬子,卷47紹興元年九月甲寅,席益任中書舍人一年有餘,他所閱上書見【金佗續編】卷27黃元振編岳飛事跡。

【5】汪澡【浮溪集】卷1【行在越州條具時政】,【會編】卷145,【要錄】卷42紹興元年二月癸巳,周密【齊東野語】卷2【張魏公三戰本末略·淮西之變】。

【6】【金佗稡編】卷11【乞以明堂恩奏張所男宗本奏】。

【7】岳飛建炎初南京上書,實為他個人成長史的重要篇頁。在【金佗稡編】問世前,人們不知此事。李心傳看過岳飛後來的奏,卻『不知所論何事』,又在【要錄】卷8建炎元年八月乙亥作康王稱帝前,岳飛『至北京,論事,罪廢』。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