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 简介 目录 A-AA+ 书签 查字

             

6.19.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集释作者:程树德,钱穆,杨伯峻发布:华夏士子

2020-7-1 19:42

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考证《刘氏正义》:《汉书古今人表》列知仁之目.亦引此文说之.《穀梁僖元年传》有“中知以上.中知以下”之文.然则此两言中人谓中知矣.中人为中知.则上谓上知.下谓愚也.颜师古《人表注》解此文以中人为《中庸》.失之

集解王曰:“上.谓上智之所知也.两举中人.以其可上可下也.”

唐以前古注《皇疏》:此谓为教化法也.《师说》云:就人之品识大判有三.谓上中下也.细而分之则有九也.有上上.上中.上下也.又有中上.中中.中下也.又有下上.下中.下下也.凡有九品.上上则是圣人.圣人不须教也.下下则是愚人.愚人不移.亦不须教也.而可教者.上中以下.下中以上.凡七品之人也.今云“中人以上可以语上”.即以上道语于上分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虽不可语上.犹可语之以中.及语之以下.何者.夫教之为法.恒导引分前也.圣人无须于教.故以圣人之道可以教颜.以颜之道可以教闵.斯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又以闵道可以教中品之上.此则中人亦可语上也.又以中品之上道教中品之中.又以中品之中道教中品之下.斯即中人亦有可以语之以中也.又以中品之下道教下品之上.斯即中人以下可以语中.又以下品之上道教下品之中.斯即中人以下可以语下也.此云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大略言之耳.既有九品.则第五为正中人也.以下即六七八也.以上即四三二也

集注语.告也.言教人者当随其高下而告语之.则其言易入而无躐等之弊也.张敬夫曰:“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盖中人以下之质.骤而语之.太高.非惟不能以入.且将妄意躐等而有不切于身之弊.亦终于下而已矣.故就其所及而语之.是乃所以使之切问近思而渐进于高远也.”

余论《黄氏后案》:《王注》言可上可下.甚分明.《释文》:“‘以上’之上时掌反.注‘可上’同.”是申王意以定读也.中人以上.是中人而能上进者.中人以下.是中人而下流者.以之训而.详见王氏释词也.《刘氏正义》:孔子罕言利.命.仁.性与天道.弟子不可得闻.则是不可语上.观所答弟子诸时人语各有不同.正是因人才知量为语之.可知夫子循循善诱之法.刘开《论语补注》:天下无生而可以语上之人.以夫子之圣.犹必下学而上达.况贤人乎.故即有中人以上之资.必学造乎中人以上.而后可与闻斯道焉.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也.”故今之所谓中人以上.即昔之不安于中人者也.今之所谓中人以下.即昔之自安于中人者也.然则可以语上者无常.中人能不力乎.不可语上者皆是.中人敢自恃乎.吾故为之说曰:凡上焉者皆无不可语者也.凡下焉者皆无一可语者也.唯有中人介乎可语不可语之间.力能上则吾以是启之.甘于下则吾不能以是教之矣.如是而后圣人之意昭若发蒙.读书贵善会.然哉

《道德经第卌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为道”.儒道二学俱有此说.诚知其然也矣.概上士所见闻.备而博奥.下士所见闻.偏而浅显.以所偏而辨所备.如坐井观天.以所显而识所奥.更不通其义.显者易见也.舍显象而取奥义.此下士所以笑也

白话译文
论语新解》先生说:“中才以上的人,可和他讲上面的,即高深的。中才以下的人,莫和他讲上面的,只该和他讲浅近的。”
论语译注》孔子说:“中等水准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准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