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六十七回 朱泚敗死彭原城 李晟誘誅田希鑒  之三

唐史演義作者:蔡東藩發佈:福哥

2020-6-16 05:03

浙江東西節度使韓滉,效順唐廷,貢獻不絕,或譖他聚兵修城,陰蓄異志,德宗又未免起疑,密問李泌。泌願百口保滉,且言滉性忠直,不附權貴,因致毀謗交加,幸乞詳察!德宗尚未肯信,經泌再三剖解,力祛主惑,最後復獻議道:『滉子韓皋,現為考功員外郎,今因乃父被謗,幾至不敢歸省,現在關中饑荒,斗米千錢,惟江東尚稱豐稔,若陛下遣皋歸省,令滉速運糧儲,接濟關中,這是朝廷大計,幸陛下俯聽臣言,決不誤事!』

德宗乃賜皋緋衣,遣皋南歸,且諭皋道:『卿父近遭疑謗,朕皆不信,惟關中乏糧,須由卿父趕緊籌給,幸勿延誤。』

皋歡躍而去,及與父相見,備述上語,滉感激涕零,即日發米百萬斛,運送關中。皋但留五日,亦即遣他還朝。陳少游聞滉發糧,也貢米二十萬斛,偏劉洽攻克汴州,得李希烈起居注云:『某月某日,陳少游上表歸順。』

這事一傳十,十傳百,少游也有所聞,免不得羞慚無地,鬱郁病死。猶有恥心,還算天良未曾喪盡。德宗尚追贈太尉,賻贈如儀。於韓滉則疑之,於少游則贈之,主德可知。淮南大將王韶,欲自為留後,滉遣使與語道:『汝敢為亂,我即日全師渡江,來誅汝了。』

韶懼不敢動。

德宗聞知,喜語李泌道:『滉不但鎮定江東,且並能鎮定淮南,真不愧為大臣。但非如卿知人,朕幾誤疑及滉了。』

至此才曉得麼?又加滉同平章事,兼江淮轉運使。滉運江淮粟帛,西入關中,幾無虛月,朝廷始安。越年,復改易年號,稱為貞元元年,頒詔大赦。

新州司馬盧杞,遇赦得還,轉任吉州長史,欣然告人道:『我必再得重用。』

果然歷時無幾,德宗令給事中袁高草制,擬任杞為饒州刺史。高不肯下筆,奏稱:『杞反易無常,卒致乘輿播遷,海內瘡痍,奈何復用?』

德宗不從,顧令別官草制,補闕陳京趙需裴佶宇文炫盧景亮等,聯名上疏,極言杞罪。袁尚又申詞劾奏,德宗乃語李勉道:『廷臣多不直盧杞,朕意擬授他小州,何如?』

勉答道:『陛下君臨四海,如欲用杞,就使畀他大州,亦無不可。只惜天下失望,終累聖明呢。』

乃只授杞為澧州別駕。杞病死澧州,李泌入見德宗道:『外人或議陛下為桓靈,今觀陛下貶死盧杞,恐堯舜亦有所未及呢。』

德宗甚喜,繼又皺着眉頭道:『河中未靖,朕遣孔巢父宣慰,反被李懷光殺死,這卻是一件大患哩。』

泌答道:『當今可患的事件,不止一端。若懷光擅據河中,虐殺使臣,為天下所共棄,將來必被大軍梟滅,臣竊謂不足憂呢。』

德宗復道:『吐蕃助討朱泚,朕曾許畀安西北庭等地,今吐蕃求如前約,朕不便食言,看來只好割畀了。』

泌諫阻道:『安西北庭,民性驍悍,足以控制西域,捍衛邊疆,奈何拱手讓人?況吐蕃曾受逆賂,勒兵觀望,大掠而去,何足言功,陛下決不宜割地。』

孔巢父被殺,及吐蕃求地,俱借德宗口中敘過,以省筆墨。德宗乃拒絕番使,遣李晟為鳳翔隴右節度使,進爵西平王,令屯田儲粟,控制吐蕃,再命渾瑊駱元光等,往討懷光。

晟奉命將行,適李楚琳入朝,即請與同往鳳翔,乘便處死,為叛逆戒。德宗以京都新復,反側宜安,不肯遽許,但留楚琳在京,任為金吾大將軍。晟雖未便違敕,心下總不以為然。及馳至鳳翔,查出謀殺張鎰的將士,共十餘人,首惡叫作王斌,剖心祭鎰,余俱斬首,眾皆股慄。會吐蕃借索地為名,入寇涇州,節度使田希鑒,貽書李晟,乞請濟師。晟語親將史萬歲道:『李楚琳幸得逃生,田希鑒尚在涇原,我決不使漏網了。』

遂命萬歲率精兵三千,作為先行,自率五千騎繼進。虜兵素憚晟威名,聞他到來,陸續退去。及晟至涇州,已是烽煙靜息,塞漠安恬。希鑒出城迎謁,晟與他寒暄數語,並轡入城,下馬登堂,開樽話舊,兩下裏很是投機,並不露一些形跡。希鑒妻李氏,與晟雖是疏族,究系同宗,當由希鑒令她出見,排敘輩分,應呼晟為叔父,晟亦視若侄女,改稱希鑒為田郎。嗣是朝夕過從,屢與歡宴。

盤桓了好幾日,晟擬還師,因語希鑒道:『我留此已久,日承款待,未免疚心,今欲歸鎮,亦應具一杯酒,聊報田郎。且諸將多系故人,俱請邀至敝營,舉觴話別。』

希鑒唯唯從命。晟營本在城外,返營後暗囑史萬歲,專待明日行事。翌日巳牌,營中已整備酒席,候希鑒等到來,希鑒與諸將鼓興出城,趨入晟營。晟迎他入座,且語涇原諸將道:『諸君到此,請自通姓名爵裏,以便序座。』

諸將一一報明,依晟派定座席,鞠躬坐下。忽有一將報畢,晟忽勃然道:『汝實有罪,不應列座。』

遂呼史萬歲入帳,指麾軍士,將他推出斬首。軍士持首還報,希鑒不覺心驚,勉強坐在晟側。晟笑語希鑒道:『田郎!汝亦不得無罪。』

希鑒正思答辯,已被史萬歲上前拖出,令軍士縛住希鑒。晟復正色道:『天子蒙塵,汝乃擅殺節度使,受賊偽命,今日尚有面目來見我麼?』

說得希鑒魂飛天外,不能對答一詞。小子有詩詠道:

叛臣竟復握兵符,不死何由伏賊辜。

杯酒邀來伸國法,涇原才識有天誅。

未知希鑒性命如何,且至下回說明。


【後評】

朱泚攻奉天累月,卒不能下,及退還長安,得李懷光之相與連結,復不能分兵四出,略奪唐土,李晟一舉,長安即破,輾轉奔至彭原,仍為部將所殺。泚之無能,可以想見。然亦由去順效逆,自速其禍,人心去而身首即隨之耳。李希烈李懷光等,逆同朱泚,若乘收復京城以後,即命李晟渾瑊等,分軍進討,當可立平,乃回都盛宴,苟且偷安,猶且遣使宣慰,令陷死地,顏真卿效節於前,孔巢父遇害於後,人謂德宗好猜,曾宗豈徒蹈好猜之失者?蓋亦猶是祖若考之庸柔,而未克自振也。李楚琳田希鑒等,反覆無常,可討不討,李晟欲誅楚琳,復不見許,惟希鑒為晟所誅;聊快人意,有靖國之忠臣,無靖國之英主,惜哉!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