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五十六回 九節度受制魚朝恩 兩叛將投降李光弼

唐史演義作者:蔡東藩發布:福哥

2020-6-16 05:03

卻說史思明自圍攻太原,被李光弼擊退後,還守范陽,應五十四回。慶緒封他為媯川王,兼范陽節度使。范陽本安氏巢穴,凡祿山所得兩京珍寶,多半運往,堆積如山。思明恃富生驕,便欲取范陽為己有,不服慶緒節制。慶緒又失去洛陽,走保鄴郡,李歸仁等有眾數萬,潰歸范陽,沿途剽掠,人物無遺。思明乘勢招徠,並將他所掠各物,一一截住,勢益富強。慶緒在鄴,四面徵兵,蔡希德田承嗣武令珣等,先後趨集,復得六萬人,獨思明不發一卒,亦不通一使,慶緒知他懷貳,特遣阿史那承慶安守忠李立節三人,率五千騎詣范陽,借徵兵為名,囑令偵襲。思明聞兩人入境,已料他不懷好意,即與部下密商。一個乖似一個。

判官狄仁智道:『大夫為安氏臣,無非憚他凶威,勉承奔走,今安氏失勢,唐室中興,大夫何不率眾歸唐,自求多福呢?』

裨將烏承玭亦道:『慶緒似葉上露,不久必亡,大夫奈何與他同盡?不如歸款唐廷為是。』

思明也以為然,遂設伏帳外,自率眾數萬出迎。既見承慶守忠,即下馬行禮,握手道故,備極殷勤。承慶等如何下手,只好隨入城中。思明即引承慶等入廳,張樂設宴,飲至半酣,擲杯為號,伏兵突入,竟將承慶等三人拿下,一面收截來騎甲兵,給貲遣散。乃令部將竇子昂奉表唐廷,願將所部十三郡,及兵十三萬人歸降。並令偽河東節度使高秀岩,亦拜表投誠。肅宗大喜,召見子昂,慰撫交至,即敕封思明為歸義王,仍兼范陽節度使,子七人皆除顯官。封賞太急。授秀岩雲中太守,諸子亦得列職。且遣內侍李思敬,與前信都太守烏承恩,馳往宣慰,使率部眾討慶緒。思明受了冊封,立斬安守忠、李立節兩人,表明誠意。只阿史那承慶與有舊交,釋置不問。承恩遍歷河北,宣布詔旨。滄瀛安深德棣等州皆降,惟相州尚屬安氏,河北大勢,也統算平復了。

未幾為至德三載,上皇加肅宗尊號,稱為光天文武大聖孝感皇帝。肅宗也加奉上皇尊號,稱為聖皇天帝。父子天性相關,何必虛名施報。大赦改元,仍以載為年,稱至德三載為乾元元年。立淑妃張氏為皇后,命李輔國兼太僕卿,兩人內外勾結,勢傾朝野,且屢引子以母貴的成語,諷示肅宗。肅宗以興王佋雖為後出,究竟年幼序卑,不便立儲,嘗語考功郎中李揆道:『朕意欲立俶為太子,卿意何如?』

揆再拜稱賀道:『這是社稷幸福,臣不勝大慶呢。』

肅宗乃改封楚王俶為成王,越數日即立為太子,更名為豫。

同平章事張鎬,素性簡澹,不事中要,後與輔國,皆不喜鎬,嘗有讒言。會鎬上言:『史思明因亂竊位,人面獸心,萬不可恃。新任滑州刺史許叔冀,狡猾多詐,臨難必變。』

肅宗以為過慮,不切事機,遂罷為荊州防禦使,所有兼任河南節度使一缺,易委崔光遠接任。崔曾將西京獻賊,奈何不誅,反加重任?不到半年,史思明逆跡昭著,竟復叛唐自主,且稱起大聖燕王來了。自張鎬罷去後,接連是李光弼奏請,謂:『思明凶狡,必將叛亂,應令烏承恩就便預防。』

肅宗還是未信。光弼又上第二次密奏,勸肅宗用承恩為范陽副使,且賜阿史那承慶鐵券,令圖思明。肅宗乃依計照行。

看官!你道光弼何故要重用承恩?原來承恩父名知義,曾任平盧節度使,思明嘗居知義麾下,感他厚待,因此承恩守信都,城為思明所陷,承恩陷入賊中,思明待以客禮,縱令南還。及承恩奉敕宣慰,思明格外恭敬,視若上賓。承恩有所陳請,思明多曲意相從。光弼偵知情事,因欲就承恩身上,誘取思明。肅宗從光弼言,授承恩為范陽節度副使,且令轉賜阿史那承慶鐵券。

承恩秘而未發,但出私財聯絡部曲,且數着婦人衣,詣諸將營,勸令效忠唐室。諸將或轉告思明,思明當然生疑,遂延承恩入宴,留宿府中,陰令心腹二人,伏住床下,一面命承恩少子,夜入省父,承恩私語少子道:『我受命除此逆胡,當授我為節度使。』

語尚未畢,那床下即衝出兩人,大呼而去,承恩自知謀泄,慌得腳忙手亂,門外已有胡兵擁入,立將承恩父子拿下,並搜承恩行囊,得鐵券及光弼文牒,一併獻與思明。思明責承恩道:『我有何負汝,乃欲害我?』

承恩無詞可答,只好說是李光弼主謀。思明乃集將佐吏民,西向大哭道:『臣率十三萬眾歸降朝廷,何事負陛下,乃欲殺臣?』

隨即喝令左右,榜殺承恩父子,並索得承恩黨與二百餘人,盡行殺死。獨承恩弟承玭,為思明部下裨將,得脫身走太原,思明遂囚住中使李思敬,且令狄仁智張不矜草表,請誅光弼。表既草就,不矜持示思明,及將入函,復由仁智削去。不料事又被泄,由思明召入二人,詰問罪狀,且顧語仁智道:『我用汝垂三十年,今日罪當斬首,乃汝負我,非我負汝。』

仁智厲聲道:『人生總有一死,得盡忠義,死也值得。若從大夫造反,不過虛延歲月,將來死且遺臭,何如速死為愈呢!』

久居賊中,不染賊習,卻是個好男兒。思明怒起,喝令侍從將仁智捶死,不矜亦隨斃杖下,另遣他人草表,傳達唐廷。肅宗乃頒敕慰諭,統推在承恩一人身上,謂非朝廷與光弼意。看官!你道史思明是個小兒,肯聽唐朝皇帝的誑言嗎?益使悍賊輕視。更可笑的,是命九節度出討安慶緒,反差一個宦官魚朝恩,去做觀軍容使,監製這九節度,這真是越弄越錯了。一折便下,筆如潮流。

九節度使為誰?就是朔方節度郭子儀、河東節度李光弼、澤潞節度王思禮、淮西節度魯炅、興平節度李奐、滑濮節度許叔冀、鎮西兼北庭節度李嗣業、鄭蔡節度季光琛、河南節度崔光遠,這九節度麾下的馬兵步兵,合將攏來,差不多有五六十萬。肅宗本擬令子儀為統帥,只因光弼與子儀,功業相等,難相統屬,所以不置元帥,特創一個觀軍容使的名目,令宦官魚朝恩充職。朝恩曉得甚麼兵法,不知他如何運動,得此美差,赫赫威靈的九節度使,竟要這閹奴前來監督,叫他們如何服氣呢?評論得當。

子儀先引兵至河東,至獲嘉縣,破賊將安太清,太清走保衛州,安慶緒盡發鄴中部眾,親自帶領,往救太清。子儀用埋伏計,誘賊近壘,呼起伏兵,一陣攢射,頓將慶緒擊走,遂拔衛州。慶緒奔還鄴城,子儀乃會集九節度兵馬,陸續圍鄴,慶緒大懼,急向思明處求援,情願把位置讓與思明。思明遂自稱大聖燕王,出兵陷魏郡,留駐觀變。光弼在軍中倡議道:『思明既得魏郡,尚按兵不進,明明是待我懈弛,恰好來掩我不備呢。為今日計,且由我軍與朔方軍,同逼魏城,與他一戰,我料他鑒嘉山覆轍,必不敢輕出。嘉山事見五十一回。這邊尚有七路大軍,足下鄴城,鄴城拔,慶緒死,再合全師攻思明,思明雖狡,也無能為了。』確是萬全計策。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