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十一回 懸繪像計殺敵臣 造浮梁功成採石

宋史演義作者:蔡東藩發布:福哥

2020-6-16 04:36

卻說南漢主劉鋹,被宋軍擒住,押送汴都。太祖御崇德門,親受漢俘,當即宣諭責鋹。鋹此時反不慌不忙,向前叩首道:『臣年十六僭位,龔澄樞、李托等,俱先考舊人,每事統由他作主,臣不得自專。所以臣在國時,澄樞等是國主,臣實似臣子一般,還乞皇上明察!』史稱鋹善口辯,即此數語,已見辯才。

太祖聞奏,乃命大理卿高繼申,審訊澄樞等一干人犯,得種種好諛情狀,當即請旨,將澄樞、李托推出午門外斬首,特詔赦鋹,授檢校太保右千牛衛大將軍,封恩赦侯。鋹有可誅之罪,赦且封之,刑賞兩失矣。

鋹謝恩退朝,當有大宅留着,俾他居住。鋹弟保興,亦得受封為右監門左僕射,所有蕭漼以下各官屬,俱授職有差。潘美等凱旋後,載歸劉鋹私財,由太祖仍然給還,尚有美珠四十六瓮,金帛相等。鋹用美珠結成一龍,頭角爪牙,無不畢具,且極巧妙,當下入獻大內。太祖瞧着,語左右道:『鋹好工巧,習與性成,若能移治國家,何至滅亡?』左右皆唯唯稱是。

一日,太祖幸講武池,從官未集,鋹先稟見,由太祖賜酒一卮。鋹接酒不飲,竟叩頭流涕道:『臣承祖父基業,違拒朝廷,致勞王師征討,罪固當誅,陛下既待臣不死,臣願做個大梁百姓,沐德終身。承賜卮酒,臣未敢飲。』你也怕死,為何置鋹殺人?

太祖道:『你疑此酒有毒麼?朕推心置腹,怎敢暗計殺人?』

說着,命左右取過鋹酒,一飲而盡,復另酌一卮賜鋹。鋹飲畢拜謝,面上很有慚色。原來鋹在廣州,專用毒酒害死臣下,所以推己及人,也恐太祖用此一法。其實也應該鴆死。太祖不但無心加害,且加封鋹為衛公,這且擱下不提。

且說南漢既平,南唐主煜震恐異常,遣弟從善上表宋廷,願去國號,改印文為江南國主,且請賜詔呼名。太祖准他所請,惟厚待從善,除常賜外,更給他白銀五萬兩,作為贐儀。

看官道是何因?原來江南主李煜,曾密貽趙普,計銀五萬兩,普據實入奏,太祖道:『卿盡可受用,但復書答謝,少贈來使,便可了事。』

普對道:『人臣無私饋,亦無私受,不敢奉旨!』

太祖道:『大國不宜示弱,當令他不測,朕自有計,卿不必辭。』

至從善入朝,乃特地給銀,仍如李煜贈普的原數。從善還白李煜,君臣都驚訝不置。

忽江都留守林仁肇上書闕下,略言:『淮南戍兵,未免太少,宋前已滅蜀,今又取嶺南,道遠師疲,有隙可乘,願假臣兵數萬,自壽春徑渡,規復江北舊境。宋或發兵來援,臣當據淮守御,與決勝負。幸得勝仗,全國受福,否則陛下可戮臣全家,藉以謝宋,且請預先告知宋廷,只說臣叛逆,不服主命,那時宋廷也不能歸咎陛下,陛下盡可安心哩。』林仁肇此策,實足挑釁,李煜如或依言,滅亡當更早一年。

李煜不從。

林仁肇夙負勇名,為江南諸將的翹楚,太祖亦聞他驍悍,未敢輕敵,所以暫從羈縻,劃江自守,但心中總不忘江南,屢思除去仁肇,以便進兵。可巧開寶四年,李從善又奉兄命,赴汴入朝。太祖把從善留住,特賜廣廈,授職泰寧軍節度使。從善不好違命,只得函報李煜,留京供職。

李煜手疏馳請,求遣弟歸,偏偏太祖不許,只詔稱:『從善多才,朕將重用,當今南北一家,何分彼此,願卿毋慮』等語。明是就從善身上設計除仁肇,否則烏用彼為·李煜也未識何因,常遣使至從善處,探聽消息。嗣是南北通使,不絕於道。

太祖即遣繪師同往,偽充使臣,往見仁肇,將他面目形容,竊繪而來。至從善入覲,即將仁肇繪像,懸掛別室,由廷臣引使入觀,佯問他認識與否?

從善驚詫道:『這是敝國的留守林仁肇,何故留像在此?』

廷臣故意囁嚅,半晌才道:『足下已在京供職,同是朝廷臣子,不妨直告。皇上愛仁肇才,特賜詔諭,令他前來,他願遵旨來歸,先奉此像為質。』

言畢,又導往一空館中,並與語道:『聞皇上已擬把此館賜與仁肇,待他到汴,怕不是一個節度使麼?』

從善口雖答應,心下甚覺懷疑。至退歸後,便遣使馳回江南,轉報乃兄,究竟仁肇有無異志?李煜即傳召仁肇,問他曾受宋詔與否?仁肇毫不接洽,自然答稱沒有。那李煜也不訪明底細,便疑仁肇有意欺矇,當下賜仁肇宴,暗中置鴆。仁肇飲將下去,回至私第,毒性一發,七竅流血,竟到枉死城去了。這條反間計,也只可騙李煜兄弟,若中知以上,也不至中計。

太祖聞仁肇已死,大加歡慰,惟從善仍留住不遣,且令他轉達意旨,召煜入朝。煜只令使臣入貢方物,且再請遣弟歸國。太祖仍然不允,且促煜即日赴闕。煜佯言有疾,始終不肯入京,太祖乃擬發兵往征。做到本題。

時故周主母子,已遷居房州,周主病歿,太祖素服發喪,輟朝十日,諡為周恭帝,還葬周世宗慶陵左側,號稱順陵。敘周恭帝之歿,文無漏筆,周恭帝年甫逾冠,即聞去世,也不免有可疑情事。葬事才了,又值同平章事趙普,生出種種疑案,免不得要調動相位,所以將南征事又暫擱起。

原來太祖於嶺南平後,復乘暇微行,某夕至趙普第中,正值吳越王錢俶寄書與普,且贈有海物十瓶,置諸廡下。驟聞太祖到來,倉猝出迎,不及將海物收藏。等到太祖入內,已經瞧着,當即問是何物?普恰不敢虛言,據實奏對。太祖道:『海物必佳,何妨一嘗!』

普不能違旨,便取瓶啟封,揭開一視,並不是什麼海物,乃是燦然有光的瓜子金。真是佳物。

看官曾閱過上文,普曾謂人臣無私受,如何這種海物,卻陳列室中呢?這真是冤冤相湊,反令這位有膽有識的趙則平,弄得跼蹐不安,沒奈何答謝道:『臣未發書,實不知情。』

太祖嘆息道:『你也不妨直受。他的來意,以為國家大事,統由你書生作主,所以格外厚贈哩。』此語與前文大不相同。

言已即去。趙普匆匆送出,懊喪了好幾天。嗣見太祖優待如初,方才放心。哪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普遣親吏往秦、隴間,購辦巨木,聯成大筏,至汴治第。親吏乘便影戤,多辦若干,轉鬻都中,藉取厚利。三司使趙玭,查得秦、隴大木,已有詔禁止私販,普潛遣往購,已屬違旨,且販賣牟利,更屬不法,當將詳情奏聞。

太祖大怒道:『他尚貪得無厭麼?』遂命翰林學士承旨,擬定草詔,即日逐普。虧得故相王溥,力為解救,方停詔不發。

後因翰林學士盧多遜,與普未協,召對時屢談普短。太祖更滋不悅,待普益疏。普乃乞請罷政,當有詔調普出外,令為河陽三城節度使。

盧多遜得擢為參知政事。多遜父億,嘗任職少尹,時已致仕,聞多遜訐普事,不禁長嘆道:『趙普是開國元勛,小子無知,輕詆先輩,將來恐不能免禍。我得早死,不致親見,還算是僥倖哩!』為後文多遜流配伏筆。既而億即病歿,多遜丁憂去位,奉詔起復,他即入朝視事,很得太祖信任。太祖復封弟光義為晉王,光美兼侍中,子德昭同平章事。內顧無憂,乃複議及外事,仍召江南主李煜入朝。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